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xx届高三高考适应性练习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主要责任 D.胡佛开创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34. 帕尔默在《现代世界史》中写道;“美国人实现了他们自己的人道主义动机,同时又满足了自己的经济需求,削弱了欧洲人倒向苏联的趋势。 ”美国取得上述成果的措施客观上 A.把欧洲纳入美国的经济势 力范围 B.奠定战后两极格局的框 架 C.直接导致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抗 D.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35. 20 世纪 30 年代,英国政府加强对公路、铁路和电力的管理。 二战结束后,在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煤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公用事业实行国有化政策。 材料反映了英国 A.为应对经济危机持续影响采取措施 B.顺应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 C.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发展方向 D.强化国家的经济管理职能 40. (25 分 )“民”字的基本解释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由此派生的词语有很多,阅读 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民权 材料一 一旦人民能 够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将它打破时,他们做得更加正确了。 那是因 为,人民依靠暴力而夺回了他们由于暴力而丧失的自由。 „„要寻找一种结合形式,使得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卫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以及财富,并且因为这一结合而形成了每一个与全体相结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依旧像往常一样地自由。 ——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据材料一,概括卢梭关于人民获得和保障自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经 济、政治背景。 (8 分 ) 民观 材料二 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民主思想逐渐传入中国。 “民”的含义开始发生变化。 首次给“民”注入现代意义的是梁启超。 1899 年,他对“国民”的含义作了解释:“国者,积民而成,含民之外,则无有国。 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 ”后来他又指出:“国者,民之国也。 ”国民应该能“治一国之事”,“享一国之权”,具有“权利”、“责任”、“自由”、“平等”、“独立”等几方面的基本素质。 —— 据《论晚清至五四现代个人观念的发生》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