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的社会性及其分配功能(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5 页 共 11 页 通过会计,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分配活动:一是将会计主体的个别产品向社会产品的价值转化(表现为将个性的经济活动和活动成果释义为社会性的同质语言),从而形成社会产品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总量;二是社会产品 “C、 V、 M”划分(表现为成本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等);三是对经营成果在相关者利益分配主体之间的分配(表现为税收的计算和缴纳、工资的核算、利息费用的核算、利润分配等等)。 因此,会计活动的过程,就是对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利益价值社会性分配的过程,会计的最终目标是对会计主体形成的经营成果 利益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分配,会计具有分配功能。 (二)会计分配功能的表现 会计是经营成果的分配平台系统,承载着其它各种分配手段和分配形式的组合和运作。 经营成果的分配有多种手段和形式,无论是财政分配、工资分配、价格分配、财务分配等等分配形式,还是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经营管理、土地房屋等等分配手段,无不都是在会计这个分配平台系统中进行的。 会计活动过程,就是各种分配手段和分配形式组合和运作的过程,经营成果利益分配的实现,贯穿于会计的确认、计量、汇总、记录、解释的整个过程中。 会 计是为经营成果利益分配服务的。 会计分配是经营成果利益价值形式上的分配。 即将个性化的不同会计主体的经营成果转化为社会性的同质分配总体,并以货币为载体,实现社会范围内的有效分配,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会计分配的主要手段是确认和计量。 会计通过确认和计量对经营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量免费资源共享 ) 第 6 页 共 11 页 成果利益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中在不同分配利益主体之间分配,确认和计量的过程就是分配的过程,最终形成经营成果利益的归属谁、何时归属、归属多少的分配状态。 会计分配对社会产品分配格局的影响。 在社会产品 的价值分配中,由于分配政策或分配制度主要是在会计主体外部形成的,会计分配功能要受到社会的强力规范和约束,一般情况下会计分配功能是在被动的状态下运行的,一般不影响社会产品分配的整体格局。 但当出现会计错弊状态时,必然会对社会产品分配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并有可能造成分配格局的混乱。 三、会计社会性和分配功能的认知对会计基本理论的丰富 如果对上述会计社会性和会计分配功能的探讨结论得到认可的话,那么有必要在会计理论上对会计的本质、会计产生和发展原因、会计职能、会计责任作进一步的探讨,因为 现有的会计计本理论无法圆满地揭示会计的社会需要性和社会约束性及其分配功能的本质特征。 (一)会计的本质是什么 我国会计界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尚有争论,至目前止,有三种主要的理论观点,即 “管理活动 ”论、 “信息系统 ”论、 “控制系统 ”论。 “管理活动论 ”认为会计是 “人们管理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社会活动 ”。 该论无法圆满解释以下几个问题:( 1)为什么会存在会计的社会约束性。 ( 2)为什么会存在会计舞弊。 会计舞弊与管理活动的联系。 ( 3)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和区别。 ( 4)会计管理活动的 根本目的是什么。 信息系统论 阐明了会计是一个作为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