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双鸭山市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历史内容摘要:
23.“已有几分落寞,冬天感觉更是如此,在灰色的天空和枯萎的树枝映衬下,苏式老楼越发显得破败,很多窗户已没了玻璃,用塑料编织袋勉强堵上。 ” (据北京晚报 2020年 3月 2 日 ) 国家计划委员会大院的落寞,是由于 ( ) A.中苏关系恶化 B.计划经济彻底退出舞台 C.中美关系正常化 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 24.国际舆论曾评价新中国某一“开放行动”是 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 这一“行动”是指( )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 14个港口城市 【大跃进】 d224。 yu232。 j236。 n 指 1958 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 25.不久前,中国最早的《共产党宣言》译本 (1920 年陈望道翻译 )在山东广饶被发现。 对该书在中国出版,有人评价说:“从此,这个徘徊于欧洲大地上的幽灵来到了中国。 ”这一“幽灵”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的理论创新成果有 ( ) ①新三民主义 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④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26.迄今所知 ,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 1899年上海广学会编译的《大同学》,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 ”由此可见 ( ) ①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②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③ 19 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④ 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 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 产阶级化。 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 国化 2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 ”毛泽东旨在 ( ) A.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B.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C.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D.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2 1956年 7月 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国家活动和文化科学的指导思想,这是已经确定的。 但是,在学术问题上,在科学研究中,如果有人不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或达到了和马克思主义不一致的结论,他仍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一评论围绕的主题是( ) A.“双百”方针的实施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据 西方主要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 ,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 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前面。 ”这评论的是我国( ) C.“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 D.“银河 — Ⅰ号”研制成功 二、材料题(共 2题,第 31 题 10 分,第 32 题 30 分,共 40分) 31.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 10分) 材 料一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 1839 年 4 月 3 日在广州发给英国外相巴麦尊的机密信说:“我以最最忠诚的心情献议陛下政府,立刻用武力占领舟山岛,严密封锁广州、宁波两港,以及从海口直到运河口的扬子江江面。 陛下政府将从此获取最适意的满足。 ” —— 摘自人教版高中《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二 情景再现 情景 1 他们先后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 情景 2 北京,他成立保国会,提出“保国、保种、保教”的口号。 情景 3 „„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材料三 1928年 1月,毛泽东率军攻占遂川县城„„不久,遂川人民传出这样的歌谣 :“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又分谷子又分田。 过新年,过新年。黑龙江双鸭山市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历史
相关推荐
》 D.《南京条约》 :惩罚主要罪犯,罪犯应由各国驻北京使节指定:在北京建立一支永久性的使馆卫队„„。 据此判断,该备忘录提出于( ) A. 1840— 1850年 B. 1860— 1870年 C. 1880— 1890 年 D. 1900— 1910年 《八国联军目击记》中写道:每一次齐射之后,我们都听到了刺耳的号叫声,只见红灯掉落了,溃散了,熄灭了。 但是民团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
中国 出版社名称 书名 效验码 身 车 话 每个人一出生,就有一个身份证号码。 ( 1)前 2位数字表示:所在 省份 的代码; ( 2)第 4位数字表示:所在 城市 的代码; ( 3)第 6位数字表示:所在 区县 的代码; ( 4)第 7~14位数字表示: 出生年、月、日 ; ( 5)第 1 16位数字表示:所在地的 派出所 的代码; ( 6)第 17位数字表示 性别 :奇数表示男性,偶数
、指导正确书写:潇洒 (“潇”是左右结构;区分“洒”与“酒”) 揭题:你认为“潇洒”是什么意思。 (指名交流:洒脱,做事干脆利落,豪爽 …… )这位同学的名字叫“张潇洒”,那么他“潇洒”吗。 果真名如其人吗。 请大家翻开课文 《 张潇洒 》。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学习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先给课文分段,概括出段意。
( 1)“文革”初期民主法制的破坏: ( 2)刘少奇冤案: ( 3)“全面夺权”与民主法制的全面破坏: 1967 年 1 月,王 洪文等夺取上海党政各级领导权 此后,全国掀起夺取高潮,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 二.法律制度的逐步健全 1.“文革”的历史教训: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完善国家宪法和法律制度,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法制建设的方针与平反冤假错案:
能。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至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伤害他的情感,尽管这种颜色对他没有实际的损害。 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 ” 请回答:
同的对联: “袁世凯千古,中华民国万岁。 ”。 你知道这是什么用意吗。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 1 课时 ) 感悟与思考 85 年前的 5 月 4 日 , 3000 余名北京青年学生为抗议北洋政府出卖山东权益,火烧赵家楼,痛 殴卖国贼,率先点燃了反帝爱国的火焰,发动了彪炳史册的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在开启中国 近 代历史新纪元的同时,更以其积淀的不朽精神,成为引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