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第六单元知识总结及同步测试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能。 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正因为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公开的,我们彼此间的日常生活也是这样的。 当我们隔壁邻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我们不至于因此而生气;我们也不会因此而给他以难看的颜色,伤害他的情感,尽管这种颜色对他没有实际的损害。 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和宽恕的;但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 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服。 ” 请回答: ( 1)伯利克里是什么人。 怎样评价他。 ( 2)材料说 “ 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 ,怎样理解这句话。 ( 3)在当时担任公职的条件是什么。 ( 4)从材料中你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有什么特点。 【开放创新】 16.克利斯提尼夺取政权后,制定了陶片放逐法(也称贝壳放逐法)。 此后,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 人们把威胁者的名字刻在陶片或贝壳上,投入会场的陶缸中。 如某人得票超过 6000,就将被流放国外十年,但其家人不受牵连,本人亦在流放期满后恢复公民权。 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 史书记载:公元前 5 世纪雅典的著名政治家、希腊联军战胜波斯第三次入侵的关键人物 —— 铁米斯托克,曾经被陶片放逐。 美国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志的发掘中,发现了刻有他名字的陶片 190 枚,但根据字迹辨认系 14 人所写。 结合教材和你的理解,谈谈应该怎样客观公正地评价陶片放逐法 第 2 课 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感悟与思考 恩格斯曾经说过: “ 在社会发展的很早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 括 起来,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 ” 由此可见 ,法律的产生是一种社会的需要,准确地说因为人们之间交往频繁才产 生的一种需要。 罗马帝国从其地理位置上看,处于五海三洲之地,自古以来,各民族、各地区间交往频繁,罗马帝国的不断扩张又进一步加强了这种交往。 而且从本质上说,这种交往是不同特质的国家、民族、种族间的交往,它完全不同于东方 —— 像中国一样如此大的范围内以一种经济形态存在的社会。 所以,用一种共同的约定来维护统治,成为一种现实的需要,法就是这种约定。 思考与判断:罗马法律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归归 纳纳 与与 运运 用用 【知识归纳】 一.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1.罗马法: ( 1)定义:指公元前 6 世纪末至公元 7 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 罗马法律。 ( 2)特点:阶段性 2.《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3.万民法: 4.《查士丁尼民法大会》 二.罗马法的主要内容 1.按形式划分:成文法和习惯法 2.按结构划分: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 三.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1.作用:维护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统治 2.影响: ( 1)是现代欧洲大陆法律体系的基础 ( 2)是反封建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思想武器 【知识运用】 1. 简要分析罗马法的作用和局限性。 ( 1)作用:罗马法主要包括《十二铜表法》,共和国时期的公民法和帝国时期的万民法。 公民法的实施,使 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积极性。 作为回报,他们主动履行公民义务。 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机动灵活的实用性,最大程度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有助于巩固罗马政权。 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的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缓了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紧张程度。 ( 2)局限性:同态复仇,严酷的债务奴役制;公民法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内容上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 面,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司法规范则不够完善等。 [例 1] 下列有关罗马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罗马法承认财产不可侵犯性 B.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中渗透了自然法精神 D.罗马法的唯一遗憾就是没有阐明相关的法理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罗马法的内容、作用及历史地位的理解。 [答案] D 2. 罗马法体系完备,分类复杂,试结合本课所学给罗马法分一下类。 可以分为成文法与习惯法(不成文法);公法与私法;市民法和万民法及自 然法;市民法与长官法等。 成文法 —— 指一切用书面形式发表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 不成文法 —— 泛指习惯法,内容包括过去的一些传统的风俗习惯和通行的惯例。 公法 —— 包括宗教信仰、祭司的法律地位、司法官吏的权利和义务等方面的规定。 私法 —— 主要指财产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和继承方面的规定。 市民法 —— 专指罗马固有的、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罗马公民以外的外来人和被征服地区的居民不受其保护。 万民法 —— 是市民法的对称。 指适用于外国人与外国人、外国人与罗马人所发生的法律关系的法律。 自然 法 —— 是罗马法学家承袭希腊思想家关于自然法的思想,并进一步加以系统化而提出的。 (市民法与长官法略) [例 2] 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 A.规定的内容不同 B.适用范围的不同 C.制定的依据不同 D.量刑的标准不同 [解析]公民法的适用范围仅限于罗马公民,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在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这就是万民法。 由此可见,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适用范围不同。 [答案] B 3. 古希腊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其民主制度,古罗马文 明对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为什么。 罗马人对历史的贡献在其开创性地发明了用规范即法律来调整人与社会,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它的外在表现形式不是神法也不是习惯,而是以世俗的名义发表的成文法。 罗马法的蓬勃发展甚至产生了职业法学家,出现专门传授法律的法律学校,产生了不同的法律派别和大量的法学著作。 罗马法发展的标志是将习惯法变成成文法。 第一部成文法是共和国初期的《十二铜表法》。 由此起直至共和国终结,为罗马法的发展时期。 当时的法律主要是市民法占主导,万民法则初次显露。 市民主要调整的是罗马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