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中化学常识知识总结复习提纲内容摘要:

色)、有机溶剂 [CCl氯仿、溴苯、 CS2(密度大于水),烃、苯、苯的同系物、酯(密度小于水) ]发生了萃取而褪色。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醛、甲酸、甲酸盐、甲酰铵( HCNH2O)、葡萄溏、果糖、麦芽糖,均可发生银镜反应。 (也可同 Cu(OH)2反应) 计算时的关系式一般为: —CHO —— 2Ag 注意:当银氨溶液足量时,甲 醛的氧化特殊: HCHO —— 4Ag ↓ + H2CO3 反应式为: HCHO +4[Ag(NH3)2]OH = (NH4)2CO3 + 4Ag↓ + 6NH3 ↑+ 2H2O 2胶体的聚沉方法:( 1)加入电解质;( 2)加入电性相反的胶体;( 3)加热。 常见的胶体:液溶胶: Fe(OH) AgI、牛奶、豆浆、粥等;气溶胶:雾、云、烟等;固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等。 2污染大气气体: SO CO、 NO NO,其中 SO NO2 形成酸雨。 2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 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 工业三废:废渣、废水、废气。 2在室温( 20C。 )时溶解度在 10 克以上 ——易溶;大于 1 克的 ——可溶;小于 1克的 ——微溶;小于 ——难溶。 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 2/3。 地面淡水总量不到总水量的 1%。 当今世界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石油主要含 C、 H地元素。 3生铁的含 C 量在: 2%——% 钢的含 C 量在: %——2%。 粗盐:是 NaCl 中含有 MgCl2和 CaCl2,因为 MgCl2吸水,所以粗盐易潮解。 浓 HNO3在空气中形成白雾。 固体 NaOH在空气中易吸水形成溶液。 3气体溶解度:在一定的压强和温度下,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 五、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 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 1) ( 2)铵盐: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 1) ( 2) 3. Na2S2O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2O32+2H+=S↓+SO2↑+H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 1)单质 ( 2)化合物 5.强烈双水解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 1)单质: Al ( 2)化合物: Al2O Al(OH)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7.与 Na2O2反应 8. 2FeCl3+H2S=2FeCl2+S↓+2HCl 9.电解 10.铝热反应: Al+金属氧化物 金属 +Al2O3 11. Al3+ Al(OH)3 AlO2 12.归中反应: 2H2S+SO2=3S+2H2O 4NH3+6NO 4N2+6H2O 13.置换反应:( 1)金属 →金属 ( 2)金属 →非金属 ( 3)非金属 →非金属 ( 4)非金属 →金属 1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 ⑴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如: Cl2+H2O、 H2S+ONH3+O CH4+O Cl2+FeBr2 ⑵ 化合物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NH3+NO、 H2S+SO2 、 Na2O2+H2O、 NaH+H2O、 Na2O2+CO CO+H2O ⑶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PCl3+Cl2 、 Na2SO3+O2 、 FeCl3+Fe 、FeCl2+Cl CO+O Na2O+O2 14.三角转化: 15.受热分解产生 2种或 3种气体的反应: ( 1)铵盐 ( 2)硝酸盐 16.特征网络: ( 1) ① ② ③ ④ ( 2) A— A为弱酸的铵盐: (NH4)2CO3或 NH4HCO3; (NH4)2S或 NH4HS; (NH4)2SO3或 NH4HSO3 ( 3)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 : 1.热分解反应:典型的特征是一种物质加热( 1变 2或 1变 3)。 含有电解熔融的 Al2O3来制备金属铝、电解熔融的 NaCl 来制备金属钠。 : 六、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 X O S 活泼金属单质: Na、 Mg、 Al、 Zn、 某些非金属单质: C、 H 高价金属离子: Fe3+、 不活泼金属离子: Cu2+、 其它:〔 Ag(NH3)2〕 +、新制 低价金属离子: Fe2+、 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 S H2S、 I 、 HI、 NH Cl、 HCl、 Br、 HBr 含氧化合物: NO N2O MnO Na2O 、 HClO、 HNO浓 H2SONaClO、 Ca(ClO) KClO KMnO王水 低价含氧化合物: CO、 SO H2SONa2SO Na2S2O NaNO H2C2O含 CHO 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的有: S、 SO3 HSO H2SO SO NO Fe2+及含 CHO的有机物 七、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产物不同 8HNO3( 稀 ) + 3Cu==2NO↑ + 2Cu(NO3)2 + 4H2O S+6HNO3(浓 )===H2SO4+6NO2↑+2H2O 4HNO3( 浓 ) + Cu==2NO2↑ + Cu(NO3)2 + 2H2O 3S+4 HNO3(稀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