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xx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内容摘要:
⑵小说中的瘦老头是一 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 6分) ⑶简要分析文中三个画线句子在小说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 6分) ⑷小说以“蓝天是公正的”一句话单独成段结尾,有什么妙处。 (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张元济:不可再现的高度 这是中国文化史乃至中国现代史上悲壮的一幕: 冬日上海,阴霾的天空下,“飞灰满天,残纸堕地”。 商务印书馆所印书籍、商务印书馆所设立的东方图书馆及涵芬楼之藏书,顷刻间化为灰烬,焚余纸灰飞达十数里外。 时人回忆,“空中的纸灰像白蝴蝶一样随风飞舞”。 时间是 1932 年“一二八”事变期间,商务印书馆被日机投弹焚毁,东方图书馆遭日本浪人纵火。 纸灰飘到与商务印书馆隔了半个上海的张元济寓所,这位商务的董事长望着长空,不禁潸然泪下。 后来,张元济编纂《涵芬楼烬余书录》,在序中表示,取“烬余”两字,意在“志痛”。 敌人的言行证明了商务印书馆的价值。 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盐泽幸一曾经说:“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 只有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 然而,张元济在给胡适的信中明确传递了商务复兴的决心:“商务印书馆诚如来书,未必不可 恢复。 平地尚可为山,况所覆者尤不止于一篑。 设竟从此澌灭,未免太为日本人所轻。 ” 事实是,创建于 1897 年的商务印书馆,无论是在遭此劫难之前,还是经过劫后复兴,一直是近代中国最大最重要的出版文化机构。 由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涵芬楼发展而成的东方图书馆,藏书逾 50 万册,为当时全国图书馆藏书量之冠,涵芬楼更是藏有大量善本珍籍。 商务印书馆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更如同现代学术史上的北京大学一般。 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 从 1902年进入商务起,从编译所所长、经理、监理到董事长,正如叶圣陶 所评价的,张元济“把商务看成是他的终生事业”。 张元济与商务创始人之一夏瑞芳约定,“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并曾在诗中写道:“昌明教育生平愿,故向书林努力来”。 他的这一抱负,使得商务印书馆成为 1949 年之前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并且是奠定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主要力量之一。 康有为赞誉“译才并世数严林”,而严复的译著(包括《天演论》再版)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大多是在张元济主持下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张元济在商务印书馆完成了工程浩大的古籍整理工作,得到民国学术界、出版界的极高推崇。 《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 四史》《续古逸丛书》等,都是由他亲自选择版本、整理校勘后付印的。 张元济的人生可谓传奇。 他于清光绪十八年( 1892年)中进士,点为翰林。 1898年,朝中大臣保荐,称康有为、张元济等为“维新救时之才”,光绪帝遂在颐和园召见了二人。 1949 年 9 月,毛泽东邀张元济同游天坛。 当晚,他对儿子张树年说:“我活到耄耋之年,见过光绪,见过袁世凯,见过孙中山,见过蒋介石,今天又见了毛泽东。 ” 由于被认定是“大老板”,张元济在 1927年曾被一伙绑匪劫持了整整 6 天。 6 天中,他陆续作了 10首绝句,脱险后编定为《盗窟十诗》,分送友 朋。 其中写到“邻家笑语”、“池塘鸭子”,自认为是在“领略天趣”。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商务印书馆老编辑、对馆史素有研究的陈应年慨叹:“今天中国的出版界,没有一家能跟当年的商务相比。 ” 一位对中国出版史研究颇深的学者,参观建在海盐的张元济图书馆后留言:“张元济不可追。 ” 相关链接 ①商务印书馆创办时只是一个以印刷业务为主的小作坊„„在张元济手中,商务印书馆迅速地发展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出版企业。 (《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 论张元济时期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理念与中国近代文化转向》) ②涵芬楼就是张元济专门为收藏古籍善本所建 的地方,涵芬楼所藏古籍善本都是张元济一本一本地收来的„„张元济在涵芬楼的基础上建成了著名的东方图书馆,向公众开放。 (吴永贵《张元济,在出版中安身立命》) ③张元济在自己给商务馆确定的“在商言商”的道路上,执著地走了整整半个世纪。 作为舵手,他小心翼翼地驾驶商务馆这条船绕开政治漩涡。 (《民国时执掌商务印书馆的张元济》) ④张元济是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里,辑校整理古书,钩沉、整理进而维系着中华文化的命脉„„但商务毕竟是企业,搜集、编校古籍毕竟需要巨大的成本,所以张元济的做法难免遭人反对。 有股东指责张元济收购古籍是“徇 一人之嗜好”。 文弱儒雅的张元济拍案而起:“此事决不使公司于营业上有损。 ”„„《四部丛刊》初编出版以后,光这套书就赚了 100多万。 经营上的成功,为他后来能够持续地做这件事情,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辉文《中国出版第一人》) ⑤张元济的编辑宗旨是坚定的,即普及教育、开启民智,但作为一个实业家,他也并不讳谈“利”字。 (李艳《张元济的编辑思想》)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张元济以出版推动教育,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 嗜书、寻书、藏书、编书、出书,写就了他“不可追”的一生。 B.在张元济的主持下,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大量的严复翻译的著作和林纾翻译的外国小说,对此康有为大加赞誉。 C.张元济所写的《盗窟十诗》中“邻家笑语”“池塘鸭子”等诗句,表现了他被绑架时身历险境而不畏惧的镇定自若。 . D.张元济志在“昌明教育”,使商务印书馆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教材出版机构和奠定新中国现代教育体系的中坚力量。 E.张元济一生见过中国五个“第一号人物”,其地位和声望使商务印书馆在政权更迭的年代里能够很好地生存。 ( 2)文章为什么着力描写商务印书馆被日本投弹焚毁的悲壮一幕。 ( 6分) ( 3)文中说“张元济和商务印书馆,在某种意义上说,几乎可以画等号”,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张元济对商务印书馆的贡献。 ( 6分)。四川省20xx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试题
相关推荐
你或者你的同学或许曾经遇到过不法分子的勒索,每天都要你给他送钱或买烟买酒等,你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 ,自认倒霉; ,找人跟他们拼了; 、学校,并向公安机关报 案;。 2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遵守学校规则才能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 下面几个同学的 做法,你不赞成的是( ) ①总是在上课铃 响后才走进教室;②在课堂上随意讲话; ③在教学楼走道上大声喧哗和打玩;
. 君主立宪制的确切含义是( ) A.君主确立宪法 B.君主由议会选举产生 C.君主的权利受法律限制 D.君主的权利受宪法保护 13.北美殖民地的早期居民有( ) ①印度人 ②欧洲移民 ③印弟安人 ④非洲黑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机构是( ) A.制宪会议 B.联邦政府 C.大陆会议 D.议会 15.从美国宣告独立到今年,确切地说只有( )
斥让社会舆论更加沸腾了,也使蒋介石陷入了整日的“忧闷”,最后被迫下令让刚上任全国警察署署长的唐纵前往昆明办案,并声称该案为“政府莫大之耻辱”。 ⑩作为书生,高华年同样有那指点江山、挥斥方 道的热血时刻。 在联大的岁月里,高华年和所在班级的同学经常到罗常培先生家做客。 虽然时已至深夜,但胸怀天下的年轻人在讨论问题时还是会遏制不住憋得火热的喉咙,争论声大作。 恰好当时陈寅恪先生住在楼上
相妥协。 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 ——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材料二 宪政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 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妥协因素:分封制度本身接近契约关系;最为关键的因素是盎格鲁 — 萨克逊的贤人会议的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
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从而揭开了冷战的序幕,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29.操纵巴黎和会的三个帝国主义大国是 ①美国②英国③德国④法国⑤日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③④ 30.二战后,西欧经济振兴的原因中,不包括
货币的广泛流通,俸禄多以钱币计算。 百官除正俸外,还有服装、禄粟、茶酒厨料、薪炭、盐、随从、衣粮、马料、纸笔、差费、职钱、公使钱及恩赏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则配有大量职田。 而元代官员俸禄以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支付,地方官俸禄中无实物部分,但却享有职田收入,作为俸禄的补贴。 到了明代则实行折色俸禄制,即以米为单位折算成钞、钱、布、银发给百官,并以货币为主。 而清代官员俸禄是银米兼支,但以银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