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20xx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材料二 “ 战国初,赵中牟之人已有卖住宅、园圃者。 到战国末土地买卖之风更盛。 促进了新兴地主的形成和发展。 当然,当时地主土地并不仅限于购买,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封建国家的赏赐。 „„ 贫富迅速分化使新兴的地主阶级取得了大量的 土地,同时也获得了政治上的统治权。 ——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唐德刚的 “ 历史三峡观 ” 是 20世纪 90年代提出的。 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 “ 封建、帝制与民治 ” 三个大的阶段: “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 ; “ 从帝制转民治则发生于鸦片战争之后 ” ,是在西方文明挑战之下被迫转型。 他估算我们要通过这个可怕的极其痛苦的惊涛骇浪的三峡,大致要历时两三百年。 —— 宋月红《细论唐德刚的 “ 历史三峡观 ” 》 材料四 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 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 欧洲的民族国家是在王权的领导下形成的 „„ 但王权统一国家之后成为专制的王权。 „„ 因此,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 克服专制王权于是成了继续前进的条件,在这个时候,谁先克服专制王权,谁就先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是英国迈出了这关键性第一步 „„。 ——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 (1)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时期,据材料一、二,概括这一时期中 国社会转型的 表现。 ( 2分) (2)据材料三,概括中国第二次社会转型的特点。 (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表现。 ( 3分) (3)材料四中英国 “ 迈出现代化的第一步 ” 指的是什么。 ( 1分)如何实现的。 ( 1分)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导致人类社会出现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 ( 3分) 23.( 13分)现代政治制度中最常见的形式议会制、内阁制等都最先起源于英国。 这些制度与各国国情相结合,构成了世界民主政治的万花筒。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内战推翻 了封建的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但其后经过 11 年的共和国和护国制的混乱时期,资产阶级发现,共和制不利于实行它们的阶级统治,接踵而来的长达 28 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复辟,更使资产阶级深信,君主制才是可以把政治、宗教、伦理融为一体的统治工具和形式, 1688年的光荣革命实现了这种设想。 „„ 随后通过的《权利法案》奠定了英国政体的法律基础:君主为国家元首,但其权力由宪法规定,受议会的限制。 —— 刘杰《论英国宪政模式的世界影响》 材料二 1871年 4月帝国制宪会议通过《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帝国的政治制度。 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延会、闭会权属皇帝;法律的建议权、颁布权和监督执行权属皇帝;首相是由皇帝任命的帝国最高行政长官,首相担任联邦议会主席,他有权确定联邦议会的开会日期并监督其工作。 ——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临时大总统既已易人,为预作防范,革命党人便寄厚望于 “ 临时约法 ” , „„ (《临时约法》)其中的内容:内阁成员的任命,形式上由总统下令,实际上内阁不须听命于总统,总统对于内阁会议所决定了的政策没有否决 权;总统发布的法律文书必须经内阁副署;内阁阁员的进退取决于议会的信任与否;内阁对议会负责; 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 请回答: ( 1)据上述材料,分别指出英国政体以及《德意志帝国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制度的特点。 ( 6分) ( 2)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历史背景和对本国的影响两个方面,对 “ 现代政治制度与各国国情相结合,构成了世界民主政治的万花筒 ” 进行论证。 ( 7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 200字左右。 24.( 12分)站在 21世纪的开头,回看风云变幻的 20 世纪,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 材料一 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促使经济再膨胀,缓解大萧条引发的痛苦。 他的解决国家灾难的计划 —— 被称为新政 —— 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和农业补贴、保证最低工资、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 它的基本前提,即联邦政府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了很久。 —— [美 ]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 史》 材料二 苏联局势的动荡和经济危机的加 深,严重影响到戈尔巴乔夫的声誉和威信。 为了缓解危机,戈尔巴乔夫把希望寄托在西方强国上,指望从西方得到大量援助渡过目前的难关。 7 月初,戈尔巴乔夫带着旨在推动私有制,放弃国家干预,迅速向市场过渡的 “ 哈佛计划 ” 会晤了西方七国首脑。 尽管七国首脑与戈尔巴乔夫达成了六项协议,但在对苏联财政援助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却搁置起来,使戈尔巴乔夫空手而归。 —— 陈思、杜正艾 《两霸争雄》 材料三 事实上, 20 世纪 80 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 20 世纪 30 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 两大方案都是为应对令人痛苦的危机 —— 美国胡佛时期的大萧条和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停滞 —— 而设计的。 两大方案都是由不是来自下层、而是来自上层、来自国家上层的领导人 领导进行的。 罗斯福和戈尔巴乔夫都对推翻其社会制度的革命不感兴趣,但却对足以保持和重新焕发这些制度活力的改革感兴趣。 尽管他们的改革方案的目的是保守的,但这两位领导人都遭到了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强烈反对;保守派害怕不确定的未来,激进派要求施行社会外科 手术而不是急救。 —— [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江苏省东台市20xx届高三历史12月月考试题
相关推荐
期西欧所经历的“空前的、彻底的变革”是指什么。 (1 分 )西欧“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开始于哪一重大事件。 (1 分 ) “向海外的大规模扩张”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2分 ) ( 2)材料二中当时英国议会阐述“ 英国人的权利”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1 分 )。 “美利坚合众国认识到的“人的权利’”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1分 ) ( 3)请举出材料三英国在“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中的代表性成就。
生活记忆复活了,也是我第一次验证了自己关于乡村、关于农民的印象和体验,如同看到自己和熟识的乡邻旧生活的照片。 我随之把赵树理已经出版的小说全部借来阅读了。 也就在阅读赵树理小说的浓厚兴趣里,我写下了平生的第一篇小说《桃园风波》,是在初中二年级的一次自选题作文课上写下的。 ④随着阅读范围的扩大,我的兴趣就不仅仅局限于验证自己的生活印象了。 一本本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我眼前展开了一幅幅见所未见
矛盾的结果 B、封建专制制度腐朽的结果 C、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D、殖民压迫使民族独立愿望增强 1“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 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进入这间门槛已经破烂的房子。 ”这一典故的主要含义是: A、国王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 B、公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受到严格的法律保护 C
有多奢华,并将其定位为 “低调的奢华 ”。 然后把绅士等同于品位,再将品位等同于奢华。 许多媒体早就在 “奢华 ”和 “品位 ”之间画上等号了,但现在有人进一步连 “绅士 ”也挂了上去,这就让我觉得有些刺眼了。 ③我的生活奢华不起,我的言行也离绅士甚远,可我总算读过不少传说中的英国绅士写的东西,在我的印象中,绅士和奢华根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④且看 19 世纪英国绅士之间的通信
个人思想意识水平提高的结果 D、社会制度衰落在思想上的反映 1 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的就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该思想从本质上: ( )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将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 其含义是 (
涛进了中专,我在百货公司当营业员:我们都有美好的前途。 ,在外国间谍谢尔丘克被逐的同时,不速之客彼得洛夫出现。 形象地表明:敌人亡我之心不死,斗争仍在继续,从而丰富了影片的思想内容。 从四种答案中选出正确的一组 [ ] 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 ①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② 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 ③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④ 书目答 问补正 ⑤ 清代张之洞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