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名人传内容摘要:

像、 《 哀悼基督 》 ,以及西斯廷教堂的大型壁画等。 米开朗基罗晚年转向建筑设计,圣彼得大教堂即是他的另一心血结晶。 • 1564年 2月 12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 《 哀悼基督 》。 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 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间。 列夫托尔斯泰 人物介绍 • 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 • 托尔斯泰 1828年 9月 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亚 波利亚纳 (今属图拉省晓金区 )。 他家是名门贵族。 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 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俄罗斯殖民地)准备当外交官。 期终考试不及格,次年转到法律系。 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 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 1847年 4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 波利亚纳。 这是他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在这里度过。 • 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 (结果这件事被果戈理讽刺后写在 《 死魂灵 》 中) • 1863~ 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 战争与和平 》 ,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 • 1851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清醒过来。 第二年,他创作出了 《 童年 》 、 《 少年 》 、 《 青年 》 和《 一个地主的早晨 》 等优秀作品。 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 《 塞瓦斯托波尔纪事 》 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 1851年 4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 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 1854年 3月,他加入多瑙河部队。 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 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 • 1855年 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 《 童年 》 (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