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内容摘要:

得以任何理由减少或免除施工作业现场的职业病防护设施。 生产、施工作业现场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设计和配置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 对于国家有关部门有明确规定和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装置及其材料,必须采购具有生产资质的正规厂家生产的,在购置时应索取“三证”: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检验合格证(国家有关部门抽检),不得购置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另外,还应当索取使用说明书、防护性能、适应对 象、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文件资料。 采购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备、装置及其材料,入库或使用前应进行验收检查,不得使用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xxx 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18 生产、施工作业现场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在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运行以查验其运行有效性,满足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 生产车间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教会他们正确操作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 作业人员应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施。 未经申报批准,不准擅自撤除、停用生产、施工作业现场在用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违者将给予处罚。 生产、施工作业现场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完好、正常使用。 各生产部门应建立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台账,做好使用、检查、维修记录。 设备管理人员应进行定期检查,检查时应注意对职业病防护设施完好情况、有效性进行查验,发现异常应立即组织检修,确保职业危害防护设施正常运行。 工作现场管理人员应加强现场巡查,纠正违规行为,指导作业人员正确使用、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公室应对在用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使用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 查,督促使用部门及时整改检查隐患并做好记录。 xxx 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19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法规和制度,保障生产人员的作业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公司劳动保护用品发管理,更换好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各处室、分厂。 3 职责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公室对公司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发放、采购等进行监督和管理。 物资供应处负责采购合格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负责防护用品的保管和发放。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员工防护用品的使 用进行监督管理。 4 工作要求 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标准按各岗位的防护需求制定,制定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时必须经过安全管理人员、工会和职工代表组成的劳动防护用品评估小组的评估。 防护需求评估从以下方面的保护进行评估: 头、眼睛、脸、手、脚的保护; 听力和视力的保护; 呼吸的保护; 热、冻的保护; 触电的保护; 其它的保护。 所有进入作业区域的员工、承包商、参观者都必须佩戴好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各单位负责劳动防护用品发 放、使用和保养的培训,并根据各岗位的实际情况对发放标准每年进行一次调整。 所有劳动防护用品由供应处统一购买和发放,并做好发放记录,领用记录。 生产处负责劳保用品的采购、发放、使用的监督。 xxx 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20 采购 供应处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购买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须经本单位的安全部门或者管理人员检查验收。 生产处据劳保用品的规格、品种、数量等情况,编制年度、季度采购计划。 采购劳动防护用品要从有生产资格单位购买。 采购的劳动防护物品要有相关部门 的鉴定,并有合格证。 验收入库 劳动防护用品入库前必须经生产生产处验收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劳动防护用品验收人员根据国家标准或行为标准进行验收,各种证件必须齐全,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有安全标志,包观合格、不得过期。 否则,禁止入库。 验收人员验收合格后填写劳动防护用品验收合格单,仓库管理人员接到劳动防护用品验收合格单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储存 劳动防护用品由库房保管员负责储存和保管。 保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劳动防护用品说明书,按 说明书规定及劳保用品的规格、品种、数量等情况,进行分类储存和管理,防止劳动防护用品过期或变质。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劳动防护用品在储存过程中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已过使用期及受污染的劳动防护用品要及时采取正确方法销毁,禁止发放不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 发放 根据国家颁发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备标准以及有关规定,严格按要求发放。 劳保用品必须按时足额发放,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克扣劳保用品。 生产处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和使用的 监督,各单位负责建立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台帐。 劳保用品用于劳动保护,不得转让、买卖。 接触一般高温、易燃易爆及从事电工作业及仪表维修作业人员发棉布工作 xxx 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21 服或适用于本岗位作业的其它面料。 经常接触酸类的作业岗位,发防酸工作服。 有防静电要求的岗位发防静电工作服。 电(气)焊发阻燃帆布工作服。 经常接触高温、明火、易燃易爆作业环境的管理人员,配发所接触岗位同等材质的工作服。 高温岗位发玻璃钢安全帽。 使用 生 产处对员工正确配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进行监督和教育,确保员工正确配戴和使用。 员工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和保管好劳动防护用品,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维护和保养工作,确保劳动防护用品在使用期内防护性能完好。 各岗位上岗前,必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佩戴安全帽颜色按照公司要求执行,其它无效。 安全帽必须系好帽带,如不系帽带视同不戴安全帽。 安全帽只限带在头上,禁止摘下挪作它用。 更换、报废 劳动防护用品由于正 常使用造成的损坏,由所辖部门出具证明,到生产处办理更换手续。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更换或领取,必须以旧换新,对于过期、损坏等报废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集中存放,定期消毁,严防流失。 检查 禁止不穿戴劳动保护用品的人员进入生产施工现场。 各部门要将劳保用品的检查纳入日常的安全检查中。 生产处要将劳保用品的检查纳入日常的安全检查中和每月综合安全检查中。 检测 需要检测的劳保用品严格按规定进行检测。 xxx 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22 未经检测的劳 保用品严禁使用。 对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评估,保证劳动防护用品功能的有效性。 监督 工会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将职工对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反馈给生产处,生产处对反馈意见进行核实后提出整改意见并实施。 鼓励 企业鼓励职工积极检查劳动防护用品存在的缺陷,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维护保养劳动防护用品。 对违反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规定的行为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处罚。 xxx 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23 七、职业 病危害监测与评价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加强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识的控制,减低或消除职业病危害浓度或强度,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以减少职业病危害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与损害,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评价管理工作。 3 职责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职业病危害监测的监督管理,负责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定期对作业现场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及评价。 协助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 构做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期监测与评价,负责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评价和归档。 工会对职业病危害监测实施监督。 4 工作要求 公司配备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日常监测,并根据已确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配置相应的检测设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职业病危害控制点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监测数据由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公室统计、分析、评价和归档。 公司应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检测,检测结果和评价应公布并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新、改、扩建的工程建 设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可能产生职业危害的,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职业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确定监测方法并进行日常检测和评价。 当检测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时,应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若采取措施也不能有效消除危害因素,应立即停止生产、施工作业,重新制定治理规划,限期整改到位。 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在投入使用前或设备大修后,应进行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测和评价,符合要求方可正式投入使用或继续使用。 xxx 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2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公室应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的监督管理,督促、协助有关 部门定期、按时开展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公室应定期联系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应及时向安监局报告。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办公室应建立检测结果档案,对每次检测结果数据应及时收集整理、充分利用、认真分析评价。 每次日常监测、检测与评价的结果应及时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检测项目、检测结果、职业接触限值、评价等。 财务审计处应保证职业病危害监测费用的开支,检测费用应列入职业病防治经费。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的管理部门和现 场作业人员应积极配合职业病危害监测工作。 xxx 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25 八、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工作,加强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的管理,保护作业人员职业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劳动者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3 职责 行政人事处负责组织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负责作业人员职 业健康档案的建立、整理和归档,并妥善保存。 生产技术处负责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监管。 工会有权对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实施监督。 4 工作要求 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管理 应当选择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职业健康检查工作。 上岗前体检的对象包括拟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工作的新录用人员和转岗到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人员。 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 对于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不得安排其从事有禁忌的工作。 孕 妇和哺乳期的妇女应调离对本人、胎儿和婴儿有危害的工作。 对于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应及时如实告知本人。 对于检查发现健康异常的应采取以下处置措施: ( 1)对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调离或者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 2)健康损害可能与从事职业有关的,应妥善安置; ( 3)对需要复查的作业人员,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求的时间安排复查和医学观察; xxx 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26 ( 4)对疑似职业病病人,按照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安排其进行医学观察或者职业病诊断; ( 5)对存在职业病 危害的岗位,立即改善劳动条件,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为劳动者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 对于准备调离或准备辞职离岗的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应进行健康检查,检查报告应妥善保存,若本人索取检查报告只能给予复印件。 辞职离岗的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人员,若未接受健康检查就离开公司,应通过电话和邮件通知本人接受健康检查,并留下证据。 当发现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与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不适症状,或作业人员受到急性职业中毒危害或者出现急 性职业中毒症状时,应当立即组织有关作业人员进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及其有关费用均有公司承担,健康检查期间视同正常出勤。 职业病人的待遇和生活保障,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档案包括: ( 1)作业人员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等情况; ( 2)作业人员职业史、既往病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 ( 3)历次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 ( 4)职业病诊疗资料; ( 5)职业病处置资料; ( 6)需要存入职业健康档案的 其他有关资料。 所有资料应字迹清楚、图表清晰、文字准确、数据可靠。 每年应进行整理,建立目录、统一编号、专册登记,及时归档。 档案管理人员应随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