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学期段考试卷含解析内容摘要:
的时候要联系其他大洲进行学习,效果更好. 7.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下列哪一因素的强弱有密切的关系( ) A.地形 B.夏季风 C.冬季风 D.纬度位置 【考点】 亚洲的气候;东亚温带季风气候的特征. 【分析】 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 【解答】 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夏季风强的年份,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多,降水也多,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夏季风弱的年份,降水就较少,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 故选: B. 【点评】 考查了亚洲的气候,理解记忆. 8.下列河流注入北冰洋的是( ) A.长江 B.黄河 C.印度河 D.叶尼塞河 【考点】 亚洲的河湖. 【分析 】 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解答】 解:长江和黄河都注入太平洋,印度河注入印度洋,叶尼塞河注入北冰洋.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亚洲不同河流的注入地,读图记忆即可. 9.亚洲人口超过 1亿的国家共有( )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考点】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分析】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总人口达 43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63%.世界上人口超过 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亚洲. 【解答】 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截至 2020年中,亚洲有 7个国 家的人囗数超过 1亿,即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和菲律宾. 故选: D. 【点评】 考查亚洲人口的分布,要理解记忆. 10.世界各大洲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拉丁美洲 D.非洲 【考点】 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 【分析】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 【解答】 解: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不同大洲的人口增长情况,牢记即可. 11.亚洲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 ) A.东部、西部 B.南部、西部 C.东部、南部 D.南部、中部 【考点】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分析】 亚洲人口稠密地区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 【解答】 解: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是东部、南部.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亚洲的人口与国家,此题难度不大,是道基础题. 12.亚洲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创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如两河流域的( ) A.华夏文化 B.印度河流域文化 C.恒河文化 D.阿拉伯文化 【考点】 聚落的发展 与保护. 【分析】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解答】 解:华夏文化位于东亚地区,印度河文化和恒河文化都位于南亚地区,两河流域位于西亚的伊拉克,该流域的文化属于阿拉伯文化.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亚洲文化,牢记即可. 13.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 ) A.中国 B.韩国 C.沙特阿拉伯 D.日本 【考点】 亚洲 的人口与国家. 【分析】 亚洲国家众多,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是日本. 【解答】 解: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 故选: D. 【点评】 本题考查知识。20xx-20xx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学期段考试卷含解析
相关推荐
、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 “ 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和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的 „„” 材料中的它是指 18. 2020 年 1月 15日是遵义会议召开 80周年纪念日。 右图是遵义会议会址,这次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19. 2020年 5月,中国数百万网友掀起一场“为老兵擦亮勋章”的活动,右图是一位老兵获得的勋章。 据此可判断这位老兵经历过
T” (落伍 )!针对上述 网络语言冲击规范汉语的现象,我们的正确认识有 ( ) A.网络语完全可取代规范汉语 B.网络语现实应用需严加筛选 C.网络语最好只在网络里使用 中学生王某迷上网络游戏“偷菜”以至于影响了睡眠和健康,荒废 了学业。 要做网络的主人就要不得( ) A、娱乐消遣适度,不沉迷其中; B培养高雅情趣,增强抗诱惑能力; C、学会“信息节食”,不在 无聊翻信息上浪费时间; D
,因为他自己已经穿上了羽绒服,而他爸爸却还穿着单衣,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因素 B.纬度因素 C.海陆位置 D.洋流因素 “长江与黄河的对话”,该漫画反应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旱涝灾害 B. 土壤荒漠 C. 水土流失 D. 土壤盐碱化 二、综合分析题 (本题共 2 2 2 2 30小题,共计 50 分 ) “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共 10分)。 ( 1)图中
林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1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自然资源都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C、土地、阳光属于可再生资源 D、应注意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 读“四川某乡村土地利用景观图”,回答 20— 21题: 该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十余郡。 ”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 治制度是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4.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 ( ) 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东周、战国 D.西周、东周 二、非选 择题:(本大题共 3小题,共 26分,其中第 25题 9分 ,26题 8分,第 27题 9分。 )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⑤ , d地区分布最为集中的自然灾害是 第 II卷 (综合题 共 50分) 2 我国西昌 (约 102176。 E、 28176。 N)、酒泉 (约 99176。 E、 40176。 N)、太原 (约 112176。 E、 38176。 N)三大卫星发射基地和即将修建的海南文昌 (约 110176。 E、 20176。 N)第四大卫星发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