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废水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处理工艺设计(最新整理内容摘要:
3/d污水水质:CODcr =800 mg/l BOD5=400mg/l SS =200mg/l PH =10外排水执行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的规定,如下: CODcr≤60 mg/L BOD5≤20mg/L SS≤ 20mg/L。 PH=7 第三章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的确定 处理站选择在污水处理厂设计中,选定厂址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处理厂的位置对周围环境卫生、基建投资及运行管理等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在厂址的选择上应进行深入的详尽的技术比较。 厂址选择的一般原则为: 便于处理后出水回用和安全排放。 便于污泥集中处理和处置。 在厂区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 少拆迁,少占地,根据环境评价要求,有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有扩建的可能。 厂区地形不应受洪涝灾害影响,防洪标准不应低于城镇防洪标准,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有方便的交通、运输和水电条件。 设计要求 设计规模计算本设计中,处理水量Q为4760m3/d,也即该废水处理站的设计规模。 平均日流量Q:Q=4760 m3/d=最大日流量Qmax:Qmax= KhQ=2= m3/s其中Kh —水量变化系数,染料废水的Kh=~,本设计取Kh=2。 BOD5/COD=400/800=>可见,染料废水有机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好,适于水解酸化一接触氧化—混凝处理。 目前,染料废水常规的处理方法是接触氧化和混凝沉淀处理。 但由于染料废水可生化性不是很强,有些染料沉降性能差,处理效果不理想,如果在接触氧化前加上水解酸化,则可将大分子有机物、难降解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改善废水的可生化性,气浮工艺则可使难沉降的染料颗粒和比重与水一般的悬浮颗粒从废水中分离出来。 加之其污染物基本上都完成了无机化的降解过程,且污泥量很少,不担心污泥二次污染,处理成本也较低,所以该处理工艺有着更为独特的优点。 水质水量和处理要求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如表31所示。 表31 污染物指标应达到的处理程度(去除率)CODcrBOD5SSPH进水(mg/L)80040020010出水(mg/L)6020207去除率(%)%95%90% 设计原则根据国家和当地有关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对某淀粉厂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淀粉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使之符合国家和当地废水排放标准,取得明显的环境和社会效益,使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严格执行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规定,使处理后的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针对废水水质特点采用先进、合理、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和设备,最大可能的发挥投资效益,采用高效稳定的水处理设施和构筑物,尽可能的降低工程造价,同时结合企业的生产情况,对污水进行综合治理;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能够在生产过程具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能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工艺运行过程中考虑操作自动化,减少劳动强度,便于操作、维修;建筑构筑物布置合理顺畅,降低噪声,消除异味,改善周围环境。 工艺方案选择根据水质情况及同行业废水治理现状,技术水平,该废水采用水解酸化一接触氧化—混凝方法来处理,水解酸化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即①水解阶段;②酸化阶段;③酸衰退阶段;④甲烷化阶段,而中解反应得把反应过程控制在前面的水解酸化二个阶段。 水解阶段,可使固体有机物质降解为溶解性物质,大分子的有机物质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在产算阶段,碳水化合物等有机物降解为有机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等。 水解和酸化反应进行的相对较快,一般难于将它们分开,此阶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产酸细菌。 在水解酸化反应过程中首先大量微生物将进水中呈颗粒与胶体状有机物迅速截留和吸附。 这是一个快速的物理过程,只需几秒钟到几十秒就进行完全。 补截留下来的有机物吸附在水解污泥表面,被缓慢分解;它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取决于污泥停留时间,与水力停留时间无关;在水解产酸菌的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成可溶性物质,同时在产酸菌的协同作用下将大分子、难于生物降解的物质转变为易于降解的小分子物质,并重新释放到溶液中,在较高的水力负荷下随水流出系数;由于水解和产酸世代期较短,因此这一过程也是迅速的。 污水经过水解反应后可以提高其生化性能,降低污水的PH值,减少污泥产量,为后续的好养生物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然后经过接触氧化处理装置,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使污水与填料充分接触,大大降低进水有机负荷,并使出水达到好氧处理可接受的浓度,在进行好氧处理后达标排放。 最后的混凝处理降低SS实现达标排放。 与其他工艺相比水解酸化一接触氧化—混凝方法有以下优点:由于填料比表面积大,池内充氧条件良好,池内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因此,生物接触氧化池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固体量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骤变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通过以上分析及废水水质水量情况,拟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工艺。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如图31所示。 图31 工艺流程图原污水进入格栅,通过调节池。 在调节池中添加一定量的硫酸,使废水PH值降低有利于后续生化反应,通过泵房提升进入水解酸化池,在兼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大分子有机物、难降解的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为后续生物氧化处理创造有利条件。 之后通过生物接触氧化池,在池内设置填料,池底曝气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体内污水处于流动状态,废水与填料充分接触,降低废水中的有机负荷。 最后进入混凝沉淀池和浓缩池,达到排放要求。 第四章 主要处理构筑物的设计计算 细格栅 设计说明 在废水渠道、集水井的进口处,用于截留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主要对水泵起保护作用。 另外,可以减轻后续构筑物的处理负荷。 设计参数 采用最大时流量设计设计流量:Qmax =格栅前渠道超高:h2=过栅流速:v=栅条宽度:s=(断面为矩形)格栅净间距:b=格栅倾角:α=60176。 栅前水深:h=取细格栅,设计一组。 设计计算 (1)栅条间隙数格栅的间隙数 (41) 式中 :格栅栅条间隙数 (个) :设计流量 m3/s :格栅倾角 (186。 ) :设计的格栅组数 (组):格栅栅条间隙数 设计中取 = 取n=13个(2)格栅栅槽宽度 (42)式中B:格栅栅槽宽度 mS:每根格栅条宽度 m设计中取=。印染废水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处理工艺设计(最新整理
相关推荐
总部的卫星控制中心( SCC)控制,以保证每颗卫星的正常运行。 每颗卫星可覆盖地球表面约 1/ 3 面积,覆盖区内地球上的卫星终端的天线与所覆盖的卫星处于视距范围内。 岸站( CES)是指设在海岸附近的地球站, 分属 INMARSAT 签字国主管部门所有,它既是与地面公用网的接口,也是卫星系统的控制和接入中心。 船站( SES)是设在船上的地球站。 因此, SES 的天线在跟踪卫星时
进度,明确对工程服务,对工程进度负责的工作目的。 ⑵ 工程定位 A、根据工 程特点,平面布置和定位原则,设置一横一纵两条主控线即 27楼:( A)轴线和( 1)轴线; 30楼:( A)轴线和( 1)轴线。 根据主轴线设置两条次轴线即 27楼:( H)轴 6 线和( 27)轴线; 30楼:( H)轴线和( 27)轴线。 B、主、次控轴线定位时均布置引桩,引桩采用木桩,后砌一水泥砂浆砖墩
= = 0004 216594 0866376ms == 0004 545546 02182184ms == 0004 1563208mm= 06252832ms == 0004 113624mm= 0454496ms ∴== 012928040314425 04112rads 逆时针 ω== 060599440140 43285rads 顺时针 ω== 0218218400525
粗、精铣大端面 20 粗、精铣上端面 30 粗、精铣下端面 40 粗、精铣左右端面 50 粗、精铣 A、 C 两孔所在面 60 粗、精铣燕尾槽 70 磨上、下两端面 80 粗镗、半精镗、精镗 A、 B、 C、 E、 F孔 90 钻、扩、 粗铰、精铰 D孔 100 粗镗、半精镗、精镗 G、 H孔 110 大端面:钻 4M4螺纹底孔,孔深 12mm,钻 17M4螺纹底孔,钻 Φ 孔,钻
9.我单位若能中标,保证按投标文件中承诺的人员、设备按时进场,由我单位自行组织施工,绝不进行计划外分包和违法转包。 投标人: (盖章) 法定代表人或 其授权代理人: (签字 ) 日 期: 年 月 日 20 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单位名称: 单位性质: 地 址: 成立时间: 年 月 日 经营期限: 姓 名: 性别: 年龄: 职务: 系: (投标人单位名称 ) 的法定代表人。 特此证明 投标人
品品质特性与根据过去经验所判明的制程能力的管制界限比较的,以时间顺序表示的图形。 所以,一般管制图纵轴为制品的品质特性,以制程变化的数据为分度 ,横轴为制品的群体号码,或制造年月日等,以时间顺序、制造顺序,将点绘在图上。 4. SPC 的实施 实施 SPC 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分析阶段,二是监控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所使用的控制图分别被称为分析用控制图和控制用控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