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设计与实现内容摘要:

充放电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的设计 图 3 所示是该充电器的充放电控制电路。 图中,将 PWMCTL 连接到 bq2054 的 MOD 输出脚,便可用 MOD 输出的脉冲信号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和关闭,从而改变充电电流的大小。 24 V电源是充电电路的外部输入电源,可用来提供充电电流。 GB+连接到充电电路的电池正极,其电压就是充电电池的电压,当电池电压没有达到设定电压时,充电电路将以恒流方式对其进行充电。 当电池电压达到设定充电电压后,充电电压保持恒定不变,而充电电流逐渐减少,进入相应的恒压充电阶段。 图 4 所示是该充电器的主控电路。 图 4 中的 CCS, DCS, VSBAT 分别是用于采集电池充电电流,放电电流,充电电压的端口,它们经过滤波放大后和 AT89C51 的 AD 转换脚相连接,并经过转换判断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后,可对电池的充放电作出相应的控制,这些判断和控制都是由软件来完成的。 主要是通过采集充电电路中的 LED1~ LED3 等三个输出口的电平高低,并根据它们的高低电平状态组合控制电池的充电状态。 XTALl、 XTAL2 是 AT89C51和智能电池之间虚拟的异步串行通讯总线的时钟线和数据线, AT89C51 的内部定时器 2可 提供模拟异步串行通讯总线的控制时钟。 ECHG 是充电控制使能端口,可在满足充电条件并设定充电方式后置其为高电平,以启动充电电路对电池的充电,反之,当出现过温、过电流、过电压、充电故障或充电满状态时,该端为低电平,以关断充电电路。 EDSG是放电使能控制端口,当检测到镍铬电池没有放电完毕时, AT89C51 就把 EDSG 置为高电平,启动放电电路对镍铬电池进行放电,直到放电完毕,则把其置为低电平,关闭放电电路并对镍铬电池进行充电。 SDA 和 SCL 是 AT89C51 的异步串行通讯总线的数据线和时钟线,它们和显示电路中 AT89C51 的 SDA 和 SCL 相连接,以使 AT89C5。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