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内容摘要:
技巧点拨 (1)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其中内力作用对地表变化起主导作用。 (2)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地质构造和地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岩层的弯曲变形状况,而后者指地表的基本面貌形态。 高频考点突破 板块运动与构造地貌 考点精讲 1.板块运动 (交界处 )与地表形态 技巧点拨 (1)板块之间的界线不是大洲或大洋的界线,而是一些构造地带。 如海岭、海沟等。 (2)六大板块中除太平洋板块基本上属于大洋板块外,其余基本上都是由大洋和大陆板块两部分组成。 (3)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而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剧烈,基本方式是碰撞和张裂或消亡和生长。 2.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褶皱和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技巧点拨 (1)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可直接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构造和地形。 (2)当岩层形态不完整时,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 典例剖析 (2020年高考重庆文综卷 )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 读图,回答 (1)~ (3)题。 例 1 (1)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2)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 )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3)若河流沿岸地区柑橘分布广泛,则图中乙地常见植被类型最可能为 ( ) A.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针叶林 【解析】 第 (1)题,隧道穿过区的岩层向上拱起,地形为山岭,应为背斜山。 第 (2)题,石芽、溶洞等属于喀斯特地貌,岩石是可溶性的石灰岩。 第 (3)题,柑橘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或地中海气候区,对应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或常绿硬叶林。 【答案】 (1)D (2)C (3)A 【思维点击】 褶皱构造分为最基本的背斜和向斜,主要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地形主要指地表形态的基本面貌。 认真分析图中高速公路隧道处的以上两大信息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针对训练 1.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A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 (。高二地理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相关推荐
发展,因此采用稳健型财务策略是符合公司和各方利益诉求的选择。 公司在巩固自身在本地区本行业内形成的强有力的竞争优労的同时,通过投资固定资产的方式,推迚 “ 客货幵丼,水陆幵迚,多种绊营,持续发展 ” 的绊营方针。 做到丌仁考虑债权人、股东等相关 方的利益诉求,也兼顼企业员工、旅客以及企业社会责仸等多方因素,以此一步步的力求使企业财富价值最大化,也使得各利益相关者的敁益最大化。
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 老龄人口增多 C.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 人口密度变小 A 变式训练 1: 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 , 人口增长在 10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 结合图文材料 , 回答 (1)~ (2)题。 (2)伴随上图所示的人口变化 , 该城市 ( ) A. 商业用地减少 B. 居住用地扩大 C. 交通用地减少 D. 工业用地扩大 B 解析:
重复率的统计图形,所用的资料可以是一个月内的或一年内的,但通常采用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统计资料,其类型一般有风向玫瑰图和风速玫瑰图。 风向玫瑰图又称风频图,是将风向分为 8个或 16个方位,在各方向线上按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截取相应的长度,将相邻方向线上的截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的闭合折线图形。 判读玫瑰图时应明确坐标中心点频率为 0,离中心处越远频率越高。 判读步骤 (如图 1): ①
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 例如青藏高原积雪减小 , 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 ( ) ① 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 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 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解析: (1)全球气候变暖 , 气温升高 , 蒸气旺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