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轮简明连贯复习内容摘要:

语句; “ 首先 ”“ 其次 ”“ 再次 ” ,表示主次轻重的顺序,不可倒置; “ 先前 ”与 “ 后来 ” , “ 过去 ”“ 现在 ” 与 “ 将来 ” ,表示时间先后; “ 总之 ”“ 综上所述 ”“ 由此看来 ” ,表示要得出结论;“ 诸如此类 ” ,表示综合; “ 所谓 ” ,表示有所解释; “ 例如 ” ,表示举例;等等。 • ③ 关键词语的重复出现,相同句式的重复出现。 • ④ 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 (内容上、形式上 ),也往往体现出语言顺序的一致性,肯定、否定的一致性。 • ⑤ 陈述对象前后一致,议论角度一致。 • 3.语言表达得体 • 对 “ 语言表达得体 ” 的考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生活化与时代化的色彩,如拟写祝福语、设计广告词等。 这就要求考生: • (1)多注意生活中的对话,多看一些书信、广告,体会它们用语得体的妙处。 • (2)对有些谦敬辞要加强记忆,再与同学多练习几次,就可掌握表达时如何运用敬辞谦辞,做到得体。 • (3)对一些外交声明、外交辞令可多加揣摩,仔细体味说该话时的场合、背景、双方的身份等。 • 二、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 1. 语言表达准确 • “ 准确 ” 指在正确解读题目及相关材料的基础上,把握住关键信息、内容要点、中心思想,按照题目的要求,使词语运用、句式选择、语气选择等方面完全符合表达目的。 准确,在语言运用试题的各种题型中均有考查。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符合特定的情境。 • (2)符合事理及对象。 即符合特定的人物身份和地位,正确运用谦敬称呼。 • (3)正确使用口语、书面语。 书面语庄重典雅,口语则通俗易懂。 它们并无优劣之分,只是使用的场合不同而已。 • 此外,还要注意用词的规范、语序的顺畅、句子的完整等语法规范。 • 2.语言表达鲜明 • “ 鲜明 ” 是指色彩分明,观点明确。 表达的观点要明确而不含糊;表达的色彩 (感情色彩、事物的形象色彩 )要分明。 简而言之,鲜明就是要明确合理地表情达意。 本考点一般出现在修改病句,拟广告词,写邀请信等题型中。 • (1)精确选用词语 • 在运用词语方面,注意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的选用,不要使用 “ 可能 ”“ 大概 ”“ 也许 ”“ 左右 ” 等词来表明态度与观点。 • 感情色彩词语的选用。 感情色彩鲜明的褒贬义词可以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那些感情色彩不鲜明的中性词,只要结合好语境,同样也可以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 表达时,如果能做到色彩鲜明,则可以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特征。 • (2)恰当选用句式 • 在语言表达中,注意句式的变换,一定的句式表达一定的感情,句式变了,句意也会产生变化。 如用肯定的语气来表明观点,可以选用双重否定句来加强语气,使自己的观点更加鲜明强烈。 注意整句与散句的使用,整句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适合表达丰富的感情,能给人深刻而鲜明的印象。 另外,如能恰当地运用反问、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也能增强语言的鲜明感。 • 3.语言表达生动 • “ 生动 ” 就是表达能充分调动人们的形象思维,使表达具体形象可感。 对于 “ 生动 ”的考查在语言表达简明得体、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压缩与扩展语句和修改病句等题目中均有体现。 • (1)恰当选用词语。 ① 使用表现力强的词语,使用的词语具有生动传神的表现力。 ② 使用色彩浓重的词语。 这里主要指词语的感情色彩和词语的语体色彩。 • (2)恰当选用句式。 在语言表达中,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就会有不同的表达效果。 在选择句式时,应注意特殊句式与常用句式、长句与短句、陈述句与疑问句的穿插交错,注意语句的整散变化等。 • (3)恰当使用修辞方法 • 恰当地使用修辞方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准确、鲜明,并增强语势。 如比喻可使表达更形象生动;比拟是把物人化或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使描绘对象生动形象,表意丰富;排比可加强语势,充实内容,加重感情;反问可强调语气;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以加强语气,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增强表达效果;对偶是为了增强语句的音乐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等。 • 1. (2020年深圳第一次调研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问题,自 1985年以来,已成为中国当代的一个热门话题。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 ________。 所有这些派别, ________。 • ① 虽有人自称 “ 国粹派 ” ,只不过是针对全盘否定派的愤激之辞,实际是革新派中的坚定分子 • ② 各派学者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 ③ 基本上分否定派和革新派两种 • ④ 革新派也有两种,一是批判继承派,一是继承批判派 • ⑤ 否定派中有全盘否定派和基本否定派之分 • ⑥ 其中许多人的思路是经验性的,即用列举传统文化中的优缺点的方法来论证他们的主张 • A. ③⑤⑥④①② B. ③②①④⑤⑥ • C. ②③⑤④⑥① D. ②③①⑤④⑥ • 【 解析 】 从 “ 有 „„ 也有 „„” 的句式,可知 ⑤④ 应紧密相连,从而排除 A项和 B项。 从逻辑关系来看, ① 不宜放在最后,排除 C项。 • 【 答案 】 D • 2. (2020年佛山第一次质检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① 由北向南过龙石舫,再经晨旭亭、九龙桥、晚霞亭,便到了 “ 贵妃池 ” 建筑群。 • ② 湖面平如明镜,亭台倒影,垂柳拂岸。 • ③ 下午,我们来到华清池,只见大门上方有郭沫若书写的 “ 华清池 ” 匾额。 • ④ 往后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穿过龙墙便是九龙湖。 • ⑤ 进了大门就看见两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两座宫殿式建筑的浴池分列左右。 • ⑥ 湖东岸是宜春殿,西岸是九曲回廊,北岸是以飞霜殿为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