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内容摘要:
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自然界中某种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一系列因素的变化 , 例如青藏高原积雪减小 , 会引起该地域自然环境的连锁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 ( ) ① 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② 风化加速导致岩崩现象加剧 ③ 羊八井地热温度升高 ④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高度降低 A. ①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② 解析: (1)全球气候变暖 , 气温升高 , 蒸气旺盛 , 天山博格达峰雪线上升 , ① 错。 东海水温以及华北的气温都会上升 , ②③ 正确。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 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将会增加 , ④ 正确。 选 A。 (2)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规律 , 青藏高原积雪面积减小 , 减弱了地表对太阳辐射的反射 ,地表温度的年变化将增大 , 部分岩石裸露 , 风化作用加剧;由于地表温度年变化增大 , 山地针叶林带海拔将会升高 , 地热温度是由地球内部的能量决定的 , 与外力因素无关 , 所以 D正确。 答案: (1)A (2)D 考点 3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成因和表现 整体性 成因 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表现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协调一致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重要表现是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即 “ 牵一发而动全身 ”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体现为不同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区域 针对训练 3 “厄尔尼诺”指南美洲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 )向西延伸,经赤道东太平洋至日期变更线附近的海面温度异常增暖的现象。 正常年份,此区域东南信风盛行。 可是每隔数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现象。 (1)甲 、 乙 、 丙 、 丁四幅图中 , 表示厄尔尼诺现象和海水运动图和相应的大气环流图分别是__________和 __________。 (2)下图表示厄尔尼诺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结果 , 请将下列字母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 a. 西 b. 东 c. 海平面上升 d. 海平面下降 e. 升高 f. 降低 g. 干旱少雨 h. 湿润多雨 (3)厄尔尼诺现象反映了海洋对大气的影响。 反之 , 大气对海洋也有影响。 下列关于大气对海洋影响的叙述中 , 正确的是 ( ) A. 大气运动引起风浪 、 潮汐 、 洋流等海水运动 B. 大气降水与蒸发的强弱影响海水的盐度 C. 大气温度的高低影响海冰的分布范围 D. 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 , 使海面增温 解析: 本题侧重考查信息提取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 由材料可知:①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美西海岸附近海域海面异常增温,导致原有的大气环流减弱或被打破,原秘鲁西岸下沉气流减弱,盛行上升气流,由原来少雨转变为多雨,南太平洋西岸则相反,由多雨转变为干旱少雨。 ②由于温度差异导致海流运动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水面高低升降。 ③海洋上空的云层反射太阳辐射,使太阳辐射削弱,到达海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海面降温。 答案: (1)甲 丙 (2)如下图: (3)BC 考点 4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 成土母质与土壤 3. 生物人类活动与土壤 4. 地形与土壤 (1)山区 , 导致土壤发生垂直分化。 (2)陡峭山坡 , 很难发育深厚土壤 , 平坦地区 ,发育深厚土壤。 (3)阳坡:温度比阴坡好 , 但蒸发量大 , 水分比阴坡差。 针对训练 4 土壤是生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 它的出现使陆地能生长植物 , 从而改变地球的面貌。 回答 (1)~ (3)题。 (1)土壤的形成受多种自然因素影响 , 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 A. 气候 B. 地形 C. 生物 D. 水文 (2)下表是我国东北地区 、 内蒙古。高二地理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相关推荐
重复率的统计图形,所用的资料可以是一个月内的或一年内的,但通常采用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统计资料,其类型一般有风向玫瑰图和风速玫瑰图。 风向玫瑰图又称风频图,是将风向分为 8个或 16个方位,在各方向线上按各方向风的出现频率,截取相应的长度,将相邻方向线上的截点用直线连接起来的闭合折线图形。 判读玫瑰图时应明确坐标中心点频率为 0,离中心处越远频率越高。 判读步骤 (如图 1): ①
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 老龄人口增多 C.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 人口密度变小 A 变式训练 1: 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 , 人口增长在 10年中出现了下图所示状况。 结合图文材料 , 回答 (1)~ (2)题。 (2)伴随上图所示的人口变化 , 该城市 ( ) A. 商业用地减少 B. 居住用地扩大 C. 交通用地减少 D. 工业用地扩大 B 解析:
技巧点拨 (1)内外力作用是同时进行的,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种作用占优势,其中内力作用对地表变化起主导作用。 (2)地质构造是单纯内力作用形成的,而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3)地质构造和地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岩层的弯曲变形状况,而后者指地表的基本面貌形态。 高频考点突破 板块运动与构造地貌 考点精讲 1.板块运动 (交界处 )与地表形态 技巧点拨
特征的分析和比较都要考虑上述所有因素 , 而是要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例 1: (2020潮州市二模 )读下列有关菲律宾的图文资料 ,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菲律宾月平均气温 24℃ ~ 28℃ , 年降水量 2020毫米~ 3500毫米 , 夏秋季多雨 、 多台风。 森林茂密 ,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40%以上。 主要矿产有铁 、铬 、 锰 、 金和铜等。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
移是生产企业将产品的部分或者全部转移至其他地区的现象,主要有区域产业转移和国际产业转移两种类型。 它是加强区域联系、发挥区域优势、取得共同发展的重要形式。 ◎认知 —— 从认识生产企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探求产业转移的原因;从产业的转入和转出,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关键 —— 把握转出地与转入地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是认识产业转移原因的关键;从社会
70 80 纬度(度) 10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7 7 8 8 9 9 10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极地气候 例 3 ( 1)若图中纬度数是北纬,则 P点的 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主 要成因是。 ( 2)若图中纬度数是南纬,则 P点的气候特征 是 ; 影响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