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习指导、习题与项目实训第二版辅助教材习题参考答案内容摘要:
财务风险的最终源泉是经营风险的存在,没有经营风险便没有财务风险,借债只是放大了风险,而不是产生了新的风险。 只有既存在经营风险又存在借债借债的情况下才存在财务风险。 为什么要降低组合风险必须研究组合构成的比重与相关性对风险的影响。 从证券组合的标准差的计算公式看,影响影证券组合风险的因素主要有组合内各种证券的比重、标准差与相关系数。 其中:各种证券的标准差是客观存在的,其大小不受如何进行组合的影响。 证券组合 的风险完全取决于组合内各种证券的构成及比例关系,而组合内的证券构成决定了各种证券间的相关系数。 所以,想要降低组合风险,必须研究组合构成的比重与相关性对风险的影响。 七、计算题: 投资组合的β =40%1+30%+30%2= 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 =5%+( 12%5%) =% ( 1)计算 A、 B 股票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 预期收益率( A) =( –5%) +10%+25%=10% 预期收益率( B) =( –10%) +15%+40%=15% δ A=[( –5%–10%) 2 +( 10%–10%) 2 +( 25%–10%) 2]1/2 =% δ B=[( –10%–15%) 2 +( 15%–15%) 2 +( 40%–15%) 2 ]1/2=% ( 2) δ AB=( –5%–10%) ( –10%–15%) +( 10%–10%) ( 15%–15%) +( 25%–10%) ( 40%–15%) =% rAB=δ AB247。 ( δ Aδ B) =%247。 ( %%) =1 β系数 =15%247。 12%= ( 1)计算组合标准差 δ P(系数 =1) =( 112%12%+21 12%20%+120%20%) 1/ 2=% δ P(系数 = –1) =[112%12%+2( –1) 12%20%+120%20%]1/ 2=% δ P(系数 = ) =( 112%12%+2 12%20%+120%20%) 1/ 2=% δ P(系数 = ) =( 112%12%+2 12%20%+120%20%) 1/ 2=% 【简化做法:δ P(系数 =1) =12%+20%=% δ P(系数 = –1) =│ 12%–20%│ =% δ P(系数 = ) =[( 12%) 2+212%20% +( 20%) 2]1/ 2=% δ P(系数 = ) =[( 12%) 2+212%20% +( 20%) 2]1/ 2=%】 ( 2)组合预期报酬率 =10%+18%=% 【注: 4 种相关系数下的组合预期报酬率都一样】 ( 1)两个项目的预期收益: E( A) =2020+1000+500=1050 E( B) =3500+1000+( 500) =1050 ( 2)两个项目的标准差: δ( A) =[( 20201050) 2+( 10001050) 2+( 5001050) 2]1/ 2= δ( B) =[( 35001050) 2+( 10001050) 2+( 5001050) 2]1/ 2= ( 3)两个项目与期望收益相差一个标准差的置信区间:根据以上计算可知, A 项目的置信区间为 1050元 177。 ; B项目的置信区间为 1050元 177。 . 两个项目的预期收益相同,而 A项目的风险小,因此 A项目比 B 项目好。 证券名称 期望报酬 率 标准差 与市场组合 的相关系 数 贝他值 无风险资产 0 0 0 市场组合 1 1 A股票 B 股票 C 股票 计算过程: =Rf+( Km–Rf) 解得: Rf = =Rf+( Km–Rf) Km= A股票 标准差 =247。 = B 股票 相关系数 =247。 = C 股 票贝他值 =( –) 247。 ( –) = C 股票 标准差 =247。 = 案例分析: ( 1)计算四种股票的预期报酬率: A的预期报酬率 =6%+2( 10%6%) =14% B 的预期报酬率 =6%+( 10%6%) =% C 的预期报酬率 =6%+1( 10%6%) =10% D 的预期报酬率 =6%+( 10%6%) =8% ( 2)投资组合的β =40%2+30%+30%1= 投资组合预期报酬率 =6%+( 10%6%) =% ( 3)投资组合的β =40%2+30%+30%= 投资组合的预期报酬率 =6%+( 10%6%) =% ( 4)若想提高投资报酬率,应选择 ABC 投资组合但要承担较大风险;若想降低投资风险,应选择 ABD 投资组合,但投资报酬率较低。 ( 1)计算三家公司的收益期望值: E(甲) = 40+ 20+ 5=23(万元 ) E(乙) = 50+ 20+ (5)=24(万元 ) E(丙) = 80+ 10+ (25)=24(万元 ) (2)计算各公司预计年收益与期望年收益的标准差: δ(甲) = δ(乙) = δ(丙) = ( 3)计算各公司收益期望值的标准离差率: q(甲) =247。 23= q(乙) =247。 24= q(丙 ) =247。 24= ( 4)综合标准离差率的大小及收益的期望值做出选择。 应选择甲方案。 第四章资本成本与现金流量 习题答案 一、 填空题: 15 万元 失去的收益 折旧额 税率计算 现金收入 个别资本成本 % 实际发行价格 长短无关 市场价格 无关 二、判断题: √ √ √ √ √ 1 1√ 1 1√ 1 三、单项选择题: B C A A D B A D A A 1 B 1 A 1 C 1 A 1 C 四、多项选择题: AB ABCD ABDEF ABCDE ABCD ABCD AB ABCD CD BCE 1 ACD 1 ABC 六、思考题: ( 1)影响筹资总额 ( 2)影响最优筹资渠道与方式的选择 ( 3)影响最优资金结构的决 ( 1)在整个投资有效期内,利润总计与现金净流量相等 ( 2)利润在各年的分布受折旧方法等人为因素的影响,而现金流量的分布不受这些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使投资评价更具有客观性。 ( 3)在投资决策时需要将评价指标进行贴现处理,而利润指标不能确定货币在何时收到,无法进行贴现。 ( 4)在投资决策中,现金流动状况比盈亏状况更重要。 七、 计算题: 第一年税后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 1销售税金率) 50%( 140%) 第二、三年税后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 1销售税金率) ( 140%) 第四年税后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 1销售税金率) 150%( 140%) 现金流量 0 1 2 3 4 原始投资 =100+60 160 税后销售收入 税后付现成本 =50( 140%) 30 30 30 30 折旧抵税 =年折旧额 40% 16 12 8 4 收回垫付营运资金 60 现金净流量 160 计算现金流量: 年份 0 1 2 3 4 5 甲方案: 固定资产投资 –30000 税后销售收入 9000 9000 9000 9000 9000 税后付现成本 3000 3000 3000 3000 3000 折旧抵税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营业现金流入 8400 8400 8400 8400 8400 现金净流量 –30000 8400 8400 8400 8400 8400 乙方案: 固定资产投资 –36000 流动资金垫支 –3000 税后销售收入 10200 10200 10200 10200 10200 税后付现成本 3600 3780 3960 4140 4320 折旧抵税 2400 2400 2400 2400 2400 营业现金流入 9000 8820 8640 8460 8280 固定资产残值 6000 流动资金收回 3000 现金净流量 39000 9000 8820 8640 8460 17280 计算提示:税后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 ( 1税率);税后付现成本 =付现成本 ( 1税率) 折旧抵税 =折旧 税率;营业现金流入 =税后销售收入 税后付现成本 +折旧抵税 . 年份 0 1 2 3 4 5 固定资产 投资增加 –400000 利润增加 20200 20200 20200 20200 20200 折旧增加 80000 80000 80000 80000 80000 现金净流量 –4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100000 ( 1)税后成本 =10%( 133%) 247。 ( %) =% ( 2)实际利率 =( 1+10%5) 1/5 1=% 税后成本 =%( 133%) 247。 ( %) =% ( 3)税后成本 =10%( 133%) 247。 ( %) =% ( 4)实际利率 =( 1+10%247。 2) 2 1=% 税后成本 =%( 133%) 247。 ( %) =% ( 1) 税后成本 =6%( 133%) 247。 ( 12%) =% ( 2) 税后成本 =1006%(133%)247。 [105(12%)]=% ( 3)实际利率 =( 1+6%5) 1/5 1=% 税后成本 =100%( 133%) 247。 [95( 12%) ]=% ( 4) 税后成本 =1006%(133%)247。 [105(12%)]=% ( 5)实际利率 =( 1+6%247。 2) 2 1=% 税后成本 =100%( 133%) 247。 [95( 12%) ]=% ( 1)普通股税后成本 =( 1+5%) 247。 [5( 12%) ]+5%=% ( 2)股利增长模型法 =( 1+5%) 247。 5+5%=%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6%+2( 12%6%) =18% 风险溢价法 =8%+4%=12% ( 1)计算个别资本成本: 债券成本 =10%( 133%) 247。 ( 12%) =% 借款成本 =7%( 133%) 247。 ( 11%) =% 普通股成本 =10%247。 ( 14%) +4%=% ( 2)综合资本成本 =%1000247。 2500+%500247。 2500+%1000247。 2500=% 筹资突破 点( 1) =40247。 25%=160 万元 筹资突破点( 2) =75247。 75%=100 万元 边际资金成本( 0~100) =25%4%+75%10%=% 边际资金成本( 100~160) =25%4%+75%12%=10% 边际资金成本( 160 以上) =25%8%+75%12%=11% 税后现金流量: 时 间 0 1 2 3 3 税前现金流量 6000 2020 3000 5000 600 折旧增加 1800 1800 1800 利润增加 200 1200 3200 税后利润增加 120 720 1920 税后现金流量 6000 1920 2520 3720 600 案例分析: 年折旧 =( 1100–100)247。 10=100(万元) 经营期第 1~7 年每年总成本增加额 =370+100+110=580(万元) 经营期第 8~10 年每年总成本增加额 =370+100=470(万元) 经营期第 1~7 年每年营业利润增加额 =803. 9- 580=223. 9(万元) 经营期第 8~10 年每年营业利润增加额 =693. 9- 470=223. 9(万元) 每年应交所得税增加额 =223. 9 33%≈ 73. 9(万元) 每年净利润增加额 =223. 9- 73. 9=150(万元 ) 现金净流量。财务管理学习指导、习题与项目实训第二版辅助教材习题参考答案
相关推荐
名称 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实务 实验课所在班班级与班级代码 专 业 指导教师:学 号: 姓 名:提交日期: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 制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交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办公室保存。 企业成长与外部资金需求 《财务管理学实验》是一门建 立在《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实务》课程基础上以 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为技术平台的 6 实验软件。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改正,暂缓拨款;情节严重的,扣回专项资金,通报批评,并追究当事人和有关领导的行政责任;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㈠项目单位及业务主管部门虚报项目、虚报投资总额,套取专项资金的;或者虚假配套,截留、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或者擅自变更投资计划和基本建设支出预算、改变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的; ㈡财政部门对提交的申请文件和有关资料审核不严,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限制因素 ) 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丰富的矿产和水资源 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区域经济初具规模 地形阻隔,交通不便 开发程度低 资源潜在优势未能发挥 内部经济联系协作薄弱 与区外之间物流受阻 影响当地生产 加强交通建设,缓解 交通运输紧张状况 南昆铁路 南昆铁路东起南宁,西至昆明,北接红果,全长898公里, 1997年建成为国家 I级干线电气化铁路。
项 目 甲产品(件) 第一季度 第 二 季度 第 三 季度 第四季度 全年合计 本期销售量 期末存货量 期初存货量 本期生产量 100 50 50 100 100 50 50 100 100 50 50 100 100 50 50 100 400 50 50 400 项目 乙产品(个) 第一季度 第 二 季度 第 三 季度 第四季度 全年合计 本期销售量 期末存货量 期初存货量 本期生产量
质风、流水、等外力作用将岩石碎屑物由高处搬运到低处沉积 接触岩浆后重融、再生 (二)岩石的转化 岩浆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冷却、凝固 变质作用 沉积作用 熔融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岩 岩浆 冷却凝固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重融再生 为什么地点 3缺失 B层 分析有哪几种可能 读古诗并回答: 千锤万造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描述的岩石是
是地势因素。 l h s q d n c x j m z 北方农村 南方水乡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旱地为主 水田为主 主要农作物 小麦、大豆等 水稻、油菜等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二熟至三熟 传统运输方式 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 水运 传统民居 坡度较小、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运用今天所学知识解释开始上课时候提及的下面这个现象: • 我国古代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