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仪表管理制度x内容摘要:

: 40— 60%RH、变化率≤ 6%RH/h。 、照明、电源满足技术要求。 种设备外观整洁、内部无灰尘,过滤网清洁。 : 、执行严格。 ,点检表格记录完整、真实、清晰。 、软件维护符合规程。 、工器具、消耗品保管妥善,摆放整齐。 、好用。 : 、部件完整无损,不锈蚀,不变形、通风系统运行良好。 ,功能良好。 %以上,硬件完好率达 100%。 (器)和监视站工作正常,各类 I/O卡运行良好,指示灯指示准确,冗余或热备设备完全后备,能正常切换; 、电源柜、接线柜、继电器柜等,安装正确,柜门开启自如。 : 、应用软件功能运行正常,人机界面工作正常。 100%。 ,操作系统符合要求; CRT显示清晰,无磁化和死机现象;操作键盘表面无损伤,按键灵活好用;打印机能 准确及时打印过程报警和系统报警;辅助操作台各类灯、开关和按钮全部工作正常。 、技术资料完整,原始记录齐全,应用软件 100%投用。 6. 电气仪表的分类 A类:直接影响生产或存在影响生产的隐患,一旦损坏会造成损失日计划产量 50%以上 或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10000 元以上的电气或仪表。 B类:影响局部生产或损失日产量 20%以上,造成直接损失 500010000元的电气或 仪表。 C类:不影响直接生产或影响间接损失日产量 20%以下,在短期内可以修复的,不会 给公司造成较大损失的电 气或仪表。 7. 电气的日常维护与操作 落实包机到人的规定,对各电气、仪表要有明确的包机责任人,并明确包机人的责任。 操作人员必须学习电气仪表相关操作规程,并按规程操作。 、高压隔离开关及变压器、避雷器、电压(流)互感器上的绝缘子根据检修计划每年至少彻底清扫一次,低压配电系统以及低压配电盘(柜)、电力线路等每季度检查维护一次,并做好记录。 各种电气、电机维修专用工具及检测仪器均由电仪班统一管理,定期校对修理,确保正常使用。 ,任何电气、仪表严禁 超负荷、超转速运行和使用。 ,要随时跟随车间的大修安排,不定期的对车间内连续使用长期运转或较为重要的电气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或润滑。 8. 仪表的日常维护与操作 ,对各电气、仪表要有明确的包机责任人,并明确包机人的责任。 ,并按规程操作。 (包括检测元件、引线、仪表箱及附件等)安装、维护符合下列要求: ,导线排列整齐,管线横平竖直,转弯圆滑,固定牢固,管线无泄漏,信号引线屏蔽、接地良 好。 ,铭牌清晰,无缺陷,零部件完整无缺,无严重损伤和锈蚀。 、打印清晰,颜色分明,记录笔不堵、不漏、下水流畅,记录纸符合要求。 、数字和符号应鲜明、清晰,不应该玷污和残缺,标度应符合要求,计量单位一律采用法定计量单位。 一、二次仪表标度相符。 、压力表应完好,精确度符合要求。 9. 电气仪表的日常巡查 电气设备的巡查内容包括:电气设备各仪器、仪表是否齐全准确;电机运行是否正常;各配电柜内螺栓、线路接头是否紧固,线路是否老化 ;电气设备与机械部分配合是否良好。 :现场仪表压力、温度、流量、液位各点是否准确;调节阀开度是 否正常;现场表与 DCS 是否一致; UPS 电源是否运行正常。 、内容、时间、路线每天检查一次,并做好关键点巡查记录,无特殊情况不得漏检。 若发现设备有异常,应加强监视,分析原因,能整改的应立即整改,需要停产、停电后才能进行的工作,要及时汇报,并做好记录。 ,巡检人员应带有手电筒、测温仪、绝缘工具等必要工器具,认真地看、听、嗅、摸,及时发现设备异常, 并进行正确处理。 (如高温、高压、有毒气体、高电压设备)检查时,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规定的安全注意事项。 ,将本班的巡查情况及设备的运行情况事故处理情况进行交接,以便下一班的电工巡回检查时重点检查。 设备或系统停车检修时,巡检人员应了解检修进度,若发现现场安全措施有变动,安全标示牌不齐全,检修部分与运行设备有关的系统隔绝不可靠,或影响非检修区域文明生产时应立即通知检修停止工作进行整改,收回作业证,并汇报有关领导。 遇有下列情况 时,巡检人员应进行重点检查 大修后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