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内容摘要:
解 池 反 应 , 其 电 解 总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2Cu2++2H2O 2Cu+4H++O2↑,两极析出 的分别是 Cu 和 O2,因而加 CuO 后溶液能够复原,故 C 正确; D.选项中没说明气体的体积是否是标准状况下,所以气体的物质的量无法计算,则乙中生成的固体的质量也无法计算,故 D 错误. 故选 C. 5.药物阿司匹林可由水杨酸制得,它们的结构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服用阿司匹林,身体出现水杨酸不良反应时,可静脉注射 NaHCO3 溶液 B.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 C9H10O4 C.水杨酸可以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加聚反应 D. 1 mol 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 2 mol NaOH 【考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 A.水杨酸含﹣ COOH,与碳酸氢钠反应; B.由结构可知分子式; B.水杨酸含﹣ COOH、酚﹣ OH; D.阿司匹林中﹣ COOH、﹣ COOC﹣及水解生成酚﹣ OH 均与 NaOH 反应. 【解答】 解: A.水杨酸含﹣ COOH,与碳酸氢钠反应,则身体出现水杨酸不良反应时,可静脉注射 NaHCO3 溶液,故 A 正确; B.由结构可知分子式为 C9H8O4,故 B 错误; B.水杨酸含﹣ COOH 可发生取代反应,含酚﹣ OH 可发生氧化反应,含苯环可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加聚反应,故 C 错误; D.阿司匹林中﹣ COOH、﹣ COOC﹣及 水解生成酚﹣ OH 均与 NaOH 反应,则 1 mol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 3 mol NaOH,故 D 错误; 故选 A.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在 •L﹣ 1 的 HNO3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 < B.浓度为 •L﹣ 1 的 NaHCO3 溶液: c( H2CO3) > c( CO32﹣ ) C. 25℃ 时, AgCl 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l、 CaCl2 溶液中的溶度积相同 D.冰醋酸中逐滴加水,溶液的导电性、醋酸的电离程度、 pH 均先增大后减小 【考点】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 ;盐类水解的应用;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 A.酸、碱或强酸酸式盐抑制水电离; B.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因为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C.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溶度积常数不变; D.冰醋酸中逐滴加入水,促进醋酸电离,醋酸电离程度增大,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 pH 越小. 【解答】 解: A.酸、碱或强酸酸式盐抑制水电离,硝酸是强酸,抑制水电离, 所以水电离出的 c( H+) < ,故 A 正确; B.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因为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所以 c( H2CO3) > c( CO32﹣ ),故 B 正确; C.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溶度积常数不变,与溶液浓度无关,故 C 正确; D.冰醋酸中逐滴加入水,促进醋酸电离,醋酸电离程度增大,随着水的加入,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先增大后减小,所以溶液导电能力先增大后减小,溶液的 pH先减小后增大,故 D 错误; 故选 D. 7.在 100mL 的混合液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L﹣ •L﹣ 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A. mol•L﹣ 1 B. mol•L﹣ 1 C. mol•L﹣ 1 D. mol•L﹣ 1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分析】 发生 3Cu+8H++2NO3 ﹣ =3Cu2++2NO↑+4H2O , n ( H+ ) =+ 2 =, n( NO3﹣ ) = =, n( Cu)= =,结合过量判断及 c= 计算. 【解答】 解: n( H+) =, n( NO3﹣ ) =, n( Cu) =, 由 3Cu+8H++2NO3﹣ =3Cu2++2NO↑+4H2O 3 8 2 则 完全反应,需要氢离子为 > ,需要硝酸根离子为 < , 则氢离子不足,氢离子完全反应, n( Cu2+) = =, 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故选 B. 二、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 43 分) 8.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黄铜 ( Cu、 Zn 合金,含少量杂质 Fe)制备胆矾晶体( CuSO4•5H2O)及副产物 ZnO.制备流程图如下: 已知: Zn 及化合物的性质与 Al 及化合物的性质相似, pH> 11 时 Zn( OH) 2 能溶于 NaOH 溶液生成 [Zn( OH) 4]2﹣ 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 pH(开始沉淀的 pH 按金属离子浓度为 •L﹣ 1 计算). Fe3+ Fe2+ Zn2+ 开始沉淀的 pH 沉淀完全的 pH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加入 ZnO 调节 pH=a 的目的是 使溶液中 的 Fe3+完全沉淀, Zn2+不被沉淀 ,a 的范围是 ≤ a< . ( 2)由不溶物 E 生成溶液 D 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2+2H2SO4=2CuSO4+2H2O . ( 3)滤液 A 中加入 H2O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2++H2O2+2H+=2Fe3++2H2O . ( 4)由溶液 D 制胆矾晶体包含的主要操作步骤是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 ( 5)下列试剂可作为 Y 试剂的是 B . A. ZnO B. NaOH C. Na2CO3D. ZnSO4 若在滤液 C 中逐滴加入盐酸直到过量,则产生的现象是 先 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 . 【考点】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分析】 废旧黄铜( Cu、 Zn 合金,含少量杂质 Fe)制备胆矾晶体( CuSO4•5H2O) 及副产物 ZnO,废旧黄铜加入过量稀硫酸过滤得到不溶物 E 为 Cu,滤液 A 为硫酸亚铁、硫酸锌,滤液 A 中加入过氧化氢氧化剂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加入氧化锌调节溶液 ﹣﹣ 铁离子全部沉淀,锌离子不沉淀,过滤得到滤液中加入碱溶液沉淀锌离子生成氢氧化锌,灼烧得到氧化锌;或滤液 A 中加入过量试剂 Y 为氢氧化钠溶液,亚铁离子全部沉淀,过 滤后的滤液中为 Na2ZnO2,加入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锌沉淀,灼烧得到氧化锌;不溶物 E 中通入氧气同时加入稀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 ( 1)调节溶液 pH,降低溶液酸度,可以使铁离子全部沉淀,从而除去,同时不能沉淀锌离子,分析图表数据确定 a 的取值; ( 2)酸性条件下 Cu 与氧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 3)酸性条件下过氧化氢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 ( 4)依据从溶液中得到固体需要蒸发浓缩、冷却结晶以及过滤等回答; ( 5)此过程需要调节 pH 值大于 11,故可以 加入强碱; pH> 11 时 Zn( OH) 2能溶于 NaOH 溶液生成 [Zn( OH) 4]2﹣ ,类似与偏铝酸根,加入酸,先生成氢氧化锌。20xx年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化学模拟试卷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