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元朝的大一统内容摘要:

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再者,它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第四,它更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第三节 元朝的统治政策  实行汉化政策 , 接受了先进的封建统治制度。  建立年号 、 国号和礼仪制度。 改年号为中统 , 国号为大元 , 设立太庙祭祀祖先 ,在大都使用君臣朝仪。  仿照汉法 , 建立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  特别是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 一、元朝的行省制度 行省——行中书省事之简称 是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 元行省示意图 十一行省 州 府 路 府 州 县 州 县 县 元朝的统治政策 ( 1260- 1368) 层级之间存在复杂的统属关系 元朝的行省制度 ( 1260- 1368) 元代分省建制,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淮东、淮西、汉南、汉北州县错隶,而淮、汉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 ── 清 储大文 元朝的百年统治 ( 1260- 1368) 张帆 《元代宰相制度研究》 李治安 《行省制度研究》 元朝的经济和社会 元代驿站图 二、中央行政机构  确立皇帝是全国最高的统治者,元朝的史央统治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 中书省是最高行政部门,总理全国行政事务,设中书令,右、左丞相,中书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枢密院掌兵权,设院使、副使。 御史台掌司法,设御史大夫。 设立宣政院主管全国释教及吐蕃地区的军民之政,这为元朝首创。 但仍然保留了一些旧俗,设立达鲁花赤掌管事务,由皇帝或亲信大臣节制四怯薛。 元朝的统治 幽燕之地,龙蟠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南,北连朔漠。 元大都城图 三、军事 制度 在军事上实行军民分治 , 军民异籍的政策 , 实行军职世袭制 , 军队分为保卫皇帝及京畿的宿卫系统和镇守全国的镇戍系统。 宿卫由怯薛军和侍卫亲军组成 , 地方部队有蒙古军 、 探马赤军 、 汉军和新附军四种 ,此外还有水军和炮军等特殊军种。  蒙古骑兵 元朝的百年统治 ( 1260- 1368) 鞑人之俗,主人执盏以劝客。 客饮若少留涓滴,则主人者更不接盏,见人饮尽乃喜。 …终日必大醉而罢。 ……凡见外客醉中或吐或卧,则大喜,曰:客醉则与我一心无异也。 ——赵珙《蒙鞑备录》 渎山大玉海 四、法律方面  以前只有习惯法《札撒》,元朝制定了第一部法典,即《至元新格》,刑罚分为五种:笞、杖、徒、流、死五种,笞杖以七为数,在元朝的刑罚中,具有浓厚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色彩,公开宣布和民族在法律上的不平等,同时,增强了蒙古贵州地主对奴隶的占有权,还规定僧侣地主在法律上享有特权。 五、四等人制 元朝的民族压迫政策 汉化迟滞与元朝的早衰 四等人制 原南宋境内以汉族为主的各族 南人 原金朝统治区内的汉族、契丹、女真等,包括云南、四川各族 汉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