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桓台20xx-20xx学年高二12月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内容摘要:
湖南电视台 电视节目《超级女声》体现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 A.资讯传播 B.新闻报道 C.大众娱乐 D.艺术鉴赏 2 由 19 世纪 60 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①向西方学习思潮的兴起与 鸦片战争有关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 /魏源等人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技术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共和)思想、新文化运动的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相同点 ( ) 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②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③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④具有爱国和进步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被读者称为青年界之“良师益友”,并誉为“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的刊物是 ( ) ( b ) 2陈独秀说:“ 吾国之革命也,复古也,共和也,帝制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动心。 ” 说明 了 ( ) A. 政府党和在野党之间争斗激烈 B. 近代政治变革缺乏民众参加 2五四运动后,在中国思想界形成强大潮流的是: ( ) A.民主共和思想 B.民主科学思想 C.社会主义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2孙中山在反清革命中汲取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理论,创立三民主义,引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民主共和制的中华民国,实现了划时代的 历史性巨变。 更可贵的是,他能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将三民主义发展 成新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新三民主义不同于旧三民主义的内容有 ( ) ①明确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②国民一律平等 ③关注资本问题 ④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 1978 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 )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思想基础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0 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有三次特别重 大的会议,它们是 ( ) 、十五大、十六大 大、十四大、十五大 、十三大、十五大 、十 四 大、十六大 二、非选择题:( 31 题 15 分、 32 题 15 分、 33 题 10 分, 3 题共 40 分) 31.(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也是中国思想文化逐步走向近 代化的时代缩影和历史见证。 某中 学研究小组举办了一个。山东省桓台20xx-20xx学年高二12月检测考试历史试题
相关推荐
说那种清晰的线索,强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甚至很难概括出一个故事梗概,颇有“散文”的特征。 D. 小说语言独具特色:准确、干净、不失华丽,大量使用短句,使语言凝练又明快活泼,形成汪曾祺独到的文风。 E.季陶民“画一张画要 喝二斤花雕,吃半斤水果”,这看似闲笔,实则表现出季陶民旷达超脱且率性脾气。 ( 2)小说题目是“鉴赏家”,但却用了很大篇幅写叶三卖果子。 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
B. 地球的形状 C. 纬度 D. 海陆 ( ) A. 红海 B. 东非大裂谷 C. 喜马拉雅山脉 D. 大西洋 17.某地区房屋墙体厚实,屋内建有火炕,窗小且装有双层玻璃。 这种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 ) A.炎热多雨地区 B.寒冷多雪地区 C.温暖多雨地区 D.干旱缺水地区 18.下列不属于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的是 ( ) A.人口数量增长过快 B.城市人口无计划地膨胀
的高等教育。 学生和教师们还组织了学术行会。 由此可见这一时期 A. 世俗教育推动了文化 普及 B.教会放弃神学而研究哲学 C. 文艺复兴运动已悄然兴起 D.自然科学与哲学有所发展 16.《十日谈》中提到:“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构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才能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 ”这体现了薄伽丘
丁代办送货店去询问,服务员轻蔑地递给他一张由律师男仆签名的收条。 不过,主显节①他们收到了一张贺卡:“诚挚的感谢和美好的祝愿。 ” 面子保全了。 (选自《外国超短篇小说赏析》,有删改,杨幼力译) 【注】①主显节:基督教的一个节日。 (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 ,最准确的两项是( 5分) A.玛丽娅围裙上的油污,和商店老板讨价还价而变得粗哑的声音以及虽然抱怨但十分节俭的美德
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 ‘ 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螂 ’。 ”这首歌谣体现哪个时期的特色( ) A. “ 大跃进 ” 时期 B.农业合作化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 ” 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1.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以来历经三大基本经济制度变迁:由封建强制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的转型
有居住迁徙之自由”,此条文为民国时期历次宪法所承袭。 1915— 1927北洋政府相继颁布了《县治户口编查规则》、《警察厅户口调查规则》等户籍管理法规。 清末民初制定的户籍法律,将表现欧关个人主义的个人身份证书和体现中国家族主义的传统户籍 相结合,使户籍有了传递人口信息、个人私权保障功能,不再单纯是国家管制工具;还规定民众对户籍吏处置不当行为有诉讼抗告权利,民众不再只是义务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