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人体的激素调节内容摘要:
中枢都在下丘脑中。 2.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1)特异性:一种激素一般只选择性地作用于某些器官、组织或细胞。 (2)传递信息:激素在体内仅起“信使”作用,既不添加成分,也不提供能量,对生理生化反应起调节作用。 (3)放大作用:激素含量甚微,但作用显著,其原因是激素和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发生一系列放大作用。 (4)协同或拮抗作用 ①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的作用,如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2020年高考江苏卷 )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物质乙是一种糖蛋白。 请回答下列问题。 例 2 (1)图中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除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 ________功能。 (2)如果用物质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甲、乙的分泌量的变化分别是 ________;如果用物质乙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丙的分泌量 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 (3)物质乙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 ________结合,反映出细胞膜能进行 ________。 【思路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及调节。 解答本题,可从以下角度分析: 关键点― → 1 明确甲状腺激素的调 节机制。 2 了解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各细胞的作用。 3 了解激素的作用特性。 【 尝试解答 】 (1)内分泌 (分泌激素 ) (2)减少 、 减少 没有明显变化 物质乙 (糖蛋白 )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3)受体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解析 】 题图体现的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下丘脑细胞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 , 如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物质甲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物质乙为促甲状腺激素 , 物质丙为甲状腺激素。 外源添加甲状腺激素 , 使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 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 , 使它们分泌的物质甲和乙减少。 用添加乙的饲料喂养 , 物质乙 (糖蛋白 )被消化分解而失去作用 , 所以物质丙的含量没有明显变化。 (3)物质乙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 反映出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 互动探究 】 (1)物质丙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2)甲状腺肿瘤患者切除甲状腺后物质甲 、 乙浓度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提示 】 (1)促进代谢活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物质甲 、 乙的浓度均增加。 跟踪训练 如图是人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 甲 、 乙 、 丙 、 丁分别表示四种腺体 , 请分析回答: (1)人过度紧张时,在大脑皮层相关部位的影响下,下丘脑中的一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终促使乙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作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 (2)当人体的血糖含量降低时,丙分泌的 ________和丁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3)甲分泌的 ______________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在调节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方。高二生物人体的激素调节
相关推荐
瓶等监测,并配合感染控制科每季度定期做好配制室空气、工作人员手、台面等生物学监测。 按Ⅱ类环境要求,空 气细菌总数≤ 200cfu/m3,物体表面细菌总数≤ 5 cfu/m3,工作人员手细菌总数≤ 5 cfu/m3。 餐具和烹调用具消毒监控制度 ( 1) 餐具和烹调用具清洗执行五道程序:一洗 、二刷、三冲、四消毒、五保洁。 ( 2) 消毒方法: ①碗筷等餐具在远红外线消毒柜消毒,温度 125℃
的实际情况。 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逐步推进,一些山区学校的高年级逐步向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地理位置较好的小学合并,原来的学校客观上需要保留中低 年级的教学班,以确保低龄学生就近入学,方便就读。 这些学校分布较散,生源不足,按照现行的编制核定标准,造成了教师编制的供求矛盾。 以 xx镇为例:该镇共有小学学校 x所,在校学生 x人 ,共开设 x个班,按 1: 21的编制标准,仅能核准教师编制 x个
时,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的现象。 糖尿病 —— 胰岛 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形成高血糖和糖尿的病症 糖尿病的治疗 (目前无法根治 ) 体重减少的原因 —— 高血糖原因 —— 多食的原因 —— 多饮、口渴的原因 —— 糖尿病的特征 (三多一少 )及其原因 选修书第 13页 多尿的原因 —— 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 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 如果流经肾小管的原尿
溶菌酶的作用 吞噬细胞的作用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在人体的正常体液和组织中还含有许多种能够抗击病原体的物质。 如:血浆蛋白中的球蛋白 皮肤、黏膜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第一道防线 ( 皮肤和黏膜组成 ) 第二道防线 ( 杀菌物质和巨噬细胞组成 )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杀菌物质破坏病原体 巨 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 先天的遗传的
C C A T C (二) DNA分子的复制 保持前后代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 以亲代 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 DNA分子的过程 : : 有丝分裂新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基因突变就发生在该期) : 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 模板、原料、酶 (解旋酶、聚合酶等 )、能量 : 第一代 第二代
内电路 r R 电源 实验结论: U外 + U内 =定值 A、 B分别是电源的正负极 A B C D C、 D分别是两根探针 V2 V1 用来测外电压 U外 V1 V2 用来测电源的内电压 U内 电动势: E = U外 + U内 单位 :伏特 ( V) R U外 = IR U内 = I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