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电梯控制装置内容摘要:
17 附录 18 基于 PLC 的电梯控制装置 1 1. 绪论 电梯的 最新 发展趋势 自进入 90 年代以来,中国整体经济持续发展,电梯市场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从 1990 年整体市场的 1 万余台发展到 1995 年的 3 万余台,增加了近 2 倍。 电梯市场良好的趋势衍生出了许多电梯厂商,中国电梯协会的会员单位发展到目前的 450 余家。 而近 3 年来由于受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使得电梯市场趋于平和,并有下降之走势。 这使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的电梯市场变得愈加白热化。 未来中国电梯市场将有以下主要特点。 (1) 未来几年内,中国整体电梯市场需求平稳或有所下降。 据估计,未来 5 年内中国 GDP 将保持在 7%的左右,整体国民经济保持在缓步增长的水平。 个人消费率将在 3%- 5%之间。 由于经济增长的下降和消费水平的降低,目前楼宇空置现象比较严重。 据专家估计,当前中国楼房空置率已达到危险状态。 这样国家可能在降低楼房空置的前提下,谨慎地开发土地。 (2) 普通住宅市场将继续大力发展,从而带动住宅电梯需求。 由于国家取消福利分房政策,政府进一步推行商品房政策,将房屋推向市场,想方设法刺激商品房的消费。 未来几年,住 房消费对象大部分为中青年消费者,所以普通百姓消费得起的普通住宅将成为住宅消费的热点,随之而来的是市场对住宅电梯的大量需求。 (3) 写字楼、豪华住宅楼和豪华酒店市场将减少,对电梯市场的直接影响是高档次的进口电梯需求的减少。 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写字楼和酒店的空置率。 高比例的空置率加上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使投资者将资金投资到其它诸如商品住宅等投资热点,写字楼、酒店等需要高档进口电梯的项目大大减少。 基于 PLC 的电梯控制装置 2 (4) 价格竞争将更加激烈。 经济的影响使市场对电梯需求下降。 目前,中国市场有包括奥的斯、三菱、迅达、日立、 东芝、通力、蒂森等国际大厂商,江南、巨人、西安电梯厂等国内大的电梯厂商,以及众多的国内外中小的电梯厂商。 电梯市场从 80 年代的卖方市场,转变到 90年代的买方市场。 价格竞争愈演愈烈。 各个电梯厂商都在不断推出自己的新产品,力求从技术优势和价格优势吸引客户。 (5) 市场对产品技术含量要求增加。 中国电梯购买者对电梯厂商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他们在要求价格不断优惠的同时,也在审视电梯厂商在技术领域的优势。 为跟上市场,引导市场,各电梯厂商纷纷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吸引购买者的注意力。 调压产品不再吸引客户,取而代之的是变频产品。 未来几年,将是产品和技术的竞争。 奥的斯推出了线性电梯,通力、三菱先后推出了无机房电梯,迅达推出了先进的控制系统。 曳引系统将由有齿轮曳引向无齿轮曳引过渡。 扶梯方面,客户也越来越喜欢变频控制和斜齿轮的曳引机。 总之,技术含量高、物超所值的产品将越来越被中国的电梯消费者所青睐。 电梯的分类及组成 电梯的分类 按用途可分为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客货两用电梯、观光电梯,及其他专用 (如矿井、冷库、建筑工程 )电梯。 按拖动方式可分为曳引式、液压式和齿轮齿条式。 曳引式是最常见的电梯驱动方式。 电梯的组成 以一般乘客曳引式电梯为例,电梯由曳引系统、悬挂补偿系统、电气系统和安全装置组成,轿厢和对重在建筑物的井道内运行,曳引机和电气系统放置在机房里 (见电梯示意图 )。 基于 PLC 的电梯控制装置 3 曳引系统包括曳引电动机、曳引绳轮、减速器、制动器、曳引机底座、盘车手轮等。 曳引绳轮安装在承载梁上。 电梯曳引机是电梯运行的驱动机构,借助承载梁通过曳引绳轮,承担了所有往复升降运动构件的全部载荷 (动载、静载 ),承重梁多采用工字钢结构。 悬挂补偿系统由曳引绳、轿厢和对重的全部结构件、补偿绳、张紧轮等组成。 轿厢和对重是电梯垂 直运行的主体部件,轿厢是载客和运货的箱体容器。 导引系统包括导轨和导靴,引导轿厢和对重作垂直升降运动。 电气系统是电梯的控制系统,包括各种接触器、继电器、控制器和显示器等。 安全装置有限速器、安全钳、缓冲器、各种门安全装置等。 电梯的工作原理及主参数 电梯工作原理 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固定在轿厢上的导靴可以沿着安装在建筑物井 道墙体上的固定导轨往复升降运动,防止轿厢在运行中偏斜或摆动。 常闭块式制动器在电动机工作时松闸,使电梯运转,在失电情况下制动,使轿厢停止升降,并在指定层站上维持其静止状态,供人员和货物出入。 轿厢是运载乘客或其他载荷的箱体部件,对重用来平衡轿厢载荷、减少电动机功率。 补偿装置用来补偿曳引绳运动中的张力和重量变化,使曳引电动机负载稳定,轿厢得以准确停靠。 电气系统实现对电梯运动的控制,同时完成选层、平层、测速、照明工作。 指示呼叫系统随时显示轿厢的运动方向和所在楼层位置。 安全装置保证电梯运行安全。 基于 PLC 的电梯控制装置 4 电梯主 参数 指额定载荷和额定速度。 额定载荷 Q(kg)是制造电梯所依据的载荷或卖方保证正常运行的载荷。 额定速度 v(m/s)是制造电梯所依据的并由卖方保证正常运动的轿厢速度。 可编程控制器的特点 可编程控制器之所以能高速发展,除了顺应工业自动化的客观需要外,还由于其具有许多适和工业控制的独特优点,它较好地解决了工业控制领域普遍关心的可靠、安全、灵活、方便、经济等问题,其只要特点如下: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编程简单,操作方便 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小,维 护方便 体积小,能耗低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领域 自从 60 年代末美国所先研制和使用可编程控制器之后,到 80年代初, PLC 的 应用已在工业控制领域中占主导地位。 进入 90 年代后,工业控制领域几乎完全被 PLC 占领。 国外专家预言, PLC 技术将在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 PLC、机器人和 CAD/CAM)中跃居首位。 目前,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国内外已广泛应用于钢铁、石油、化工、电力、建材、机械制造、汽车、轻纺、交通运输、环保等各行各业。 随着可编程控制器性价比的不断提高,其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目前可编程序基于 PLC 的电梯控制装置 5 控制器的 用途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开关量的逻辑控制 运动控制 过程控制 数据处理 通信联网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中的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可编程控制器发展的明显特征是产品集成度越来越高,工作速度越来越快,功能越来越强,使用越来越方便,工作越来越可靠,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向微型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向大型化、高速度、高性能方向发展 编程语言日趋标准 与其他工业控制产品更加融合 与现场总线相结合。基于plc的电梯控制装置
相关推荐
)手臂的动作要灵活。 (4)位置精度要高。 (5)通用性要强。 3 手臂的结构 手臂的伸缩和升降 运动一般采用直线油(气)缸驱动。 手臂作直线运动的结构,基本上是由驱动机构和导向装置所组成。 驱动机构一般用油缸、油马达加齿轮、齿条来实现直线运动。 往复直线油(气)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双作用单活塞杆油缸 :液压机械手中实现手臂的往复运动用得最多的是双作用单活塞杆油缸。 活塞在油压下作双向运动。
六、电力拖动系统 电力拖动系统由拽引电机,供电系统,速度反馈装置,调速装置等组成,它的 作用是对电梯进行速度控制。 拽引电机是电梯的动力源,根据电梯配置可采用交流电机或者直流电机。 供电系统是为电机提供电源的装置。 速度反馈系统是为调速系统提供电梯运行速度信号。 一般采用测速发电机或速度脉冲发生器与电机相连。 调速装置对拽引电机进行速度控制。 七、电气控制系统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由控制装置
的试验电压可取直流 10〜 100V,任意值。 b.热响应时间:在温度阶跃变化发生时,改变热阻等于变化步骤,热响应叫的所需要的时间和τ 图的 50%。 c.精度:177。 %或 ℃的最大值。 基于 PLC 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 9 d.温度系数:177。 %/℃。 e.分辨率: 1/4096。 f.测量范围: 200~ 850℃。 A/D 模块的选择 A / D 和 D/ A 插件是第一个出现在
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1)充分发挥 PLC 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 象的控制要求。 ( 2)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使控制系统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 ( 3)保证控制系统安全可靠。 ( 4)应考虑生产的发展和工艺的改进,在选择 PLC 的型号、 I/O 点数和存储器容量等内容时,应留有适量的余量,以利于系统的调整和扩充。 基于 PLC 的摇臂钻床控制系统设计 6 随着 PLC
用机床、结构简单的特点,又有万能机床能够重新调整,以适应新工件加工的特点。 组合机床的 通用部件有如下积累:动力部件 —— 动力头,动力箱和动力滑台。 支承部件 —— 侧底座、中间底座、支架、可调支架、立柱和立柱底座等。 输送部件 —— 分度回转工作台、环形分度回转工作台分度鼓轮和往复移动工作台等。 控制部件 —— 液压站、电气柜和操纵台等。 与万能机床和 专用机床相比,有如下特点: (
调速系统的研制和开发,使交流电梯的调速性能有了明显的改善。 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通过控制电动机定子供电电压与频率电梯运行速度的调压调频技术研制成功,出现了交流变压变频( VVVF)调速电梯,开拓了电梯拖动的新领域。 1993 年,日本生产了 交流变压变频调速电梯,结束了直流电梯独占高速领域的历史。 12 电梯发展的今天,在使用需求和新技术应用方面都进入到全面发展时期 ,随着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