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最小应用系统设计实现内容摘要:
DSP 的扩展端口控制外围设备的方法 , 测试基于TMS320VC5402 DSP最小系统 的 基本 I/O口。 二、实验设备 计算机、仿真器、 DSP 最小系统 板 三、实验原理 1. 程序框图如图 52所示。 图 52 程序流程 define LBDS (*((unsigned int *)0xaaaa)) //定义指示灯寄存器地址和寄存器类型; for ( i=0。 i8。 i++ ) { 开始 CPU 初始化 读取数据空间 0Xaaaa的内容 将 读取的数值写入 0xaaaa单元 结束 LBDS=uLED[i]。 Delay(256)。 } //向指示灯寄存器写数据。 源程序见附录 二。 四、实验现象 数据口 D0— D3 连接 LED 灯后, LED 灯 以 BCD 码的规律 从全灭显示到全亮,当 4 个 LED 灯全亮后,又以 BCD码的规律从全亮减小到 LED灯全灭,并循环显示。 第六章 总结 本课题的研究工作是以 TI公司 TMS320VC5402 芯片为核心,以模块电路为基础,构建 DSP 实验开发系统。 本文从系统方案制定、模块电路软硬件实现、 CCS环境下实验验证 等方面,系统的阐述其 设 计过程。 主要完成了以下内容: 参考 了 DSP 技术的应用,分析信号信息处理的特点,制定了基于TMS320VC5402 芯片的最小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 完成了系统各模块电路的软硬件设计。 完成了电源、晶振、复位电路、JTAG 接口电路、 SRAM 接口电路、 FLASH 接口电路的设计。 在模块电路电路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原理图的设计方法,完成了系统原理图的绘制 和 PCB 布线制版。 在 CCS 环境下 测试 了 基于 TMS320VC5402 最小系统的 基本 I/O 电路。 通过课题的设计,使我进一步掌握了 DSP 基本理论,对 DSP技术及 DSP 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使自己所学的各种知识得到了全面的应用,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初次进行基于 TMS320VC5402 的最小系统设计,缺少实际经验以及个人水平和实践的问题,要使系统更加实用化、完善化还需要做大量的探索和试验。 在本文设计的实验系统的基 础上,硬件资源还可以进一步扩展,软件功能也可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彭启宗 .TMS320VC54X实用教程 [C].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20 [2]李利 .DSP原理及应用 [C].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0 [3]李哲英 ,骆丽 ,刘元盛 .DSP 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 [C].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20 [4]TMS320VC5402 FixedPoint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atasheet,2020 [5]TMS320VC54x DSP CPU and Peripherals Reference Set,1999 [6]梁晓雯 ,裴小平 ,李玉虎 .TMS320C54X系列 DSP的 CPU与外设 [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7]张雄伟 ,陈亮 ,徐光辉 .DSP芯片的原理与开发应用 [C].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 [8]TPS73HD318 Instruments,1999 [9]邹彦 ,唐冬 ,宁志刚 .DSP原理及应用 [C].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 [10]陈财明 .基于 TMS320C5402的客流统计系统 [D].杭州:浙江大学, 2020 [11]杨静.基于 DSP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平台及其应用 [D].杭州:浙江大学, 2020 [12]IS61LV25616AL Silion Solution Inc, 2020 [13]汪安明 .TMS320C54XXDSP应用技术 [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14]沈琰 .TMS320VC5402 8位并行自举引导方案 [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0 [15]吴晓春 .用 C语言设计 TMS320VC54X系列 DSP的用户 bootloader程序 [J].计算机与网络,2020 [16]汪烈军 ,贾振红 .电子综合设计与实验 [C].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20 [17]汪安平 ,程昱 .DSP 应用开发实用子程序 [C].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 附录 附录一 DSP 最小系统原理图 DSP最小系统原理图 PCB布线图 DXP仿真 DSP最小系统版 附录二 基本 I/O 电路测试 实验 主程序: include //VC5402 寄存器定义 include include // 定义指示灯寄存器地址和寄存器类型 define LBDS (*((unsigned int *)0xaaaa)) // 子程序接口 void Delay(unsigned int nDelay)。 // 延时子程序 void main() { unsigned int uLED[9]={0,1,2,3,4,5,6,7,8}。 // 控制字,逐位置 1 int i。 cpu_init()。 // 初始化 DSP 运行时钟 while ( 1 ) { for(。 ) { for ( i=0。 i8。 i++ ) { LBDS=uLED[i]。 // 正向顺序送控制字 Delay(256)。 // 延时 } for ( i=8。 i=0。 i ) { LBDS=uLED[i]。 // 反向顺序送控制字 Delay(256)。 // 延时 } } } } void Delay(unsigned int nDelay) //延时子程序 { unsigned int i,j。 for(i=0。 i4000。 i++) for(j=0。 jnDelay。 j++)。 } CPU 初始化程序: include //VC5402 寄存器定义 include void cpu_init(void) { asm( nop )。 asm( nop )。 asm( nop )。 *(unsigned int*)CLKMD=0x0。 //switch to DIV mode clkout= 1/2 clkin while(((*(unsigned int*)CLKMD)amp。 01)!=0)。 *(unsigned int*)CLKMD=0x07ff。 //switch to PLL X 1 mode *(unsigned int*)PMST=0x3FFA。 *(unsigned int*)SWWSR=0x7fff。 *(unsigned int*)SWCR=0x0001。 *(unsigned int*)BSCR=0xf800。 asm( ssbx intm )。 //Disable all mask interrupts *(unsigned int*)IMR=0x0。 *(unsigned int*)IFR=0xffff。 asm( nop )。 asm( nop )。 asm( nop )。 } 附录三 CCS 环境下 通用 I/O 电路测试 实验 include define pi define N 500 void main() { int i,j。 int *p。 int x[500]。 for(i=0。 iN。 i++) x[i]=0。 for(i=0。 iN。 i++) { x[i]=(int)1000*sin(2*pi*i/125)。 } p=(int *)0x1000。 for(i=0。 iN。 i++) { *p=x[i]。 p++。 } for(。 ) { asm( rsbx xf)。 for(i=0。 i30000。 i++) for(j=0。 j10。 j++) { asm( nop)。 asm( nop)。 } asm( ssbx xf)。 for(i=0。 i30000。 i++) for(j=0。 j10。 j++) { asm( nop)。 asm( nop)。 } } } 致谢 经过 几个月 的艰苦 努力 ,学位论文终于顺利完成。 在本论文完成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 老师王建英老师。 从论文的选题到课题的设计,最后到论文的完成,每一步都得到了 王 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 我从 她 的身上不仅学到了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学到了 解决问题 的方法。 她 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热忱待人的品格都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谨向 王 老师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简明指导手册 1 毕业设计 (论文 )总论 概 述 高等院校的毕业设计 (论文 )教学过程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及规格的重要培养阶段。 毕业设计 (论文 )是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能力与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是评价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毕业设计 (论文 )的基本概念 ( 1) 毕业设计的内涵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所进行的设计过程,并取得其设计成果。 ( 2)毕业论文的内涵 毕业论文是高 等学校学生毕业前所撰写的学术论文。 毕业论文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或提出的新见解,并表明作者具有的科研能力与学识水平。 毕业论文具有学术论文所共有的一般属性,它的构成与展开严格按照绪论、本论、结论的思维方式,以事实为基础,以严谨的推理过程为依据,得出可信的科学结论。 毕业设计 (论文 )的特点与功能 ( 1)毕业设计的特点与功能 ①毕业设计的特点 高等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具有设计内容的科学性、设计思想的新颖性、设计表述的规范性、设计条件的约束性、设计过程的综合性、设计结果的实用性等工程设 计的特点外,还具有毕业设计任务的确定首先考虑教学基本要求、毕业设计时间的限定性及学业的规定性、毕业设计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等特点。 ②毕业设计的功能 教学与教育功能 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高等院校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设计科学教育,强化工程意识,接受工程基本训练,提高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培养阶段;是培养优良的思维品质,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毕业设计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解决具有一定复杂程度的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掌握现代设计方 法;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强化工程实际意识;培养学生 2 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简明指导手册 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在毕业设计阶段,通过毕业设计教学与教育功能的实现,有益于学生科学的智能结构的形成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 社会功能 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实际,毕业设计成果直接或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为生产、科研服务,为社会服务,以实现毕业设计的社会功能。 ( 2)毕业论文的特点与功能 ①毕业论文的特点 毕业论文或称学位论文是学术论文中的。基于dsp数字信号处理器最小应用系统设计实现
相关推荐
iod。 temp = (long) (Freq * Period)。 TimerRegsAddr = temp。 // 设置预定表参数 Set prescale counter to divide by 1 (SYSCLKOUT): TimerRegsAddr = 0。 TimerRegsAddr = 0。 // 初始化定时器控制寄存器 TimerRegsAddr = 1。 // 1 =
(temp!=0x00f0) { temp= PEDATDIR。 temp=tempamp。 0x00f0。 } } } PEDATDIR =0xfbFF。 temp= PEDATDIR。 temp=tempamp。 0x00f0。 if(temp!=0x00f0) { delay(10)。 if(temp!=0xf0) { temp= PEDATDIR。 switch(temp) 17 {
断没有被使能,也就是中断使能位的值为 0,那么外设就不会向 PIE 控制器提出中断请求。 但在本系统中,定时器 0 内部的 计数 寄存器一旦递减到零,就会向 PIE 产生一个中断请求 TINT, 而 无需经过外设内部的中断位置位。 第 8 页 级 PIE 模块的 8 个外设中断和外部引脚中断复用一个 CPU 中断,这些中断被分为 12 组, 即 一组中的中断复用一个 CPU 中断。
.................. 30 ........................................................................................................ 32 按键设计 ................................................................
111 iiiDiIiipii eeeTTeTTeeKuu 式 5 式 4称为增量型 PID控制算式;式 5称为递推型 PID 控制算式; 增量型控制算式具有以下优点: (a)计算机只输出控制增量,即执行机构位置的变化部分,因而误动作影响小; (b)在 i 时刻的输出 iu ,只需用到此时刻的偏差,以及前一时刻,前两时刻的偏差 1ie 、 2ie ,和前一次的输出值
部中断 (两个驱动保护、复位和两个可屏蔽中断 ) [6][7]。 为了满足机器人大量扩展传感器的需要和减少处理器外围数字逻辑器件的使用数量,该运动控制卡采用 Altera 公司的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CPLD)来扩展 DSP 的 I/O端口和实现外围数字逻辑电路设计 [8]。 基于 DSP 的全向运动控制系统 软件设计 9 硬件系统结构图 通过第 2 章关于运动学模 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