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xx-20xx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内容摘要:
》 D.《南京条约》 :惩罚主要罪犯,罪犯应由各国驻北京使节指定:在北京建立一支永久性的使馆卫队„„。 据此判断,该备忘录提出于( ) A. 1840— 1850年 B. 1860— 1870年 C. 1880— 1890 年 D. 1900— 1910年 《八国联军目击记》中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 但是民团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向车站前进„„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 材料最能说明义和团( ) A . 坚 定 的 政 治 信仰 B.愚蠢的牺牲精神 C . 顽 强 的 民 族 精神 D.愚昧的果敢顽强 24.《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第二次发生于 1911年”。 这次“革命”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25.“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未经国民许可,签字誓不承认”“还我学生,还我自治”这些抗议口号同时出现在( ) A.五四运动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辛 亥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BBc)进行网上投票;评选世界近 1000 年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结果马克思最后胜出。 来自挪威的投票者科里森说:“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这位投票者说:“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是因为马克思( ) A.改造空想社会主义 B.发表《共产党宣言》 C.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D.指导第一国际的工作 27.《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然而时间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战争持续得越久,公众的不满情绪就越大,他的要求也越得人心。 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这里所说的“第二次革命”的直接目的是( ) A.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C.继续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巩固苏维埃政权 “ 红色之旅 ” 正在行进中。 他们从江西出发,途经贵州遵义等地,最终将到达陕北。 这一活动是为了纪念 ( ) A. 武昌起义 B. 红军长征 C. 百团大战 D. 延安保卫战 29. 1940 年 9 月蒋介石发出一则通电: “ 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 ” 蒋介石通电嘉奖的战役是 ( )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这一时期应是 ,美国提出的“冷战”是指( ) 式 经济手段,在亚洲用战争手段 核对抗 ( ) A.《共同纲领》颁布 B.第一次全国人大的召开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 ,评估公司依据市政府 5年前拆迁补偿指导价确定拆迁价格,李久保等 8户村民将市政府诉至法院,要求被告人及时更新拆迁补偿指导价。 李久保等村民可以依据以下哪部法律状告政府(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黑龙江省大庆市20xx-20xx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相关推荐
中国 出版社名称 书名 效验码 身 车 话 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一个身份证号码。 ( 1)前 2位数字表示:所在 省份 的代码; ( 2)第 4位数字表示:所在 城市 的代码; ( 3)第 6位数字表示:所在 区县 的代码; ( 4)第 7~14位数字表示: 出生年、月、日 ; ( 5)第 1 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 派出所 的代码; ( 6)第 17位数字表示 性别 :奇数表示男性,偶数
、指导正确书写:潇洒 (“潇”是左右结构;区分“洒”与“酒”) 揭题:你认为“潇洒”是什么意思。 (指名交流:洒脱,做事干脆利落,豪爽 …… )这位同学的名字叫“张潇洒”,那么他“潇洒”吗。 果真名如其人吗。 请大家翻开课文 《 张潇洒 》。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先给课文分段,概括出段意。
钱瑗去世。 一年后,钱钟书临终,一眼未合好,杨绛附在他耳边说: “ 你放心,有我。 ” 内心之沉稳和强大,令人肃然起敬。 “ 钟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 里去呢。 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 当年已近 90高龄的杨绛开始翻译柏拉图的《斐多篇》。 2020年,《我们仨》出版问世,这本书写尽了她对丈夫和女儿最深切绵长的怀念,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而时隔 4年,
23.“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 ” (据北京晚报 2020年 3月 2 日 ) 国家计划委员会大院的落寞,是由于 ( ) A.中苏关系恶化 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24.国际舆论曾评价新中国某一“开放行动”是 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 1)“文革”初期民主法制的破坏: ( 2)刘少奇冤案: ( 3)“全面夺权”与民主法制的全面破坏: 1967 年 1 月,王 洪文等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 此后,全国掀起夺取高潮,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 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文革”的历史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与平反冤假错案:
能。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至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伤害他的情感,尽管这种颜色对他没有实际的损害。 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 ”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