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习题集答案内容摘要:

不同。 直接筹资依赖于资本市场机制如证券交易所,以各种证券如股票和债券为媒介;而间接筹资则既可运用市场机制,也可运用计划或行政手段。 ( 2)筹资范围不同。 直接筹资具有广阔的领域,可利用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多;而间接筹资的范围相对较窄,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比较少。 ( 3)筹资效率和筹资费用高低不同。 直接筹资因程序较为繁杂,准备时间较长,故筹资效率较低,筹资费用较高;而间接筹资过程简单,手续简便,故筹资效率高,筹资费用低。 ( 4)筹资效应不同。 直接筹资可使企业最大限度地筹集社会资本,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资信度,改善企业的资本结构;而间接筹资有时主要是为了适应企业资本周转的需要。 4. 答:销售百分比法是根据销售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之间 的比例关系预测各项目短期资本需要量的方法。 销售百分比法的主要优点是能为财务管理提供短期预计的财务报表,以适应外部筹资的需要,且易于使用。 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倘若有关销售百分比与实际不符,据以进行预测就会形成错误的结果。 因此,在有关因素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必须相应地调整原有的销售百分比。 5. 答:线性回归分析法是假定资本需要量与营业业务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根据历史有关资料,用回归直线方程确定参数预测资本需要量的方法。 运用线性回归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资本需要额与营业业务量之间线性关系 的假定应符合实际情况;( 2)应利用预测年度前连续若干年的历史资料,一般要有 3 年以上的资料;( 3)应考虑价格等因素的变动情况 第五章 企业筹资方式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15ABCD 三、判断题 1 1 1 1 1 1 19“” 其余“√” 四、计算与分析 : ( 1)市场利率为 10%,发行价格为 元; ( 2)市场利率为 12%,发行价格为 100 元; ( 3)市场利率为 14%,发行价格为 元。 2.( 1)每年应支付租金的数额 7005 元;( 2)编制租金摊销计划表。 日 期 支付租金 应计租金 本金减少 应还本金 — — — 20200 7005 3000 4005 15995 7005 2399 4606 11389 7005 1708 5297 6092 7005 913 6092 0 合 计 28020 8020 20200 — %。 = % 因此,这笔资金的成本为 %。 五、简答题 1. 答:( 1)投入资本筹资; ( 2)发行股票筹资; ( 3)发行债券筹资; ( 4)长期借款筹资; ( 5)租赁筹资; ( 6)混合性筹资。 2. 答:( 1)优点:①普通股筹资 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 ②普通股股本没有固定的到期日; ③利用普通股筹资的风险小; ④发行普通股筹集股权资本能增强公司的信誉。 ( 2)缺点:①资本成本较高; ②利用普通股筹资,出售新股票,增加新股东,可能会分散公司的控制权;另一方面,新股东的加入也可能会降低普通股的每股净收益,从而可能引起普通股价的下跌。 ③如果今后发行新的普通股票,会导致股票价格的下跌。 3. 答:( 1)经营管理权; ( 2)盈余分享权; ( 3)股份转让权; ( 4) 优先认购新股的权利 ; ( 5)剩余财产分配权。 4. 答:( 1)优点:①债券成本 较低; ②可利用财务杠杆; ③保障股东控制权; ④便于调整资本结构。 ( 2)缺点:①财务风险较高; ②限制条件多; ③筹资数量有限。 5. 答:股票的种类很多。 目前,我国对股票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 1)按股东的权利和义务: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 ( 2)按票面是否记名:分为记名股和无名股; ( 3)按票面有无金额,分为面值股和无面值股; ( 4)按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 ( 5)按发行时间先后,分为始发股和新股; ( 6)按发行对象和上市地区,分为 A股、 B 股、 H 股和 N 股。 第六章 企业筹 资决策 一、单项选择题 .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1“ ” 其余“√” 四、计算分析题 10%( 1- 33%) /( 400- 1)= % [100( 1- 5%) ]+ 4%= % 3. A方案综合资金成本率= 30% 8%+ 30% %+ 40% 10%= % B 方案综合资金成本率= 40% 8%+ 40% %+ 20% 10%= % C 方案综合资金成本率= 45% 8%+ 25% %+ 30% 10%= % D 方案综合资金成本率= 50% 8%+ 20% %+ 30% 10%= % 由于 B 方案综合资金成本率最低,因此 B 方案为最优资金结构。 4. ( 1) A方案的加权平均成本: K 债券= 8%( 1- 40%)= %; K 股票 =15% Kw= 300/600 %+ 300/600 15%= % ( 2) B 方案加权平均成本: K 借款= 5%( 1- 40%)= 3%; K 债券= 9%( 1- 40%)= %; K 股票 =18% Kw= 200/600 3%+ 200/600 %+ 200/600 18%= % 结论:由于 A方案加权资金成本为 %, B方案的加权资金成本为 %,因此 B方案优于A方案。 5. 经营杠杆系数= 320( 1- 60%) /[320( 1- 60%)- 48]= 息税前利润= 320( 1- 60%)- 48= 80(万元) 财务杠杆系数= 80/[80- 250 45% 14%]= 总杠杆系数 = =2 五、综合分析题 1. ( 1)目前指标: 税后净利 =〔 10000( 1— 70%) — 2020〕( 1— 40%) =600 万元 年利息 =5000 40% 8%=160 万元 年固定成本 =2020— 160=1840 万元 每股利润 =( 600— 24) /2020= 元 /股 息税前利润 =10000( 1— 70%) — 1840=1160 万元 利息保障倍数 =1160/160= 经营杠杆 =( 10000— 10000 70%) /1160= 财务杠杆 =1160/〔 1160— 160— 24/( 1— 40%)〕 = 总杠杆 = = ( 2)追加股本方案,有关指标: 税后净利 =〔 10000 120%( 1— 60%) — 2020— 500〕( 1— 40%) =1380 万元 每股利润 =( 1380— 24) /( 2020+2020) = 元 /股 息税前利润 =10000 120%( 1— 60%) — 1840— 500=2460 万元 利息保障倍数 =2460/160= 经营杠杆 =〔 12020( 1— 60%)〕 /2460= 财务杠杆 =2460/〔 2460— 160— 24/( 1— 40%)〕 = 总杠杆 = = 因为每股利润增加、总杠杆减小,所以应改变经营计划。 ( 3)借入资金方案,有关指标: 每年增加利息费用 =4000 10%=400 万元 每股利润 =〈〔 10000 120%( 1— 60%) — 2020— 500— 400〕( 1— 40%) — 24〉 /2020 = 元 /股 息税前利润 =12020( 1— 60%) — 1840— 500=2460 万元 利息保障倍数 =2460/( 160+400) = 经营杠杆 =12020( 1— 60%) /2460= 财务杠杆 =2460/〔 2460— 160— 400— 24/( 1— 40%)〕 = 总杠杆 = = 应改变经营计划,理由同上。 ( 4)若不考虑风险,应当采纳借入资金的经营计划。 2. ( 1)银行借款成本 =%( 1— 40%) =% ( 2)债券成本 =〔 1 8%( 1— 40%)〕 /〔 ( 1— 4%)〕 =% ( 3)普通股和保留盈余成本 股利增长模型: K=( D1/P0) +g =〔 ( 1+7%) /〕 +7%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K=%+( %— %) =% 平均资本成本 =( %+%) /2=% ( 4)计算明年的保留盈余数额: 明年每股净利 =[( 1+7%) ]/25%=(元 /股) 明年的保留盈余数额 = 400( 1— 25%) +420=,因为普通股股数 =400/1=400万股 明年的长期资金总额 =150+650+400+= 万元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 150/+% 650/+% 400/+%3. ( 1)银行借款成本 =10%( 1— 30%) =7% ( 2)债券成本 =〔 1 10%( 1— 30%)〕 /〔 ( 1— 2%)〕 =% ( 3)普通股资本成本 K=( D1/P0) +g =〔 5( 1+5%) /100〕 +5% =% ( 4)综合资本成本 =7% 100/1000+% 100/1000+ % 800/1000=% ( 5)根据: (EBITI1) (1T)/N1= (EBITI2)(1T)/N2 可知 :(EBIT20) (130%)/(10+5)=[EBIT(20+40)] (130%)/10 所以,每股盈余无差别点的 EBIT=140(万元 ) 每股盈余 =(140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