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内容摘要:

( 2) 简要叙述她的政绩。 ( 4分) ( 3)图二是该人物留下的“无字碑”,据传是取其功过是非让后人评价之意。 假如让你用一句话对她进行评价,你该怎么说。 ( 4分) 参考答案 1.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起止 点。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民工,从 605 年起开通 了一条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如图 ) ,全长两千多公里的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选 C。 2.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 的相关内容。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这条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答案选 C。 3.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隋朝的有关知识。 北周末年,外戚杨坚掌握大权。 581年,它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军南下,灭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新统一,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局面。 隋文帝的年号是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可见 ACD和隋炀帝无关,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发生在隋炀帝在位期间,故选 B。 4.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纪年法相关知识,属理解层面的要求,难度不大。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用公元纪年法, 与公元纪年相关的两个概念是“世纪”和“年代”。 每一个世纪为 100 年,人们常把某个 100 年的最后一年作为下个世纪之首 ,如公元 100 年 ,人们并不把它作为一世纪的最后一年,而是把它作为二世纪的最初一年。 如把 100 年做为二世纪第一年,即二世纪变成公元 100年 — 199 年,三世纪变成 200 年 — 299年,这样公元581 年属于 6世纪;因为 80— 89 年属于 80年代;故隋朝建立时间应为 A项 公元 6 世纪 80年代。 5.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唐朝最著名的谏臣。 唐太宗在位时注意作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 魏征去世后,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说“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故选 A。 6. C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唐朝的相关史实。 唐朝统一全国后,为加强封建统治,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在皇帝以下设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7.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唐律疏议》 原名律疏;又名唐律、唐律疏义、故唐律疏义,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 唐朝刑律及其疏注的合编,亦为中国现存最古、最完整的封建刑事法典,共三十卷。 故本题答案选 D。 8.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 根据题干,唐太宗 的那段话“ 贵中华,贱夷狄, ” 夷狄指少数民族。 ①与吐蕃和亲,③令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属于民族关系。 而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都属于对外关系。 故本题答案选 D。 9. 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唐朝农业发展的内容。 唐朝在农业方面,曲辕犁和筒车灌溉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地动仪、罗盘针属于科技成就,故选 D。 10. D 【解析】 试题分析 : 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相关内容,是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考查。 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开元盛世”是 在唐玄宗统治时期,选项 A不符合题意;选项 B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不符合题意;选项 C是出现“贞观之治”。 故选 D。 11.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武则天的施政措施。 武则天在位时期, 在用人上,武则天任用酷吏打击反对派;她改革科举,提高进士科的地位;举行殿试;开创武举、自举、试官等多种制度 ; 在经济上,武则天 提 出薄赋敛、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张以保障农时; 《贞观氏族志》是唐太宗时期的政策。 故本题答案选 B。 12. B 【解析】 试题解析:考查学生对唐朝衣食住行状况的掌握。 可用排除法进行选择,回忆课本可知: A、C、 D都是唐朝的生活状况,故 C项 符合题意。 古代的女人裹脚普遍于宋朝,所以 B错误。 13.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依据题文材料 “ 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 ” 可以得到的信息 是科举制是用分科考 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和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从 “ 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 ” 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科举制不是 政府玄关的主要来源。 所以答案选 B 14. 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是对课 本基础知识的识记和考查。 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隋炀帝时期,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