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内容摘要:
照“ 加强职业素质, 实行工学交替,瞄准岗位需求,突出能力培养” 的人才培11养思路,创新“ 项目带动,工学交替,双 证融通 ”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双证书制度;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完善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一批与当地化工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打造一支行业认可度高、专兼结合“双师” 结构教学队伍;完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重点加强与安徽煤化工(淮南)基地、安徽淮化集团、淮南矿业集团、安徽淮河化工股份公司、安徽山河药辅等校外实训基地的紧密合作,力争 “订单培养 ”。 计划通过两年建设,建成适应区域化工产业发展需要的特色示范专业。 (一)建设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推进校企全面对接。 成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引进企业文化,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机制。 (二)创新实践“项目带动 ,工学交替,双 证融通 ”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创设真实的化工生产职场环境,采用任务驱动、学做一体等教学模式,实践与完善“ 项目带动,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使产学研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三)构建基于化工生产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依据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技能,邀请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确定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集“ 职业素质培养、能力训练 、技能 鉴定”为一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和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训练项目,建设精品课程,开发相关教材及课件等,建成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 12(四)建设“共享共 赢” 的多功能 实习实训基地为强化实践育人提供硬件保障。 建设融教学、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共享共 赢” 多功能校内实训 基地,改建和扩建化工基本技能与工业分析实训中心、新建应用化工仿真实训中心、扩建化工操作技能实训中心、应用化工技术服务中心;深度融合安徽煤化工(淮南)基地、安徽淮化集团、安徽淮河化工、安徽山河药辅等 10 余家合作企业,满 足学生生产性实训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要求。 (五)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校内实训创建真实的岗位训练、职场氛围和企业文化,开设创造学课程,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将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综合素质教育贯穿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完善的体现专业特色的素质教育考核机制。 (六)打造综合职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 结构教学团队。 采取内培外引,通过教改科研、技术服务、参与重点产业项目建设等多种形式,真正做到“ 请进来、走出去”。 培养专业带头人 12 名,聘请企业高水平专业带头人 1 名;培养和引进“ 双师” 素质骨干教师,使“ 双师”素质专业教师 达到 90%以上。 (七)全面引领和带动专业群建设通过建设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优质师资、实训等资源,以及经验和成果等群内共享,带动工业分析与检验、化学制药技术等专业建设;充分利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开拓其他专业的就业与社13会服务面,从而带动整个专业群的发展,提升专业群的整体建设水平。 (八)建设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等利益相关方都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 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通过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 (九)建成服务能力强的对外服务交流窗口通过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项目合作、技术开发与服务等提高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社会服务能力;与省内学校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提高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影响力。 五、建设内容(一)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组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与安徽煤化工(淮南)基地的相关企业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形成紧密型校企合作体制机制。 依托理事会合作平台,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理事单位单独开设定单培养班、开展职工培训等,为学校开展校企14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教师参加生产实践及科研活动提供有力支持,实现“互利双赢”。 (二)实践并完善“项目 带动,工学交替,双 证 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区域化工行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出发点,紧紧围绕行业经济发展的技术进步要求,依托区域内新型煤化工企业集聚、发展势头强劲等优势,力争 实施订单培养;通过校企对接共享企业的优质资源、加强校内实训条件建设,为学生创设学做一体的教学情境,满足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中“双证 融通” 是指推行“双证书”制度, 实现课证融合,在毕业证书之外,将“ 化工总控工”、“化学 检验工” 、“设备维修工”和“ 化工工艺试验 工” 等 职业资格标准融入开 发的优质核心课程中,要求学生通过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学习及训练,在考取相应职业证书的前提下获得毕业证书,使学生的技能证书获证率达到 95%以上。 “项目带动 ,工学交替,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二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化学、化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以公共基础知识学习为主,同时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进行基础化学、化工产品质量控制、化工识图及制图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 第二阶段(第三、四学期):着重培养学生化工工艺控制、设备操作与维护、 “三废”处理等 专业核心能力。 学生在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室以及实训中心,由专业教师带领,按照区域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学习与典型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教学内容,部分课程可与企业密切合作,将学校办到企业,将课堂移到车间;充分利用本专业群教师的科研优15势,吸引学生参加教师产品研发课题,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师生利用知识与技术应用上的优势,为行业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第三阶段(第五、六学期):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在校外实训基地安徽煤化工(淮南)基地、安徽淮化集团、安徽淮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河药辅股份公司等进行化工工艺控制、设备操作与维护、分析检测 等岗位的跟班实习、顶岗实习,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同时加强职业素养教育,顺利实现零距离就业。 学生通过顶岗工作学习,培养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同时结合生产实践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实现学做一体,同时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生产性实训学时数占实训总学时数的 80%以上;100%的学生参加半年以上校外顶岗实习。 “项目带动,工学交替,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校不仅要加强自身建设,更要加强与企业间的深层次合作。 我们将积极与长期合作的企业进一步协商,寻求互利双赢的合作模式,使企业成为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学校成为企业所需要人才的培养基地,共同促进化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好地为地方经济转型及发展服务。 (三)完善校内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创造良好的实践育人环境。 在现有实训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构建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配套的能力训练体系,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能力训练项目,再依据能力训练项目确定需要配套的实训设备,构建应用化工仿真实训中心、化工操作技能实训中心、应用化工技术服务中心,改扩建化工基本技能与16工业分析实训中心,继续开辟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融教学、实训、实习、技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化工实训基地,达到培养职业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具有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化工高技能人才的目的。 化工实训基地结构图如图 1。 应 用 化 工 实 训 基 地校内实训中心 校外实习基地工 业 分 析 实 训 中 心化 工 仿 真 实 训 中 心化 工 操 作 技 能 实 训 中 心应 用 化 工 技 术 服 务 中 心 安 徽 淮 化 集 团安 徽 煤 化 工(淮南)基 地 安 徽 淮 河 化 工 股 份 公 司其 他 校 外 实 习 基 地 山 河 药 用 辅 料 公 司 图 1 化工实训基地结构图改建化工基本技能与工业分析实训中心把现有的化学实验实验室改扩建成能够同时容纳 150 人的化工基本技能与工业分析实训中心,主要培养学生化工基本操作、化工基本测量、物 质分离、物质制备、物 质分析鉴定、物 质物理常数测定、物理化学变化参数测定等化工基本技能,与《基础化学》、《化工产品质量控制》课程相衔接,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目标中化学检验工技能培训的需要,为 后续化工操作技能训练做铺垫。 化工基本技能实训中心购置仪器见表 2。 17表 2 化工基本技能与工业分析实训中心仪器清单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单价(元) 总价(万 元)高效液相色谱仪 HP1100 1 台 2500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光程:190—1100 nm宽范围内的双光束测定 5 台 45000 元素分析仪(碳、氮、硫、氯) MultiEA3100 1 台 90000 气相色谱仪柱温:室温+4℃~420℃,程序升温,采用微机控制,全键盘操作,32 位数码管显示。 1 台 4800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波长范围:200—1000 nm 2 台 马弗炉 数显控温仪 功率 5 Kw 2 台 1800 超级恒温水浴锅HH – 601, 400 x 300 x 180 ,精密度 ℃ ,室温~100 ℃ ,1000w4 台 2500 电热恒温水浴锅 HH 2 ,310 160 130 , 600W 15 台 580 酸度计 pH 0—14 精度 10 台 3000 超声波清洗仪清洗槽尺寸:500300150;容量:;超声功率: 500W5 台 11000 超声波清洗仪 尺寸:150140100;容量:2L;超声功率:50W ; 6 台 1800 实验室电磁搅拌器 951 20 台 600 实验室电动搅拌器 D97160 20 台 500 移液器~,~10ul,10~100ul,100~1000ul 各5 只20 台 400 自动电位滴定仪 ZD3 2 套 10000 自动电位滴定仪 DZ2 5 套 4000 快速水分测定仪 调温范围: 60~170℃177。 2℃ 2 套 2020 玻璃仪器快速气流 C 型 20 孔 6 台 800 18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单位 单价(元) 总价(万 元)烘干器电热恒温干燥箱 DHG92022SA,550450550 2 台 3800 标准磨口有机制备仪 标准口中量有机制备仪 30 套 360 离子交换制水装置 60L/h 1 套 15000 其他辅助仪器 若干 合计 新建应用化工仿真实训中心与化工仿真软件开发公司合作建成化工单元操作仿真系统,大型分析仪器仿真系统。 应用化工仿真实训中心符合人才培养目标中化学检验技能和化工操作控制技能培训需要,同时满足专业优质核心课程教学需要。 设备清单见表 3。 表 3 应用化工仿真实训中心设备清单仪器、设备、设施名称 数量 金额(万元)学生电脑 60 台 18教师电脑 1 台 投影仪 1 台 1服务器(包括相关附件) 1 套 3网络工程 1 套 7化工单元实习仿真系统(CSTS2020 学员站) 30 套 化工单元实习仿真系统(CSTS2020 教师站) 1 套 大型分析仪器仿真软件系统 30 套 20 万吨甲醇工艺仿真软件(含转化、合成、精制)30 套 水煤浆加压气化制水煤气工艺仿真软件 30 套 1930 万吨合成氨仿真软件 30 套 52 万吨尿素工艺仿真软件系统 30 套 均苯四甲酸二酐工艺仿真软件 30 套 乙烯生产工艺热区分离仿真系统 30 套 16 万吨聚丙烯聚合工段实习仿真系统 30 套 过程装备素材库 1 套 合 计 化工操作技能实训中心主要培养学生进行化工管道、化工设备拆装和维护的技能,满足《流体输送控制与设备维护》、《传热和传质控制与设备维护》、《反应过程控制与设备维护》等课程情境教学的需要,同时满足化工总控工操作技能培训的需要。 化工操作技能实训中心需要购置的设备见表4。 表 4 化工操作实训中心设备一览表单单位:万元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或规格数量单价总价1管道拆装实训装置设备主体材质为不锈钢 离心 泵、 带法兰的管道、各种阀门4 2流体输送实训设备是具有自动控制功能的操作型实训设备,流量、温度、液位、压力等操作参数的自动控制技能可通过该单元装置的实训实现,设备主体材质为不锈钢 离心泵、带法兰的管道、各种 阀门、智能流量仪、涡轮流量计、循环水箱、空气压缩机、真空泵2 20序号设备名称技术参数或规格数量单价总价3多功能传热培训装置换热器 Ф1082020mm(列管及板式),蒸汽发生器,传感器,风机 XGB12 型旋 涡气泵, 功率 750W, 最大流量 100m3/ h,DCS 集散控制系。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