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习目标检测试题内容摘要:
2 有关三国鼎立时期的历史,可以查阅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 ( 3分) 错误: 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 20分。 ) 2阅读下 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 材料一: 图 1 图 2 ( 1) 根据材料一,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该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修建者是谁。 ( 4分) 材料二: 图中人物主持修建的水利工程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民。 —— 摘自人教版 《历史》七年级上册 ( 2)根据材料二,指出被称为“天府之国”的是什么地方。 ( 2分) (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20年,该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 ( 4分)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便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进一步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于 494年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 摘自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 改革目的是什么。 ( 2分) 材料二 : —— 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 2)根据材料二,上表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 )( 2分) A、 学习汉语 B、改穿汉服 C、采用汉姓 D、与汉人通婚 ( 3) 你从孝文帝的身上学到什么样的精神。 ( 2分) ( 4) 在我们今天 56个民族的中华大家庭中已经没有鲜卑族了。 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的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消失,所以他的改革不值得肯定。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说明理由。 ( 4分) 四、综合 题(本大题有 2小题,第 27小题 10分,第 28题 12分,共 22分。 ) 2回答汉武帝的有关问题。 ( 1)向汉武帝建议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是谁。 ( 2分)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元 步六孤 陆 独孤 刘 (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 2分) ① 维护皇帝的权威 ② 恩赐亲。北师大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习目标检测试题
相关推荐
理由: 22. 东汉“医圣”华佗最擅长的是望、闻、问、切。 ( 6分) ①错误: 理由: ②错误: 理由: 23.三国时期的曹操在经济上大兴屯田,实力日益增强;后来,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打败 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 6分) ①错误: 理由: ②错误: 理由: 图 5 24.语文课本中的《三峡》写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日。
口所在地是哪个省哪个市哪个区;第七 十四位是出生日期码,表示你出生的年、月、日;第十五位 十七位是顺序码,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顺序号,其中第十七位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第十八位是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 有 09,还有罗马数字 x,代表 10。 • 小明收集的是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你知道这四个号码分别是谁的身份证号码吗。 •
队伍,七下西洋,既没有开辟新的航路,又没有给中国带来财富。 相反,给中国的统治阶层和人民以劳民伤财,虚耗国库的结论,成为中国后来统治者闭关锁国的最有力的实证。 而欧洲 15 世纪晚期的新航路开辟,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收获,带给他们更多是国家发展方向的选择 —— 进行殖民主义活动。 ① 我们怎样理解中西方在进行远航尝试后的不同选择。 ②中国和西欧在 15 世纪远航中的不同收获
) B肖像权 C隐私权 D名誉权 该突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A 法律是解决矛盾纠纷的唯一正确手段 益 ,张伟与田亮是邻居他经常自听田亮的电话 ,并多次将窃听到的田亮与恋人通话内容到处传播耸田亮造成了极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 张伟的这种行为(〕 A侵犯了田亮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侵犯了田亮的自私权 C侵犯了田亮的生命健康权 D是一种违法行为 9共校学生干部李某曾获格“市三好学生,称号
就不 能烧开水, 因而洗水壶是烧开水的前提。 , 但只要有这点精神, 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 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 民的人。 , 但是不准备实行之, 或不准备完全实行之。 [ ] ,人马都气喘吁吁。 变换成被动句:玉石眼被郭全海追了回来,人马都气喘吁吁。 变换成反问句:竺可桢走北海公园,难道不是 为了观赏景物吗。 ,我永远记住了。 变换成双重否定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