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软件工程期末复习资料一内容摘要:

择型;③ while 型循环;④ until型循环;⑤ 多情况型选择。 NS图: Nassi 和 Shneiderman 提出了一种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图形描述工具,称为盒图,又称为 NS图。 在 NS图中,为了表示五种基本控制结构,规定了五种图形构件。 ①顺序型;② 选择型;③ WHILE重复型;④ UNTIL 重复型; ⑤ 多分支选择型。 PAD图:它是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表现程序逻辑结构的图形工具。 PAD也设置了五种基本控制结构的图示,并允许递归使用。 HIPO图: HIPO图是由一组 IPO 图加一张 HC图组成。 它是美国 IBM公司在软件设计中使用的主要表达工具。 HC 图是层次图( Hierarchy chart)的英文缩写,用于表示软件的分层结构。 HC 图中的每一个模块,均可用一张 IPO 图来描述。 IPO 图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框组成,需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个数据文件框,这种图形的优点,是能够直观地显示输入 — 处理 — 输出三者 之间的联系。 详细设计的原则 :原则是过程描述是否易于理解、复审和维护,进而过程描述能够自然地转换成代码,并保证详细设计与代码完全一致。 详细设计规格与评审: 详细设计说明书的框架及评审。 第六章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一、重点掌握的内容: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二、一般掌握内容: 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 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 : 面向对象不仅是一些具体的软件开发技术与策略,而且是一整套关于如何看待软件系统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什么观点来研究问题并进行求解,以及如何进行系统构造的软件方 法学。 而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运用对象、类、继承、封装、聚合、消息传送、多态性等概念来构造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思想是,从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即对象)出发来构造软件系统,并在系统构造中尽可能运用人类的自然思维方式。 面向对象的几个重要概念 :对象、消息、方法性、继承性、封装性等。 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特征 : ①从问题域中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来构造软件系统,用对象作为对这些事物的抽象表示,并以此作为系统的基本构成单位。 ②事物的静态特征(即可以用一些数据来表达的特征)用对象的属性表示,事物的动态特 征(即事物的行为)用对象的服务(或操作)表示。 ③对象的属性与服务结合为一体,成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对外屏蔽其内部细节(称作封 7 装)。 ④对事物进行分类。 把具有相同属性和相同服务的对象归为一类,类是这些对象的抽象描述,每个对象是它的类的一个实例。 ⑤通过在不同程度上运用抽象的原则(较多或较少地忽略事物之间的差异),可以得到较一般的类和较特殊的类。 特殊类继承一般类的属性与服务,面向对象方法支持对这种继承关系的描述与实现,从而简化系统的构造过程及其文档。 ⑥复杂的对象可以用简单的对象作为其构成部分,称作聚合。 ⑦对 象之间通过消息进行通信,以实现对象之间的动态联系。 ⑧通过关联表达对象之间的静态关系。 面向对象分析方法: 目前出现有 OOA与 OOD方法。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OOA 与 OOD 的职责划分是: OOA 针对问题域运用 OO 方法,建立一个反映问题域的 OOA 模型,不考虑与系统的具体实现有关的因素(例如采用什么编程语言、图形用户界面、数据库等等),从而使 OOA 模型独立于具体的实现。 OOD 则是针对系统的一个具体的实现运用 OO 方法。 其中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把 OOA 模型直接搬到OOD(不经过转换,仅作某些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作为 OOD 的一个部分;二是针对具体实现中的人机界面、数据存储、任务管理等因素补充一些与实现有关的部分。 这些部分与OOA 采用相同的表示法和模型结构。 第七章 编码 一、重点掌握的内容: 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编程风格、程序效率和编程安全 二、一般掌握内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步骤 三、考核知识点: 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 : 程序设计语言是人与计算机交流的媒介。 软件工程师应该了解程序设计语言各方面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对软件质量的影响,以便在需要为一个特定的开发项目选择语言时,能作出合理的技术抉择。 其特点表现为九个方面: ① 名字说明; ② 类型说明; ③ 初始化; ④ 程序对象的局部性; ⑤ 程序模块; ⑥ 循环控制结构; ⑦ 分支控制结构; ⑧ 异常处理; ⑨ 独立编译。 编程风格: 编码风格又称程序设计风格或编程风格,实际上指编程的原则。 表现为四个方面:源程序文档化,数据说明的方法,语句结构和输入/输出方法。 源程序文档化:源程序文档化又可从四个方面来阐述, ① 符号名的命名; ② 程序的注释;③ 标准的书写格式; 数据说明:数据说明的次序应当规范化。 使数据属性容易查找,也有利于测试,排错和维护。 语句结构:语句构造力求简单、直接,不能为了片面追求效率而使语句复 杂化。 可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1.使用标准的控制结构; 2.尽可能使用库函数; 3.程序编写首先应当考虑清晰性; 4.注意使用 GOTO 语句; 输入/输出方法:输入/输出的方式和格式应当尽量作到对用户友善( User Friendly),尽可能方便用户的使用。 程序效率: 程序效率是指程序的执行速度及程序占用的存储空间。 影响程序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编程安全: 提高软件质量和可靠性的技术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避开错误技术,即在开发的过程中不让差错潜入软件的技术;另一类是容错技术,即对某些无法避开的差错,使 8 其影响减至最小的技 术;避开错误技术是进行质量管理,实现产品应有质量所必不可少的技术,也就是软件工程中所讨论的先进的软件分析和开发技术和管理技术。 但是,无论使用多么高明的避开错误技术,也无法做到完美无缺和绝无错误,这就需要采用容错技术。 实现容错的主要手段是冗余和防错程序设计。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步骤: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一般适用于软件设计和实现阶段。 其基本步骤是: ① 建立软件系统的动态模型; ② 建立软件系统的静态模型; ③ 实现。 第八章 软件质量与质量保证 一、重点掌握的内容: 软件质量的有关概念、结构化的软件测试 二、一般掌 握内容: 软件维护过程 三、考核知识点: 软件质量: 软件质量是各种特性的复杂组合。 软件质量反映了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 1)软件需求是度量软件质量的基础。 不符合需求的软件就不具备质量。 ( 2)在各种标准中定义了一些开发准则,用来指导软件人员用工程化的方法来开发软件。 如果不遵守这些开发准则,软件质量就得不到保证。 ( 3)往往会有一些隐含的需求没有明确地提出来。 例如,软件应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 如果软件只满足那些精确定义了的需求而没有满足这些隐含的需求,软件质量也不能保证。 软件质量保证策略: 为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 保证软件的质量,主要采取下述措施: ①审查;②复查和管理复审;③测试。 结构化的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在程序员对每一个模块的编码之后先做程序测试,再做单元测试,然后再进行集成(综合或组装)测试,系统测试,验收(确认)测试,平行测试,人工测试,其中单元测试的一部分己在编码阶段就开始了。 测试:就是用已知的输入在已知环境中动态地执行系统(或系统的“部件”)。 如果测试结果和预期结果不一致,则很可能是发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