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内容摘要:
了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希腊人维凯拉斯出任主席,顾拜旦任秘书长,还亲自设计了奥运会的会徽、会旗。 于1896年4月6日-15日在希腊的雅典举办了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共有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加了雅典大会。 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盛况 奥林匹克的会旗 奥林匹克的会旗为白色,中间印有五个相互套连的圆环,即我们所说的奥林匹克环。 五个环的颜色自左至右依次排列为蓝、黄、黑、绿、红。 会旗的图案是根据顾拜旦的构思设计的 .圆环的五种颜色被解释为象征五大洲:欧洲 ——天蓝色,亚洲 ——黄色,非洲 ——黑色,澳洲 ——草绿色,美洲 ——红色。 后来,正式的解释是它们代表着参加国际奥委会所有国家国旗的颜色。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经历过百余年的风风雨雨,已经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隆重的体育盛会,也形成了自己独特而系统的组织和举办的规矩。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是一个具有法律地位和永久继承权的法人团体,不以营利为目的。 总部现设于瑞士洛桑。 奥运会 主要宗旨 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以提高人类尊严;以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青年聚在一起,相互交流,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从而有助于建立一个美好和平的世界。 奥林匹克格言 是更快、更高、更强。 相同 不同 古今奥运会的精神和内涵是一致的,体现了和平、友谊、公平竞争的竞赛原则。 •规模上,古代奥运会是全希腊的盛会,而今天它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盛会; •比赛项目上,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更多、更完备; •比赛时间上,古代奥运会比赛时间为 5天,现代奥运会为 2周; •获奖结果上,古代奥运会获胜者只有一个,没有冠亚季军之分,获奖者被授予橄榄枝,现代奥运会授予奖牌。 永恒的奥运精神 • 奥林匹克精神就是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 奥林匹克精神 参与原则 ———基础 竞争原则 ———基本形式 公正原则 ———行为规范 友谊原则 ———目的 奋斗原则 ———灵魂 重难点突破 据雅典奥运组委会统计,有来自 201个国家和地区的 11099位选手参加本届奥运会 28个大项 37个分项 301个小项的比赛,参与程度创下历史之最,此前的纪录由悉尼奥运会保持,参赛国家和地区为199个。 参与原则 竞争原则 1988汉城奥运会丑闻 约翰逊事件 奥运会有史以来最大的丑闻 加拿大短跑名将本 .约翰逊在 100米赛中以 979的成绩震惊田坛,获得 100米项目金牌并打破了该项目的世界纪录。 但是三天之后,本 .约翰逊被查出服用兴奋剂,终被取消纪录,追回金牌,取消了成绩并被禁赛两年,卡尔 刘易斯成为该项目的冠军得主。 这个事情成为本届奥运会最为轰动的丑闻 “约翰逊事件”。 公正原则 俄运动员药检阳性其奖牌被剥夺 国际奥委会官员16日证实,俄罗斯冬季两项运动员奥 派列娃因为兴奋剂检测结果呈阳性已被暂时禁赛。 这是都灵冬奥会自10日开幕至今爆出的首例兴奋剂。高二历史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
相关推荐
自己高兴”的可贵。 当然,二、三部分如果合并成一个部分也未尝不可,一反一正呈现出“并列”的结构形式。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全文结构 ) 六、对本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一步朗读全文,并作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重点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 作者采用了“分 总”的结构,运用了举例论证法、正反对比论证法、道理论证法,突出了文章的主旨:为自己高兴
念 答案: A 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 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 ”这个人是 ( ) A. 马丁 路德 B. 克伦威尔 C. 亨利八世 D. 加尔文 解析:本题考查马丁 路德的主要观点。 “信仰耶稣即可得救”是马丁 路德的主要观点。 本题材料的中心意思与此相同。 答案: A 点评
答案 :B 例 2命题视角 :通过材料来考查对文艺复兴的理解 。 (海南 )文艺复兴时期 ,有的人文主义者提出 :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 。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 ( ) 答案 :C 解析 :“ 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一句中 ,“ 精通古典”是途径 、是方法 、是手段 ,成为“最优秀者”是目的 。具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是“优秀者”的标准 。可见
延伸 • (一)、巧设导入,创设情境 诺亚方舟的故事 《 新约全书 》 里记载说:从前有一个叫诺亚的人,一天他听到了神的声音。 神说,由于人们的罪恶,将有洪水到来灭绝人世。 神叫他造一只大船,说这样,就可以死里逃生。 他在神的授意下,造了一只长方形的大船,叫方舟。 当洪水到来的时候,他一家人上了方舟。 船上还有狮子、老虎、兔子、鸽子等动物。 过了许多日子,洪水还没有完全退去。 诺亚打开笼子
“ 评传 ” ,只评价、分析人物思想脉络与贡献却不介绍人物生平的,也不能算 “ 评传 ”。 • 回忆录可算作传记的一种形式,但它又不全是传记。 它有的记述某一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有的回忆一个家庭的兴衰,有的叙说某人的片段故事,这些都不能说是传记。 唯有较为全面系统地叙述本人或他人生平事迹的,才能算作传记。 • 传记有史学性的,也有文学性的。 一般说来,前者强调事事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