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伤逝内容摘要:
到达广州后,鲁迅和许广平的恋情基本公开,不仅接连外出游览、看电影,有来客来访时许广平也不再回避。 刚开始时鲁迅与好友许寿裳同住大钟楼,后共租白云楼二楼,许广平也搬过去同住。 这可以看做是两人爱情的正式宣言。 鲁迅与许广平在广州正式开始的爱情,对他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两人共同生活的 1O年里,鲁迅的作品数量超过了前 20年的总和。 鲁迅还特意写过一篇 《 如此广州 》 ,他认为广州人迷信风气过盛,却蕴涵着一种很认真的精神,这点非常可贵,因为当时中国人的国民性里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 “ 马虎 ”。 流言 伴侣 因为鲁迅形式婚姻的存在,因为两人的师生之名,从一开始起,他与许广平的爱情就注定要面临流言的中伤。 鲁迅到厦门不久,北京和上海便已有一种传闻,说他和许广平同车离京, “ 大有双宿双飞之态 ” ,而此时他们并没有同居。 1928年,鲁迅和许广平正式同居不到半年,收到一封自称是鲁迅崇拜者的信: “ 昨与 诸人同席,两人宣传先生讨姨太太,弃北京之正妻而与女学生发生关系 …… 此事关系先生令名及私德 …… 于先生大有不利,望先生作函警戒之 ……” 尽管面临着沉重的社会压力,尽管也有过犹豫,但鲁迅和许广平最终没有选择退缩。 鲁迅鼓励许广平到中山大学给他当助教: “ 不必连助教都怕做,对语都避忌,倘如此,可真成了流言的囚人了。 ” 鲁迅和许广平去杭州游玩时,去虎跑品茶,到西湖泛舟,快活得像个孩子。 许广平用自己炽热的爱和她性格中特有的开朗直率,让在有名无实的婚姻中自我幽闭二十年的鲁迅焕发出生命活力。 许广平后来解释说: “ 我们以为两性生活,是除了当事人之外,没有任何方面可以束缚,而彼此间在情投意合,以同志一样相待,相亲相敬,互相信任,就不必要有任何的俗套。 ” 鲁迅也承认,在他们结合的全过程中,许广平比他决断得多。 鲁迅与许广平、周建人等合影。 ( 1927年 10月 4日摄于上海。 ) 海婴六个月,一九三0年三月二十七日,上海”。 (注:背后扶着周海婴的是鲁迅的手。 ) 由周恩来题写馆名的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人物纪念馆, 1951年 1月 7日正式对外开放。 50年来,鲁迅纪念馆接待了国内外观众近千万,征集收藏文物文献资料近 25万件,其中有 5万件属珍贵、重要文物。 关于鲁迅的发现: (一)发现中国社会是吃人的社会, 中国人从来没有取得做人的资格。 (二)发现阿 Q。 (三)发现了 “ 人生最痛苦的是 —— 梦醒了无路可走 ”。 鲁迅集评 他与本世纪的所有的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与文学家一样,在关注本民族的发展的同时,也在关注与思考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 …… 对于他的时代与民族,鲁迅又是超前的。 他因此无论身前与身后,都不能避免寂寞的命运。 我们民族有幸拥有了鲁迅,但要真正理解与消化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思想文化(文学)遗产,还需要时间。 (钱理群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 ) 正是鲁迅,能够促使我们独立思考,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他不接受任何收编,他也从不试图收编我们;相反,他期待,并帮助我们成长为一个有自由思想的、独立创造的人 ——这就是鲁迅对我们的主要意义。 他是永远不满足现状的,因而是 “ 永远的批判者 ” :这也正是鲁迅思想的核心。 (钱理群 《 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 》 ) 钱理群老师曾经说过鲁迅是语文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作文的灵丹妙药,他说社会上那么多作文班,好多都是胡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读鲁迅。 鲁迅对生活的态度,是一个博大的 “ 爱 ” 字。 拿一个与鲁迅 《 伤逝 》 相似的胡适的作品来讲,在“ 五四 ” 个性解放的浪潮中,胡适曾写过一个剧本,。高二语文伤逝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高二语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思使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 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 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 这是一
高二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寂寂 人定 初。 ( 《 孔雀东南飞 》 ) D 日暮 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E 夜阑 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F 暮春 三月。 《 兰亭集序 》 G 谁言寸草心,报得 三春 晖。 《 游子吟 》 H 有 三秋 桂子,十里荷花。 柳永 《 望海潮 》 遥知兄弟登高处 箫鼓追随春社近 清明时节雨纷纷 重阳节 社日 清明节 汉武帝 建元 清代 康熙 61年 乾隆 60年
高二语文三国演义阅读指导
歌 、 对联 的作用 : • 抒发情怀 表明志向 • 环境描写 烘托气氛 突出人物形象 • 评史论世 说治道乱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 ,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 襄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 … 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 君不见 景物描写的作用: A 勒马回观隆中景物,果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