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控制的电子秤设计内容摘要:

方案三:选用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AT89S52,它具有一个8KB的Flish程序存储器,比89C51多4K,1个512字节的RAM,4个8位的双向可位寻址I/O端口,3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及1个串行口和6个向量二级中断结构。 电路设计简单、价格便宜,运行速度比89C51快,功能也相当齐全。 另外,AT89S52在工业上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编程技术及外围功能电路的配合使用都很成熟。 综合考虑我们选用方案三。 、显示电路的选择方案一:采用七段LED数码管显示,七段LED数码管有两种显示方式,动态显示和静态显示。 动态显示的特点是将所有位数码管的段选线并联在一起,由位选线控制是哪一位数码管有效。 静态显示的特点是每个数码管的段选必须接一个8位数据线来保持显示的字形码。 的优点是占用CPU时间少,显示便于监测和控制。 但是硬件电路比较复杂,成本较高。 方案二:采用12864液晶显示,与同类型的图形点阵液晶显示模块相比,无论硬件电路结构或显示程序都要简单的多。 此液晶显示平稳、省电、美观,更容易实现题目要求,对后续的功能兼容性高,只需将软件作修改即可,可操作性强,也易于读数。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方案二,即采用12864液晶显示器。 、最终方案的确定经过上述的分析论证,系统各模块采用的最终方案如下:(1) 称重传感器的选择:采用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2) A/D转换器的选择:采用双积分型A/D转换器ICL7135;(3) 单片机最小系统的选择:采用AT89S52单片机;(4) 显示电路的选择:采用12864液晶显示。 硬件电路的设计、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电路的设计在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中通过桥式电路将电阻的变化转换为电压变化。 :敏感元件应变片测量电桥 载荷P 应变 电阻变化R 输出电压 当传感器不受载荷时,弹性敏感元件不产生应变,粘贴在其上的应变片不发生变形,阻值不变,电桥平衡,输出电压为零;当传感器受力时,即弹性敏感元件受载荷P时,应变片就会发生变形,阻值发生变化,电桥失去平衡,有输出电压。 : 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测量电路图 用应变片测量时,将其粘贴在弹性体上。 当弹性体受力变形时,应变片的敏感栅也随同变形,其电阻值发生相应变化,通过转换电路转换为电压或电流的变化。 由于内部线路采用惠更斯电桥,当弹性体承受载荷产生变形时,输出信号电压可由下式给出: 、运放电路的设计本次电子秤的设计中,需要一个放大电路,我们将采用三运放大电路,主要的元件就是三运放大器。 在许多需要用A/D转换和数字采集的单片机系统中,多数情况下,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都很微弱,必须通过一个模拟放大器对其进行一定倍数的放大,才能满足A/D转换器对输入信号电平的要求,在此情况下,就必须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放大器。 : 运放电路图、A/D转换电路的设计 本次电子称的设计中,A/D转换电路主要采用双积分型A/D转换芯片ICL7135,用来将放大后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送入单片机处理。 ICL7135外部还需要外接积分电阻、积分电容,但A/D转换器精度与外接的积分电阻、积分电容的精度无关,故可以降低对元件质量的要求。 不过积分电容和积分电容的介质损耗会影响到A/D转换器的精度,所以应采用介质损耗较小的聚丙乙烯电容。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