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语言生活的历史进程内容摘要:

段五千年发明了文字,先是西亚的钉头字和北非的圣书字,后是我国的甲骨文,同时地中海东岸诞生了纯表音的字母,以后成为全世界的各种字母文字。 最后说明文字的作用。  第二部分是“国家共同语的形成”。 说明工业化社会需要形成民族共同语。 共同语要有统一的语音标准。 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时间,西欧在三百年前;日本在一百年前;在我国,从五四开始要求汉字的读音统一。 我国 1918年公布“注音字母”, 1928年公布“国语罗马字”,1958年公布“汉语拼音方案”,都促进了国家共同语的形成。  第三部分是“传声技术的发明”。 从电话和留声机的发明开始,人类进入传声技术时代。 以后传声技术不断发展,使语言的声音不断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传声技术促进了共同语的普及,还促进了文体的口语化。 听不懂的文言要改成听得懂的白话。 第四部分是“语文技术的信息化”。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强烈冲击了人类的语言生活。 计算机的语词处理智能化使语言生活发生多方面的革命。 文书工作、图书馆、翻译、教学方法都革命了。 人类历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 第五部分是“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 英语经过 300年历史“滚雪球”发展,尤其是“二战”后由于客观需要而迅速传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 国际共同语和国际互联网配合,主宰当代人类的语言生活。 文章最后说明人类语言生活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快,中国的语言和文字要紧跟历史步伐,不断前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