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全自动洗衣机设计毕业论文内容摘要:
X005 115 SET S24 117 LD X001 118 SET S0 120 RST 251 122 STL S26 123 OUT C0 K2 126 RST T251 128 SET S27 130 STL S27 131 LDI C0 132 MPS 133 ANI C1 134 SET S20 136 MPP 137 AND C1 138 SET S28 140 LD C0 141 SET S28 143 STL S28 144 OUT T5 K100 147 RST C0 149 RST C1 151 LDI T7 152 OUT T6 K5 155 LD T6 156 OUT T7 K5 159 OUT Y006 160 LD T5 161 SET S0 163 RET 164 END 22 第 3章 总结致谢 至此,课程设计已全部完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深刻的懂得了道理。 纸上谈兵终究仅仅 停留在理论方面,它是脱离实际的。 这次的实战演习,让我发现了更多平时学习中的不足,也发现了各种问题,通过这些问题的讨论与解决,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的课程设计中通过 GX Developer 和 Viso2020 两个软件为载体,分别完成了 PLC 课程设计的仿真和硬件的设计,同时也加深了我对三菱 FX2N 系列 PLC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的理解。 通过 PLC 实验箱的模拟,锻炼了我动手操作的原理。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不仅对课本上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树立起了对待设计产品要精益求精的态度。 画电气原理图时,其中 用到的符号一定要找到标准格式,相互电气连线有交叉时,一定按照规范制图,不能理所当然。 在遇到 PLC端口不知该如何接线时,不仅要从书本上寻求例子,还要学会去三菱公司官网上查看 PLC 手册,因为所有的参考书籍只是对手册的讲解。 同时,这次 PLC 课程设计也加深了我和老师与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尤其是和我课题相同的 XX 同学的相互讨论让我受益匪浅。 最后还要感谢课程设计郭忠南、阚志忠、魏艳君和王德玉老师的细心指导。 在我最迷茫的时候,给我适时的指导,让我避免了不少的弯路,从而使这次课程设计圆满成功。 我深信,本次的课程设计将成为我 未来职业岗位一块坚实的基石。 23 参 考 文 献 [1] 《 PLC 电气控制技术》漆汉宏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张桂香 《电气 MR 控制与 PLC 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0 [3] 吕景泉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0 [4] 三菱 FX2N 系列《微型可编程控制器使用手册》 [5] 《 QBT 41362020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动洗衣机用电动 机技术要求》 24 25 附件 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 与相关文件 汇编 26 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系 二零一三年七月 27 目 录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 28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写作要求 ......................................... 35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装订规范与要求 ............................................. 49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要求 ......................................... 51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封皮样式 ......................................... 54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55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任务书 ........................................................ 57 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书 ........................................................ 59 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 2020 版 ................... 61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 ................................................ 68 28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 为了加强对我院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现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需遵循的格式规范做如下要求。 一、毕业论文的选题与设 计要求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选题必须是心理学领域或与心理学相关的交叉领域课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具有一定的学术性。 在研究设计与方法上必须采用实证研究范式,即相关设计或因果实验设计,具体收集数据方法可用实验法、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 二、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及写作要求 (一)封面 封面模板由学校统一制定,但封面的颜色由本学院规定。 作者应将封面上的相关内容(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指导教师等)用计算机填写完成(注意适当对齐)后再套印输出,填写时注意修改封面模板上的届数 及年月。 印刷输出前请向学院办公室询问封面颜色和年月时间。 (二)目录 目录需 通过 WORD 定义三级大纲形式自动生成目录。 目录内容包含:中文题目与摘要页、英文题目与摘要页、正文各部分、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或后记)、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目录的 二级标题与一级标题、三级标题与二级标题在格式上应自动向内缩进 2 个字符;页码右对齐。 字体采用宋体 5号字,数字采用 5 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编排。 中英文摘要页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居中采用罗马数字排序。 (三)题目、摘要、关键词 29 题目 : 说明该研究做了哪些方面的探讨以及研 究中的变量有哪些。 如果是相关研究,应指出是哪两个或几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如果是因果研究,要尽量讲清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 应让读者根据题目就能判断该研究属于哪种类型。 注意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界定清楚,题目不要过大或含糊不清。 此外, 在题目中应尽量明确界定所要研究的被试群体,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发展研究上。 应 注意使题目简洁明了:题目一般在 25 个字以内,言简意赅,尽量不使用副标题。 为了便于检索,应在题目中拼写出所有的术语的全称,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词。 英文题目表达可以不与中文题目完全一致,但要求与中文题目内容要对应。 摘 要 : 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方便论文检索, 限 500 字以内。 主要内容包括:目的 (说明研究问题与对象) 、方法 (说明研究方法) 、结果 (概括主要结果) 、结论 (简要结论)。 写作要求 高度概括,独立成文;一般在 500 字以内;不包含任何论文中没有的内容;摘要中应该写出术语的全部名称,不要用缩略词;摘要不能出现文献引用。 英文摘要 (Abstracts),主要内容包括:Objective。 Method。 Results。 Conclusions。 其表达可以不与中文摘要完全一致,但要求与中文摘要内容要对应。 关键词: 是论文的文献检索 标志,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 一般来说,每篇论文应选取 3~ 5 个词作为关键词,中英文一一对应。 避免选用一些外延较广的词作为关键词,应从《汉语主题词表》和专业主题词表中选用。 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要求中文关键词内容要对应。 以上 内容 写作时,中英文各 占一页 ,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四)引言 引言是 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提出本研究的问题。 指出本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即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原因。 说明本研究问题与所属领域的以往研究有什么样的关系,在本研究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研究 30 目的)。 注意 引言不要与摘要雷同。 (五)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 正文内容应该观点突出,言之有物,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方法得当,论证严谨,资料真实,行文流畅,用语规范。 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7000字。 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正文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 文献综述 内容包括: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往研究不足、问题提出、研究意义 等。 核心概念界定: 包括 内涵界定(抽象定义) 和 操作界定(操作性定义)。 国内外研究概况 : 是对 国 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以往研究不足 : 客观总结、评述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本研究的问题。 问题提出 : 指出研究目的 ,并逐条写出 具体的研究假设。 研究意义: 包括 理论意义 与 现实意义。 研究方法 内容包括:被试、研究工具、 实验设计、 研究程序、数据 管理与分析 等。 被试: 即研究对象。 用简练的语言清楚地介绍被试的自然情况、取样情况、匹配情况、中途丢失情况等。 研究工具: 简要说明研究所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及其型号信息、各种实验材料、测量工具( 问卷与 量表)的来源及其信效度信息、计算机软件的版本信 息。 实验设计: 如果是实验研究,还应该在研究工具与研究程序两部分之间加入实验设计。 简要说明实验设计模式、自变量的种类及其处理水平、因变量的种类及其测量指标 等。 31 研究程序: 说明研究过程的每一个步骤。 如果是实验研究则包括指导语、刺激的呈现、具体的实验范式及实验程序、以及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 如果是描述性或相关研究,则要说明访谈的程序、观察的过程、编码记分方法、问卷的编制过程、问卷的施测过程等。 数据 管理与分析: 说明对研究数据管理 与分析的软件,以及 研究计划要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把数 据的统计过程和统计结果以文字、表格或插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展示研究所得到的客观结果。 即 要求运用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结果做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分析统计数字背后的心理学规律。 结果分析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只需列出数据的统计结果,不要列出原始数据,即只列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的结果。 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按合理的逻辑顺序报告结果。 尽可能报告全部结果,不要只报告有利的结果,而不报告不利的结果,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 只对数据结果做客观报告,并进行简单分析,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不需要做原因的解释和评论。 字母符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名词、术语。 常用的统计学符号规定如 下:样本代表的总体数 为 N, 样本数为 n,平均数为 M,标准差为 SD, t 检验为 t, F 检验为 F,卡方检验为 χ2 ,相关系数为r,显著性为 p。 以上符号均为斜体。 表和图:凡是用文字已经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 如已用表或图,则文中不必重复其数据,只需摘其要点即可。 表和图不要重复表达同一内容。 表要求设计科学,简洁明了。 一律使用三线表,不用竖线。 一般应把自变量作为列,因变量作为行。 表格要有表头(即表的标题),置于表格之上,标 32 明表格序号, 表格内的统计符号用斜体,数字采用 5 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编排。 插图要有图题(即图的标题), 置于图形之下。 注意将图中的坐标名称、字符、数码标示清楚,并在图下方标出图号及名称。 图线名称用汉字。 同一个表格或插图不能分两页显示。 图需清晰可读。 讨论 首先, 讨论是 对结果所得原因的解释 ,需要 明确地说明所得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相一致还是推翻了研究假设。 如果一致则要对产生该结果的原因进行深入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论。 即将统计所得结果通过逻辑推论上升到理论高度,这需要研究者通过充分运用已经收集到的文献资料, 来分析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进而得出有关心理机制的科学结论。 如果不一致,也要分析原因,通常在假设依据充分的情况下,要考虑是否是由于研究方法问题,导致结果与假设的不一致。 其次,讨论部分应该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分析二者存在的共同特点和规律,用其他研究的结果支持自。基于plc全自动洗衣机设计毕业论文
相关推荐
的同轴套桶式结构,虽然它们各自牌号和型号都不同,但其结构都是由洗涤,脱水系统,进,排水系统,电动机和传动系统,电器控制系统以及支撑机构 5 大部分组成的。 支撑 3 机构主要有箱体,吊杆及控制台组成,它除了安装和连接洗衣机的各种零件外,还具有减振及防护,装饰的作用。 如图所示:全自动套筒洗衣机内部结构图。 图 全自动套筒洗衣机内部结构图 第二节 洗涤脱水系统 它主要有盛水桶,洗涤桶和波轮组成。
用于小容量,控制要求不高的供水场所。 可以看出,目前在国内外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的研究设计中,对于能适应不同的用水场合,结合现代控制技术、网络和通讯技术同时兼顾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水压闭环控制的研究还是不够的,因此,有 待于进一步淡淡的研究改善,使其能更好的应用于生活、生产实践中。 三、主要研究内容、设计思想及待解决的问题 本设计是以供水系统为设计对象,采用 PLC
220V 电压等级的接触器。 接触器电压等级 选择 很重要, 应根据其所控制负载任务 等 情况 ,选择接触器的电流 压 等级。 按键,是一种电闸 (或称开关),用来控制机械或程式的某些功能。 若按钮是红色的,则 是用来 停止 某一功能, 若按钮是 绿色 的 ,则可开始某一项功能。 按钮的形状通常是圆形或方形。 按键这个最基本人机接口工具, 电子产品大都有用到。 现代工艺中 按键 的 外观
西红灯亮10s,同时南北绿灯平光亮 5s,再闪烁亮 3s,然后南北黄灯亮 2s,依次循环下去,在此过程中,数码管跟随红灯亮的 10s 开始显示时间的减少,一直的循环。 白天时,按下开关 S3,提前进入夜间模式,当此时按 S2 时,交通灯控制系统可以关断,但夜间模式时按 S4 键进入不了强制通行状态,因夜间一般不会出现强制通行的任务。 白天模式时、按下 S4,交通灯进入强制通行状态
,快速性,操作的便捷性以及强劲的通信能力的前提下,选择成本更低的。 因此选择西门子 S7200可编程控制器来作为主要 的控制装置。 S7200系列的 PLC 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丰富的指令集,易于掌握,便捷的操作,丰富的内置集成功能,实时特性,强劲的通信能力,丰富 9 的扩展模块,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的检测监测及自动化控制的需要。 S7200系列的 PLC 是整体式结构,根据其规模的的大小
,用 p 来表示加加速度,则当加加速度 p 较大时,人的大脑感到晕眩、痛苦,其影响比加速度 a 的影响还严重。 我们也称加加速度为生理系数,在电梯行业一般限制生理系数 p 不超过。 电梯的速度曲线 当轿厢静止或匀速升降时,轿厢的加速度、加加速度都是零,乘客不会感到不适;而在轿厢由静止启动到以额定速度匀速运动的加速过程中,或由匀速运动状态制动到静止状态的减速过程 中,既要考虑快速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