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人机课程设计内容摘要:

的文字、图形符号和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 白色既可以用于红、蓝、绿的背景色,也可以用作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图形符号。 凡涂有安全色的部位,最少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应经常保持整洁、明亮,如有变色、褪色等不符合安全色范 围和逆反射系数低于 70%的要求时,需要及时重凃或更换,以保证安全色的正确、醒目,以达到安全的目的。 标志设计的原则 安全 标志设计不仅是实用物的设计,也是一种图形艺术的设计。 它与其它图形艺术表现手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己的艺术规律 以及安全人机科学规律。 它的设计 必须体现前述的特点,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功能。 由于对其简练、概括、完美的要求十分苛刻,即要完美到几乎找不至更好的替代方案,其难度比之其它任何图形艺术设计都要大得多。 其基本原则如下: ① 设计应在详尽明了设计对象的使用目的、适用范畴及有关法规 等有关情况和深刻领会其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② 设计须充分考虑其实现的可行性,针对其应用形式、材料和制作条件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段。 同时还要顾及应用于其它视觉传播方式(如印刷、广告、映像等)或放大、缩小时的视觉效果。 ③ 设计要符合作用对象的直观接受能力、审美意识、社会心理和禁忌。 ④ 构思须慎重推敲,力求深刻、巧妙、新颖、独特,表意准确,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⑤ 构图要凝练、美观、适形(适应其应用物的形态)。 ⑥ 图形、符号既要简练、概括,又要讲究艺术性。 ⑦ 色彩要单 纯、强烈、醒目。 ⑧ 遵循标志设计的艺术规律,创造性地探求恰当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锤炼出精当的艺术语言,使所设计的标志具有高度的整体美感、获得最佳视觉效果。 标志艺术除具有一般的设计艺术规律(如装饰美、秩序美等)之外,还有其独特的艺术规律。 2. 3 安全标志设计的参数 文字的尺寸 视觉传达设计中文字的合理尺寸涉及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观看距离(视距)的远近、光照度的高低、字符的清晰度、可辨性、要求识别的速度快慢等。 其中清晰度、可辨性又与字体、笔画粗细、文字与背景的色彩搭配对比等有关。 上述这些因素不同,文字的合理尺寸可以相差很大。 所以各种特定、具体条件下的合理字符尺寸,常需要通过实际测试才能确定。 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一般条件下,即 :① 中等光照强度; ② 字符基本清晰可辨;③ 稍作定睛凝视即可看清。 而安全标志主要是以文字和图像为主,因此合理地设计安全标志中文字的尺寸显得相当重要。 字体 1) 字体的选择 对于不同的视觉对象,字体的选择有不同的要求,包括美感、动感、视觉冲击力、传统文 化内涵、独特性、象征性、隐喻暗示等等。 但是在人机学中,主要关注字体的可辨性、识别性。 在车站码头观看车次轮班、在道路上观看路牌站牌等等,能快递、准确地获取信息是第一位的需要。 所以字体的可辨性、识别性是现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基本要求。 下面分别就汉字、拉丁字母、数码的字体举例说明。 汉字字体:汉字的识别性以仿宋体、黑体(等线体)为最佳,普通宋体也很好。 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大写的拉丁文字母中直线笔画多,而小写拉丁文字母中圆弧笔画多,因此大写字母的识别性优于小写。 直体(正体)字母、直体数字的识别性优于斜体。 2)避免字形的混淆 汉字和外文字母中,都有一些容易互相混淆的字形,例如汉字中的“千、干、于”,“土、士”,“人、入”,“未、末”,汉字“土”和加减号“177。 ”等等。 视觉传达设计中避免字形混淆的基本方法,是把相互间不太明显的差异,加以适当扩大、强调,使差异明显起来。 字形的比例与排列 1)字符的高度比例 汉字:汉字以“方块字”为别称,书报印刷普遍采用正方形的宋体字,但视觉传达设计中,常根据版面版式、文 字的横排竖排等因素来确定文字的高宽比。 一般横排文字的竖高可大于横宽,而竖排文字的横宽宜大于竖高。 按人机学的文字识别性要求,汉字高宽比的适宜范围见表 22。 表 22 汉字的高宽比范围(以识别性要求为前提) 排 向 一般的高度宽度比范围 每行字数较多时的高宽比 横排 ( : ) ~( : ) 可加大到 : 竖排 ( : ) ~( : ) 大减小到 : 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和阿拉伯 数字一般只能横排,字形均为竖高大于横宽,但少数字母和数字的高宽比与大多数是不同的,分为以下几种: ( 1)大多数拉丁字母和数字的高宽比:( : ) ~(: )。 ( 2)字母 M、 m、 W、 w 的高宽比:( : ) ~( : )。 ( 3)字母 I、 l、数字 1 的高宽比:可达到 :。 2)字符的笔画粗细 影响字符笔画粗细的因素: ①笔画少字形简单的字,笔画应该粗;笔画多字形复杂的字,笔画应该细。 ②光照弱的环境下字的笔画需要粗,光照强的环境下字的笔画可以细。 ③视距大而字符相对较小时 的笔画需要粗,反之笔画可以细。 ④浅色背景下深色的字笔画需要粗,神色背景下浅色的字笔画可以细。 较极端的情况是:白底黑字需要更粗一些,黑底白字可以更细一些。 更极端的情况是:暗背景下发光发亮的字尤其应该细。 明度对比悬殊的视觉对象,尤其是暗背景上有发光发亮的对象,会对视觉引 起一种“光渗效应”。 这是由于视网膜上明暗交界线附近的视觉细胞被连带激活,造成明亮的界限略有扩张,于是使明亮的对象看起来显得增大一些。 上面所说深背景下的浅色字、黑底白字可以细一些,发光发亮的字的笔画应该更细,就是因为有这种光渗效应的作用。 字符笔画宽度对字高比例的参考值: 由于有上述四个影响笔画粗细的因素,所以“字符笔画宽度对字高的比例” (以下简称“笔画宽度比”)的变动范围是相当大的。 ①汉字 笔画很少的字,若为白底黑字、且光照很弱、视距大而字相对小,则笔画宽度比可大到 1:5。 笔画多的字,若为黑底白字、且光照甚强,则笔画宽度比需要小到( 1: 12) ~( 1: 14)。 若这些笔画多而复杂的字是发光发亮的(液晶屏幕或发光二极管),背景又暗、对比强烈,则笔画宽度比甚至应该小到( 1:15) ~( 1: 18)。 ②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 拉丁字母和阿拉伯 数字笔画宽度比的变动范围为:( 1:5) ~( 1:12)。 设计时根据前述四个影响因素的具体情况,在此范围内选取。 3)字符的排布 视觉传达中字符排布的一般人机学原则如下: ( 1)从左到右的横向排列优先;必要时才采用从上到下的竖向排列;尽量避免斜向排列。 ( 2)行距:一般取字高的 50%~100%。 字距(包括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间的间距):不小于一个笔画的宽度。 拼音文字的间距:不小于字符高度的 50%。 ( 3)若文字的排布区域为竖长条形,且水平方向较窄,容纳不下一个独立的表意单元(可能是一个词汇、或词汇 连缀等),则汉字可以从上而下竖排,但拼音文字应采用将水平横排逆时针旋转 90176。 的排布形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