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xx届高三12月考试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 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 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 „„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 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 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 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 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 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 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 房玄龄等《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 ”„„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 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 间,必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 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乡举里选”指的什么制度。 ( 1 分)据材料一,说明这种制度是如何起到社会教化作用的。 ( 2分) ( 2)相对材料一,材料二中的选官标准有何变化。 ( 1 分)据材料二,概括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 2分) ( 3)据材料二、三,分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 4分) 22.( 14分)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相继展开,西方人文主义不断发展, 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文艺复兴对于整个中世纪神权„„的精神统治, 都是一次强力反动。 „„ 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深刻地感悟到了人的伟大,并由对人的能力的充分肯定发展到对“个人的完美化” —— 即个人的充分发展 —— 的有意识的追求。 „„这种个人主义伦理观带来的最显著也最为深远的变化便是现代科学的勃兴。 „„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同时做起了实干家,思辨与实验、理论与实际开始结合,也正是这种结合后来敲开了科学革命的大门。 —— 马克 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路德的“因信称义”注重的是个人内心对上帝的认知转变,“教会的权威慢 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 ”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 , 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 摘编 自杨渝玲《宗教改革 :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 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 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 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 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法则。 他们使一切事物 —— 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 —— 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 斯塔 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一些先进的意大利人”代表哪一新兴阶级。 ( 1 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文艺复兴时代理论家”挑战中世纪神权精神统治的基本形式。 ( 1分) ( 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 ( 1分) 材料 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 2分) (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为主题进行论证。 ( 9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80字左右) 23.( 12分)随着中国大门被迫打开,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使中国人眼界顿开,先进 的中国人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化从此开始。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西方资本主义以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此后,中国于 19世纪 后半期创建新式工业。 当时,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 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机船矿路”。 “机”主要指兵器,“船”主要指战船,“矿”主要指煤矿,“路”指铁路„„从封建统治集团分化出来的开明派部分地捕捉到时代脉搏,认识到这些基础产业和设施对中国“求强”“求富”的重要意义。 —— 董志凯《从“机船矿路”到“瓶颈产业”》 ] 材料二 (1893年有人写信给张之洞说 )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 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 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 《汉冶萍公司》 材料三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 20世纪初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