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车床溜板箱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内容摘要:

粗、精铣大端面 20 粗、精铣上端面 30 粗、精铣下端面 40 粗、精铣左右端面 50 粗、精铣 A、 C 两孔所在面 60 粗、精铣燕尾槽 70 磨上、下两端面 80 粗镗、半精镗、精镗 A、 B、 C、 E、 F孔 90 钻、扩、 粗铰、精铰 D孔 100 粗镗、半精镗、精镗 G、 H孔 110 大端面:钻 4M4螺纹底孔,孔深 12mm,钻 17M4螺纹底孔,钻 Φ 孔,钻 M12的螺纹底孔。 攻螺纹 4M49H,17M47H,M127H 120 下端面:钻 2Φ 8 的孔,钻 4M10 螺纹底孔,孔深 35mm。 攻螺纹 4M107H 130 顶端面:钻 3M6 螺纹底孔,孔深 20,钻 2M8螺纹底孔。 攻螺纹 3M67H,2M87H 140 Q 面:钻 9M6 螺纹底孔,攻螺纹 9M67H。 150 左端面: 钻 2M6 螺纹底孔,孔深 12,钻 4M6螺纹底孔。 攻螺纹 2M67H,4M67H 160 UU:钻 Φ ,深 52mm。 170 I:钻 M6 螺纹底孔,孔深 13mm,攻螺纹,深 9mm 180 清洗,去毛刺 190 检验 200 入库 (三)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具、夹具、量具 由于生产类型为成批生产,故加工设备宜以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 其生产方式为以通用机床加专用家具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的流水生产线。 工件在各机床上的装卸及各机床间的传送均由工人完成。 粗、精铣 A、 C 孔 所在的面:考虑到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夹具结构设计问题,采用立铣,选择 X52K 立式铣床。 选择刀具直径 D 为Φ 200mm 的面铣刀、专用夹具和游标卡尺。 粗、精铣左右两端面,由于定位基准的转换,宜采用卧铣,选择X62W 卧式铣床。 选择刀具直径 D 为Φ 200mm 的面铣刀、专用夹具和游标卡尺。 粗、精铣顶端面。 考虑到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夹具结构设计问题,采用立铣,选择 X52K 立式铣床。 选择刀具直径 D 为Φ 100mm 的面铣刀、专用夹具和游标卡尺。 粗、精铣顶端面的其余面。 考虑到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夹具结构设计问题,采用立 铣,选择 X52K 立式铣床。 选择刀具直径 D 为Φ50mm 的面铣刀、专用夹具和游标卡尺。 粗、精铣燕尾槽:由于它的加工的面积比较少,位置精度要求比较高,宜采用立式铣床 X52K,刀具直径 D 为Φ 40mm 的圆柱形铣刀、专用夹具和游标卡尺。 镗 A、 B、 C、 E、 F、 G、 H孔宜采用卧式双面组合镗床,选择功率为 1TA20的镗削头,选择镗通孔的镗刀、专用夹具、游标卡尺。 磨上下两端面用 M1450A 的磨床,工件的加工长度都考虑到了。 未铸造出来的孔选择摇臂钻床 Z3025,刀具选择钻头、铰刀,专用夹具,游标卡尺,塞规。 螺纹底孔的加工,先钻孔用摇臂钻床 Z3025,刀具用锥柄复合麻花钻及锥柄机用铰刀。 采用专用夹具。 选择游标卡尺和塞规检查孔径。 螺纹攻丝选用折臂式攻丝机,采用机用丝锥,丝锥夹头,专用夹具和螺纹塞规。 (四)加工工序设计 10 粗铣、精铣上端面工序 查文献( 2),得精加工余量为 2mm,已知 Q 面的总余量为 4mm。 故粗加工的余量为 42=2mm。 参考文献( 1)表 ,取粗铣的每齿进给量 fz=。 取精铣的每齿进给量 f=。 粗铣走刀一次, ap=2mm,精铣走刀一次,ap=2mm。 参考文献( 1),取粗铣的主轴转速为 150r/min,取精铣的主轴转速为300r/mm。 前面已选定铣刀直径为 Φ 200mm,故相应的切削速度分别为 V 粗 =π Dn/1000= 200 150/1000= V 精 =π Dn/1000= 200 300/1000=校核机床功率(一般只校核粗加工工序) 参考文献( 1),得切削功率 Pm 为 Pm= 10_5ap ae znkpm 取 z=10 个齿, n=150/60=,ae=420mm,ap=2mm,fz=,kpm=1 将它们代入公式得: Pm= 168 10 1= 又由文献( 2)表 得机床功率为 ,若取功率为 ,则 =。 故机床功率足够。 30 粗铣、精铣左右两端面工序 查文献( 2),得精加工 余量为 2mm,已知 Q 面的总余量为 4mm。 故粗加工的余量为 42=2mm。 参考文献( 1)表 ,取粗铣的每齿进给量 fz=。 取精铣的每齿进给量 f=。 粗铣走刀一次, ap=2mm,精铣走刀一次,ap=2mm。 参考文献( 1),取粗铣的主轴转速为 150r/min,取精铣的主轴转速为300r/mm。 前面已选定铣刀直径为 Φ 200mm,故相应的切削速度分别为 V 粗 =π Dn/1000= 200 150/1000= V 精 =π Dn/1000= 200 300/1000=校核机床功率(一般只校核粗加工工序) 参考文献( 1),得切削功率 Pm 为 Pm= 10_5ap ae znkpm 取 z=10 个齿, n=150/60=,ae=420mm,ap=2mm,fz=,kpm=1 将它们代入公式得: Pm= 168 10 1= 又由文献( 2)表 得机床功率为 ,若取功率为 ,则 =。 故机床功率足够。 3 工序 20 粗铣、精铣下端面工序 查文献( 2),得精加工余量为 2mm,已知 Q 面的总余量为 4mm。 故粗加工的余量为 42=2mm。 参考文献( 1)表 ,取粗铣的每齿进给量 fz=。 取精铣的每齿进给量 f=。 粗铣走刀一次, ap=2mm,精铣走刀一次,ap=2mm。 参考文献 ( 1),取粗铣的主轴转速为 150r/min,取精铣的主轴转速为300r/mm。 前面已选定铣刀直径为 Φ 200mm,故相应的切削速度分别为 V 粗 =π Dn/1000= 200 150/1000= V 精 =π Dn/1000= 200 300/1000=校核机床功率(一般只校核粗加工工序) 参考文献( 1),得切削功率 Pm 为 Pm= 10_5ap ae znkpm 取 z=10 个齿, n=150/60=,ae=420mm,ap=2mm,fz=,kpm=1 将它们代入公式得: Pm= 168 10 1= 又由文献( 2)表 得机床功率为 ,若取功率为 ,则 =。 故机床功率足够。 4.工序 90 钻扩铰 D 孔Φ 20 孔至Φ 19 参考文献( 1)表 ,取 Z 钻 =9mm ,Z 扩 = ,Z 粗铰 =。 孔的位置精度由钻模保证。 参考文献( 1)表 ,取钻Φ 18孔的进给量 f=机床主轴转速取 n=630r/min 则切削速度 v=π nd/1000= 630 18/1000=参考文献( 1)表 ,得机床主轴最大进给力 F=7848N ,主轴最大扭转力矩 M= Ff= = 18 1=3622N M= = 182 1= 扩 Φ ,由参考文献( 1),并参考机床实际进给量,取 f=。 参考文献( 2)表 3。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