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内容摘要:
是 否 输出 S n=n+1 n S 开始S=0,n= 1≤100? 是0+1 1+2 2S=0+1+2 3 2+3 31+2+36 … … 100≤10是S=1+…+100 101 1+…+100 100 n=100+1 1思考 : ( 1)初值改为 S=0, n=1;或者 S=1, n=2行吗。 ( 2) S=S+i, i=i+1分别有何作用。 结束输出概念深化 — 流程 开始 初始值 条件 累计变量 计数变量 处理结果 结束 是 否 开始 初始值 条件 累计变量 计数变量 处理结果 结束 是 否 输出 S 如果改为另一种结构如何修改。 S=0,i=1 i≤100 i=i+1 S=S+i 输出 S 循环 条件 不同 S=0,i=1 i100 i S 1 0 退 出 1 2 100 1+ …+100 101 退出 循环条件判定: 验证第一项。高一数学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三历史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
音乐典礼。 骨灰撒在永远对人保密的地方,为的是不使任何地方成为圣地。 遗嘱执行者用歌德悼念席勒的诗结束了那朴素的葬礼: 我们全都获益不浅, 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 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 早已传遍广大人群。 他像行将陨灭的彗星, 光华四射, 把无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连结。 他的主治医生贺维博士认为如此伟大的大脑,应该进行研究,所以他便把爱因斯坦的大脑保留了下来,并切成200片带走。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 1981年 , 第 288289页。 参考论著 • 蒋永敬: 〈 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 〉 ,《 中华民国建国史 革命开国 》 , 台北 , 国立编译馆 , 1985年 , 第 125206页。 • 卿斯美: 〈 辛亥革命前夕美国对华政策研究 —— 兼论清末预备立宪的失败 〉 , 《 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 》 , 北京 , 中华书局 , 1983年 , 第 555594页
高三历史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系”。 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 苏联为尽快恢复战争创伤,捍卫反法西斯战争成果,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经互会”和“华约”。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 其表现,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