20xx秋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10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12. 全 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 “ 饮水与健康 ” 之间的关系的。 ( 4分) 13.文章 第 ⑤ 段划线的句子运 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 准确具体地说明了 什么。 ( 3分) 14. 文章第 ⑥ 段划线句 中加点的“约”字能去掉吗。 为 什么。 ( 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 17题。 ( 10分) 决定成功的利器 ① 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炼好两把利器, 那就是 “德 ”和 “才 ”。 只有德才兼备,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马到成功。 ② 有这样一个故事。 唐太宗李世民登 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献给他一张弓。 他看了又看,试 了 又试,认定是难得一见的好弓。 于是得意之余,他就向一个专门制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③ 但是这个工匠仔细看过之后,却得出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结论: “这张弓虽然强, 但不是好弓。 ”唐太宗急问原因。 工匠回答说: “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 而能否射得准,关键取决于做弓用料的纹理是否好。 制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间,木头的脉理自然都是斜的。 因此,这张弓虽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势必不走正道,偏离目标,所以算不上一张好弓。 ” ④ 其实工匠的一番话,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两个标准,那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个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备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⑤ 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 人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 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 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 考试号______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卷 „„„„„„„„„„„„„„„„„„装„„„„„„订„„„„„„„线„„„„„„„„„„„„„„„„„„„„ 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 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 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⑥ 北宋伟大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 , 以德、才为依据 , 将人分为圣人、愚人、 君子、小人四类 ——德才俱备 , 谓之 “圣人 ”;才德兼无 , 谓之 “愚人 ”; 德胜才 , 谓之“君子 ”;才胜德 , 谓 之 “小人 ”。 ⑦ 司马光认为用人的原则是:假如找不到圣人、君子来用的话,那宁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 其道理是: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 ⑧ 由此可见德才对于成功的重要性,而两者又以德为重,所以一个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过人的才能,更要有过人的德行。 15. 通读全文,回答: 本文 告诉我们 的 主要道理 是什么。 ( 3分) 16. 文章 ② — ④ 段讲唐太宗与弓的故事有哪些作用。 ( 3分) 17. 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和感悟。 ( 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8— 21题。 ( 20分) 父爱昼夜无眠 父亲最近总是萎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