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春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12— 16 小题。 ( 10 分) 我父亲读过两年书,认识一些字,足够记账之用。 我母亲完全不识字。 两人都是农民家庭出身。 我是家里的“读书人”。 我熟读经书,可是不喜欢它们。 我家看的是中国旧小说,特别是关于造反的故事。 我很小的时候,尽管老师严加防范,还是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三国》和《西游记》。 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 我常常在学堂里读这些书,老师走过来的时候就用一本正经书遮住。 大多数同学也都是这样做的。 许多故事,我们几乎背 得出,而且反复讨论了许多次。 关于这些故事,我们比村里的老人知道得还要多些。 他们也喜欢这些故事,常常和我们互相讲述。 我认为这些书大概对我影响很大,因为是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读的。 12.“这位老先生讨厌这些禁书,说它们是坏书。 ”老先生为什么说这些书是“坏书”。 ( 2 分) 13.文中提到的“正经书”是指 什么。 ( 2 分)。 14.从作者少年时代喜欢看的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什么性格。 ( 2 分) 15.“在容易接受的年龄里”毛泽东从这些书中接受了什么。 ( 2 分) 16.《三国》、《西游记》等在当今被列为名著,鼓励青少年阅读,你怎么看。 ( 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 ,完成 1722题 .( 12 分) 老王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 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 “ 爸,什么事。 ” 他连忙问: “ 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 寒流快到武汉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 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 儿子漫不经心: “ 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 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 “ 知道了,知道了。 ” 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 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 ” 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 “ 已经感冒了不是。 怎么这么不听话。 从小就不爱加衣服 „„” 絮絮叨叨,从他 7 岁时的 “ 劣迹 ” 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 “ 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 ” 老人答: “ 雪还在下呢。 ”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 7 旬的母 亲。 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 老王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