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初三上册世界历史第一册复习提纲内容摘要:

背景、目的 时间 规模 性质 次数 航向 评价 欧洲航 海活动 资萌芽; 追逐财富 15C 末 开始 船少、人少 封建君主支持的探少 略 略 险活动 郑和下 西洋 封 社 开 始衰落,资未萌芽;显示国 力 和 结交友谊 1405~ 1433 200 多艘 /次 二三万人 郑和为中国政府的使臣 郑和领导 先后 7 次 向西经马六甲→ 印度洋 → 印度 → 波斯弯 →红海 → 非洲 航海史上壮举、显示中国强盛;未对中国经济、社会产生多大影响。 明中后期,趋向闭关 二、 早期的殖民主义 国家 殖民地 方式、手段 罪恶特点 影响 葡萄牙 侵占土地建立殖民据点;掠杀因点燃印第安人、贩卖黑奴;掠夺财富 野蛮 血腥 西班牙 第二节 文艺复兴 文 艺 复 兴 意大利 原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性质 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 成就 欧洲复兴 文学 天文学 意 义 第二节 近代自然科学基础的奠定 教育 与科 技的 革命 社会条件 教育革命 科技革命 意 义 人物 国籍 成就 牛顿 笛卡儿 莱布尼茨 第二单元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 (英资革命 ~法国大革命失败) 第七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一、知识结构 原因 导火线 领导阶级 过程( 1640~1688) 结果 历史意义 斯 图 亚特王 朝 的专制 统 治阻碍 资 本主义的发展 1638 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克伦威尔) 开始: 1640 年,议会重新召开 内战时期( 1642~1648) 共和国时期( ~1653) 护国政治时期( 1653~1660) 复辟时期( 1660~1688) 宫廷政变(光荣革命) 1688 年 1689 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国内:推翻 统治,扫除障碍;国际:揭开欧美革命序幕,标志世界史开端 二、重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 革命前夕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 优越地理位置(商贸中心转移) → 海外贸易、殖民掠夺 圈地运动资本主义发展 劳动力、资经资本、市场   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盟(阶级关系 —— 领导阶级) 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  矛盾 生产关系)  加剧 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 三、难点:结合史实评价克伦威尔。 方法:首先要了 解人物的生平活动事迹,同时要将其主要活动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去认识和评价。 基本要求:史论结合 第八章 欧洲的殖民扩张 卖黑奴。 交换);种族灭绝;贩、进行不等价断殖民地的生产和贸易民掠夺(暴力抢劫、垄殖民主义罪恶:血腥殖年代最大后打败荷兰和法国。 年击败西班牙;后又先日不落帝国(英国):“海上马车夫”法国、荷兰(后起殖民国家:英国、后期,海上霸主)、西班牙(早期殖民国家:葡萄牙80181 5 8 81716CCC 影响:为欧美资发展和工业革命带来资本,但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 第九章 美国独立战争 一、 知识结构 原因 导火线 任务 领导阶级 过程 历史意义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发展 173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 脱离英统治而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阶 级( 华 盛顿) 筹备: 第一届大陆会议 开始: 莱克星顿枪声 建军: 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建立“大陆军”华盛顿为总司令 建国: 《独立宣言》发表 转折: 1777 萨拉托加大捷 胜利: 1781 约克镇英军投降 和约: 1783《巴黎和约》美独立 1787 年宪法:确定联邦制国家 性质: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摧毁枷锁、赢得独立、扫清道路 ;推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二、 重点:试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三、 难点: 为什么说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民族解放战争:美国独立战争的对象是英国殖民 统治者,战争的目的是推翻英国的殖民枷锁,以利于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 A、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阻碍其发展的英国殖民统治之间的矛盾激化的结果; B、战争的结局是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第十章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9~1794~1799) 第一节 革命的爆发和雅各宾派专政 一、原因严,阶级矛盾尖锐阶级:社会等级制度森命的推动外因:英美资产阶级革的尖锐矛盾为国王代表的封建势力级与上,第三等级的资产阶9 . 5 召开的三级会议直接(导火线)1 7 8反封建的思想启蒙运动思想:资产阶级掀起的展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根本:( 波旁王朝) 封 二、过程(三个阶段) 阶段 时间 掌权者 大事和举措 垮台原因 第一阶段 ~1 大资与自由派贵族(君主立宪派) 第一次起义: 1789 攻占巴士底狱(革命开始); 《人权宣言》(革命纲领) ; 1792 年春,普奥干涉革命 第二阶段 ~1 工商业资(吉伦特派) 第二次起义: 推翻君主统治,吉伦特派掌权; 瓦尔密大捷; 成立第一共和国, ,处死国王 第三阶段 ~179 资民主派(雅各宾派) 第三次起义: 底 6 初,推翻吉伦特派 ,雅各宾派专政; 专政措施(革命高潮); “热月政变”颠覆雅政权 三、意义及性质: 四、重点:《人权宣言》的内容及其评价 五、难点: 结合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的史实,试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点。 如何正确看待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专政措施。 第二节 拿破仑帝国( 1804~1815) 独裁统治时期—法国进入拿破仑军事—.9过程:1 7 9 9 . 1 1回法国,发动政变。 治敏感,看准时机,返,内忧外患;拿破仑政背景:督政府软弱无力雾月政变 拿破仑帝国帝国崩溃。 1 5年 ,兵败滑特卢,拿破伦被迫退位;1 8大败法军,4 年,第六次反法联军远征俄国失败;1 81帝国灭亡:1 81 2 年争对外政策:连年发动战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子复辟活动);经济(人民民主运动和王党分仑法典》;镇压中央集权,颁布《拿破对内政策: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