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内容摘要:

有资产作为重要的财政杠杆加大对中西部地区 和民族地区发展的财政支持 ,具体方式是增加财政 的转移支付力度 ,即增加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 的投资 ,为中西部地区和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 ,经济 发展 ,劳动力就业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创造条件 . 根据提供的社会公共产 品的受益范围确定公共产品 所需的社会公共资产的管辖权 ,使得各级政府的职 , 权 ,利相结合 ,更好地促进社会效率和社会公平的实 现 .结合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部 门预算 ,国库集中收付 ,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 改革 ,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改革预算编制制度 ,建立预算和资产绩效评价体系 , 实行包括资产预算的全口径预算管理和对行政事业 单位的或有负债的有效监控 ,加强各级人民代表大 会对本级政府资产预算的审查和监督 .在公共财政 体制下 ,做到资产配置合理有效 ,处置优化 ,监 督公 正 ,管理高效 ,资产使用效用达到最大化 ,确保国有 资产的安全 ,完整 ,应成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 理追求的根本目标 . .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部门 ——财 政部门将代表国家与政府行使所有者职能 ,是整个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分层次管理体制的最高一 级 ,其机构设置与职能确定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 产管理体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财政部门作为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宏观管理部门 ,负责同级 政府辖区内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和监督 . 第一种由 ”财政部门一主管部门一占有使用单 位 ”三层次构成 ,这种管理体制适用于有主管部门 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管理 .目前 ,我国绝 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采用这种层次 体制 .财政部门以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 ,负责同 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综合管理 ,并把部分资 产管理权授予资产的中间管理部门即行政事业单位 的主管部门或通过主管部门再对行政事业单位进行 间接管理 ,如主管部门可按年度 20万元以下的额度 34 直接对所管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处置进行审批。 主 管部门再将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一些具体 管理权授予 资产占有使用单位 ,如占用单位可按年度 5万元以 内的额度直接对所管的资产进行处置。 主管部门和 占用单位分别按授权内容进行有关的资产管理 ,并 接受上一层次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 .另一方面 ,行 政事业单位再通过主管部门进行一些具体资产的管 理事项 ,如产权登记 ,资产处置申报 ,资产购置申请 , 资产预算申请等。 主管部门审核占用单位的产权登 记 ,资产购置 ,资产处置 ,资产预算申请等 ,并负责统 一 集中上报财政部门 .通过主管部门管理行政事业 单位的理由是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数量多 ,资产规模 大并且形式复杂 .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 在业务上 ,行政上是主管部门管辖 .因此 ,通过现有 主管部门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中间管理部 门 ,使财政部门集中精力做好财政管理和资产综合 管理工作 ,可在不增加机构 ,人员的情况下加强行政 事业单 fee国有资产 的管理 . 第二种由 ”财政部门一占有使用单位 ”两层次 构成 ,这种管理体制适用于没有主管部门的行政事 业单位的国有资产的管理 .财政部门直接对资产占 有使用单位进行综合管理和授权 ,占有使用单位在 授权范围内履行相应的资产管理职能 ,并直接接受 财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另一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 把具体资产的管理事项 ,如产权登记 ,资产处置申 报 ,资产购置申请 ,资产预算申请等 ,直接上报财政 部门 . 二 ,建 ,er~n 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部 门的职责 按照 ”国家统一所有 ,政府分级监管 ,财政部门 管理 ,单位占有使用 ”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 理体制 ,要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部门的职责 .2020年 4月 ,财政部发布《行政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 法》 .财政部的这两个办法和有关省 ,区 ,市出台的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规定了财政部 门 ,主管部门和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职责 . . 财政部门是政府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 理的职能部门 .各级财政部门按照统一政策 ,分级 管理的原则 ,对本级政府管辖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 资产实施综 合管理 .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第一 ,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国有资产管理的法律 ,法规和方 针 ,政策 .第二 ,根据国家和上级财政部门国有资产 管理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地区和本级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 新疆社科论坛 2020(2) 第三 ,组织本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 , 产权界定 ,产权纠纷调处 ,资产评估监管 ,清产核资 , 资产处置和统计报告等基础管理工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