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20xx-20xx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C、知德合一。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 材料三 董永卖 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 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 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 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材料四 “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 请回答 : ( 1)材料一反映了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 A、 B、 C分别是谁。 ( 3分) ( 2)材料二的主张是谁提出的。 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 2分) ( 3)材料三故事的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 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 ( 2分) ( 4)材料四主张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他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 2分) ( 5)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 2分) ( 6)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 ( 2分) 3阅读下列材料: (14 分 )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材料二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材料三 明清时期,诗、词、散文等传统文学体裁渐趋衰落,通俗文学勃兴,小说、戏曲等大众化形式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材料四 明清时期,追求抒情与写意风格的文人画成就突出。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关于“天下”的命题是谁提出的。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观点的提出有何进步意义。 材料二中关于“天下” 的命题是谁提出的。 他是如何界定“亡国”与“亡天下”这一概念的。 在“保国”和“保天下”中百姓的责任有何不同。 ( 7分) (2)据材料三,说明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发展的新特点。 材料四所说的文人画有什么鲜明特征。 (3分 ) (3)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新变化的时代背景。 并说明经济与思想文化之间的关系。 (4分 ) 3人文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是近代西欧社会转型的文化支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13分) 材料一 文艺复兴是一个巨人辈出的时代„„归结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 (或正当性 )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 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 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 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他们在经济领域中的主要口号是自由放任„„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在宗教方面„„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就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但是,当有大量的宗教时,大家都能幸福地生活、和睦相处。 ”„„在政治方面„„卢梭说,所有公民在建立一个政府的过程中,把他们的个人意志熔合成一个共同意志 ,同意接受这共同意志的裁决作为最终的裁决„„“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 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 (人民 )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 (1)材料一中的“个人主义”指的是什么思想。 根据材料一,概括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3分 ) (2)根据 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并据此分析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3分 ) (3)根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 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3分 )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关键词概括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4 分 ) 华容一中高二年级历史科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答题栏:每小题 2分,共 6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A D D C A A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D A A B C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C C D B D C B B 二、非选择题,共 40分。 3阅读下列材料: (13 分 ) ( 1) A:孟子 B:荀子 C:苏格拉底( 3分) ( 2)董仲舒。 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 2分) ( 3)“孝”道或儒家伦理道德或三纲五常。 “孝”容易被统治者引申为“忠”,有利于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 2分) ( 4)李贽。 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2分) ( 5) 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 2分) ( 6)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