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设计说明书内容摘要:
特别适用于电池供电的场合。 本实验采用 LM386 的封装形式 8 引线双列直插式。 软 件设计 音乐符设计 首先建立音乐,把音乐的音符找出。 建立各个音符的定时常数 T 值表,编写程序时我们把 T 值表按顺序建立在“ TABLE”栏。 每个发音符使用一个字节,字节的位(简谱码)代表音符的节拍。 如果 1 拍为 秒, 4 分之一秒就是 秒。 只要设定延时时间就求得节拍的时间。 假设 4 分之一为 1DELAY,则一拍应为4DELAY,依次类推。 所以只要求出 4 分之一的 DELAY 时间。 其余的节拍就是它的倍数。 4 分之一拍的延时在此我们设为 125ms,节拍码如表: 表 1 音符对应的简谱码、频率、定时 常数 音符 简谱码 频率( Hz) 定时常数( T) 低SO 1 392 64260 低LA 2 440 64400 电子音乐门铃的设计 9 低TI 3 494 64524 中DO 4 523 64580 中RE 5 587 64684 中MI 6 659 64777 中FA 7 698 64820 中SO 8 784 64898 中LA 9 880 64968 中TI A 988 65030 高DO B 1046 65058 高RE C 1175 65110 高MI D 1318 65157 高FA E 1397 65178 高SO F 1568 65217 不发音 0 表2 节拍码及节拍数 节拍码 节拍数 1 1/4拍 2 2/4拍 3 3/4拍 4 1拍 5 1又1/4拍 6 1又1/2拍 8 2拍 A 2又1/2拍 C 3拍 F 3又3/4拍 程序设计: 本系统采用 MCS51 汇编语言编程。 软件程序由主程序、定时器 TO 中断服务程序和延时子程序组成。 系统初始化后,系统扫描按键 ( 口的电平 )判断是否有键按下,有键按下 时,根据按下键的次数,向音频字符码指针赋以不同歌曲的地址,通过定时器 TO 中断子程序使 口输出相应频率的音频脉冲,以达到发声目的。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 3 所示。 程序流程图如下图 3 所示: 电子音乐门铃的设计 10 ( 1) N Y 图 3 程序流程图 仿真界面图 仿真界面图如下图 4: 主程序开始 初始化变量 初始化定时器 等待按键, 是否有按键 演奏乐曲 电子音乐门铃的设计 11 图 4 仿真界面 编程如下: MAIN: ORG 00H ; 主程序的起始地址 JMP START ; 跳至主程序 ORG 0BH ; TIMER0中断起始地址 LJMP TIM0 ; 跳至 TIMER0中断子程序 START: MOV TMOD, 00000001B ; 设 TIMER0在 MODE1 MOV IE, 10000010B ; 中断使能 JB , $ ; 第一次按 T0。 CALL DELAY1 ; 消除抖动 JNB , $ ; T0放开。 MOV 31H, 00 ; 按 T0计数指针初始值为 00H START0: MOV 30H, LOW SONG ; 取简谱码指针(第 1首) NEXT: MOV A, 30H MOV DPTR, TABLE MOVC A, @A+DPTR ; 至相关页取码 MOV R2, A ; 低 4位为音符的节拍 JZ END0 ; 检查简谱码是否已结束(有无 00。 ) ANL A, 0FH ; 取节拍(低 4位 ) MOV R5, A ; 存入 R5节拍的时间 MOV A, R2 SWAP A ANL A, 0FH ; 取音频值 (高 4位 ) 电子音乐门铃的设计 12 JNZ SING ; 是否为 0,是 0则不发音 CLR TR0 JMP D1 SING: DEC A ; 因 0不列入 MOV 22H, A ; 存入( 22H ) RL A ; 乘 2 MOV DPTR, TABLE MOVC A, @A+DPTR ; 至 TABLE取码,取 T的值 MOV TH0, A ; 取到的高位字节才存入 TH0 MOV 21H, A ; 取到的高位字节存入( 21H) MOV A, 22H ; 在载入取到的音符码 RL A ; 乘 2 INC A ; 加 1 MOVC A, @A+DPTR ; 至 TABLE取相对的低位字节计数值 MOV TL0, A ; 取到的低位字节存入 TL0。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音乐门铃设计说明书
相关推荐
择。 为满足 10pF ~ 的测量范围 , 可通过设置不同按键来实现。 不同按键与对应的量 程范围如表 所示。 系统分为三个量程 , 可测量 1pF ~ 12020uF 的电容。 表 按键与量程范围的关系 按键是否按下 量程范围 无按键按下 F 按下Btn3 F600μ F 按下 Btn3 再按下 S3 200 μF12020μ F 原理图设计及设计结果 原理图设计 图 13 原理图设计
10 西华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5 特殊器件的介绍 AT89S52芯片功能特性描述 AT89S52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 CMOS工艺的 8位单片机。 它带有 8KB 的可在线编程的 Flash 存储器,该单片机采用了 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与工业上标准型 80C51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及引脚完全兼容;片内的 Flash 存储器可在线重新编程
内部 RAM 2 个外部中断源 低功耗空闲和省电模式 中断唤醒省电模式 3 级加密位 看门狗( WDT)电路 软件设置空闲和省电功能 灵活的 ISP 字节和分 页编程 双数据寄存器指针 5 引脚功能说明 : VCC:电源电压。 GND:地。 P0 口: P0 口是一组 8 位漏极开路型双向 I/O 口,也即地址 /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驱动 8 个 TTL 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电子秤以单片机为主要部件,利用全桥测量原理, 构成一件简单电子称, 其中测量电路中最主要的元器 件就是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本设计采用全桥测量电路,使系统产生的误差更小,输出的数据更精确。 而二运放大电路的作用就是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模拟信号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以满足 A/D 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 ICL7135A/D转换的作用是把模拟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为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在FLASH编程和校验时,P1口作为第八位地址接收。 P2口:P2口为一个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2口缓冲器可接收,输出4个TTL门电流,当P2口被写“1”时,其管脚被内部上拉电阻拉高,且作为输入。 并因此作为输入时,P2口的管脚被外部拉低,将输出电流。 这是由于内部上拉的缘故。
件记录、监控功能,如:失压、失流、过压、过流、编程、开盖、电压合格率等;这些是感应式电能表所缺少的。 便于安装使用 感应式电能表的安装有严格的要求;而电子式电能表采用静止式的计量方式,因此不存在上述问题,加上体积小、重量轻,便于使用。 表 11 列出了两种电能表的性能比较。 表 11 感应式电能表与电子式电能表的性能比较 类别 感应式电 能表 电子式电能表 准确度(级别) ~ ~ 频率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