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设计与实现内容摘要:
充放电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的设计 图 3 所示是该充电器的充放电控制电路。 图中,将 PWMCTL 连接到 bq2054 的 MOD 输出脚,便可用 MOD 输出的脉冲信号控制三极管的导通和关闭,从而改变充电电流的大小。 24 V电源是充电电路的外部输入电源,可用来提供充电电流。 GB+连接到充电电路的电池正极,其电压就是充电电池的电压,当电池电压没有达到设定电压时,充电电路将以恒流方式对其进行充电。 当电池电压达到设定充电电压后,充电电压保持恒定不变,而充电电流逐渐减少,进入相应的恒压充电阶段。 图 4 所示是该充电器的主控电路。 图 4 中的 CCS, DCS, VSBAT 分别是用于采集电池充电电流,放电电流,充电电压的端口,它们经过滤波放大后和 AT89C51 的 AD 转换脚相连接,并经过转换判断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后,可对电池的充放电作出相应的控制,这些判断和控制都是由软件来完成的。 主要是通过采集充电电路中的 LED1~ LED3 等三个输出口的电平高低,并根据它们的高低电平状态组合控制电池的充电状态。 XTALl、 XTAL2 是 AT89C51和智能电池之间虚拟的异步串行通讯总线的时钟线和数据线, AT89C51 的内部定时器 2可 提供模拟异步串行通讯总线的控制时钟。 ECHG 是充电控制使能端口,可在满足充电条件并设定充电方式后置其为高电平,以启动充电电路对电池的充电,反之,当出现过温、过电流、过电压、充电故障或充电满状态时,该端为低电平,以关断充电电路。 EDSG是放电使能控制端口,当检测到镍铬电池没有放电完毕时, AT89C51 就把 EDSG 置为高电平,启动放电电路对镍铬电池进行放电,直到放电完毕,则把其置为低电平,关闭放电电路并对镍铬电池进行充电。 SDA 和 SCL 是 AT89C51 的异步串行通讯总线的数据线和时钟线,它们和显示电路中 AT89C51 的 SDA 和 SCL 相连接,以使 AT89C5。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设计与实现
相关推荐
阻阻值很大,BISS0001检测到低电平,开启14脚;infare1检测到人体信号时,产生微弱的信号输出,经RR100RCCC7组成的信号放大滤波电路。 R1000、R100C1000和C1001组成的延时电路。 信号经处理后从2脚输出。 图24人体位置检测是靠一个红外发射管(二极管)向前方发射红外线,如果人坐在灯前面,那么发射的红外线就会反射回来,被红外接收头检测到后,就会向计算机传输一个指令
、 V3 导通,向地面以及前方实时发射红外信号,当遇到白色墙或路面时,红外信号经白色路面有较强发射,这时红外接收探头 V V V4 刚好接收到红外信号,使得这些探头导通,将低电平送给 、 、 让单片机进行判断处理。 路面检测模块分为小车寻黑线的检测和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的检测两部分。 寻迹模块 所谓 寻 迹,就是我们建立一条 画画有弯曲黑线 的 白纸 跑道, 该智
可编程串行 UART 通道 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功能特性概述: AT89S52 提供以下标准功能; 8k 字节 Flash 闪速存储器, 256 字节内部 RAM,盐城工学院单片机课程设计( 2020) 8 32个 I/O 口线。 3 个 16 位定时 /计数器, 1 个 6向量两级中断结构, 2 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振荡器及时钟电路。 同时, AT89S52 可降至 0Hz
) 所作综述思路 比较 清淅,结构 基本 合理,观点 基本 明确;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 1)本课题需要完成智能小车软硬件的设计,设计一种能够实时采集传感器信号、智 能分析外部环境以及路径信息、自动实现方向控制等功能的智能小车,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适合本科生的设计 ; ( 2)设计的工作量比较大,由于准备充分细致(包括设计材料)
行计数,如此循环直到计数器 2 计数到 0 时,停止温度寄存器值的累加,此时温度寄存器中的数值即为所测温度。 斜率累加器用于补偿和修正测温过程中的非线性其输出用于修正计数器 1 的预置值。 DS18B20 在正常使用时的测温分辨率 ℃ ,如果要更高的精度,则在对 DS18B20 测温原理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 取直接读取 DS18B20 内部暂存寄存器的方法,将 DS18B20
TO 位(地址 8EH)可打开或关闭该功能。 DISRTO 位缺省为 RESET 输出高电平打开状态。 ALE/PROG:当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 ALE(地址锁存允许 )输出脉冲用于锁存地址的低 8 位字节。 即使不访问外部存储器, ALE 仍以时钟振荡频 10 率的 1/6 输出固定的正脉冲信号,囚此它可对外输出时钟或用于定时目的。 要注意的是:每当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将跳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