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内容摘要:
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 日待也。 ——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 2 : 一曰大誓群臣以革旧维新,而采天下之舆论,取万国 之良法;二曰 开制度局于宫中,征天下通才二十人为参与, 将一切政事制度 重新商定; 三曰设待诏所,许天下士民皆得 上书。 ——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 3: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 俾国人 知教主,共尊信之。 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 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 —— 康有为 [学会分析 ] 材料 2体现了康有为要求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的政治实践,材料 2体现了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 三则材料共同印证了要点一中的康、梁宣传维新思想的特点。 它既反映了康有为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挑战的精神及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也暴露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而导致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本质上是激进的民主主义思想。 它有三个突出特点: 1.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封建历史传统持全面批判态度。 这种态度集中表现为对孔孟儒家学说的政治价值观的彻底否定。 要点二 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 2.主张以文化作为革新社会的主要手段,认为政治革命的 方法并不能解决中国的民主化问题。 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它并未给中国带来民主、自由和幸福,根本原因在于制度是新的,而民众观念是旧的。 3.主张引进西方文化精神来改铸中国民众的精神状态。 激 进民主主义思想以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说、进化论等作为理论工具和政治动力,其进步意义在于动摇了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击破了封建复辟势力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扑,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 史料研习 ] 材料 1 : 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 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 其卑屈陋劣,与奴 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 2 :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 旧伦理、目不暇接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 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 对国粹和旧文学。 —— 陈独秀《新青年 罪案之答辩书》 材料 3 : 由专制政治,趋于自由政治;由个人政治,趋于国民 政治;由官僚政治,趋于自治政治。 此所谓立宪制之潮流, 此所谓世界系之轨道也。 吾国既不克闭关自守,即万无越此 轨道逆此潮流之理。 ——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学会分析 ] 材料 1反映了陈独秀对辛亥革命出现帝制复辟的历史倒退现象的原因的分析,是广大人民群众没觉醒。 材料 2体现了主张以文化作为革新社会的主要手段,通过全面批判旧制度、旧思想的文化革命挽救民族危亡。 材料 3体现了新文化运动以西方文化精神和民主政治改造民众思想。 三则材料共同印证了要点二中所阐述的前期新文化运动指导思想的特点。 从 1918年李大钊在中国 举起社会主义大旗之后,先进知识分子成为宣传马克思主 义的首倡者。 他们通过创办报刊、成立社团及翻译马克思 主义经典著作等方式向民众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要点三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2 .以著书立说和创办报刊为主要传播手段。 先进知识分 子一方面发表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创办报刊杂志,宣传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又成立社团和共产党早期组织,有计划地向工人阶级宣传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宣传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在五四运动 中,广大知识分子亲眼目睹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革命要求,他们在 “ 劳工神圣 ” 、 “ 与劳工为伍 ” 的声浪中逐渐改变了对劳动人民的看法,不少先进分子主动接近工人,向工人宣传社会主义,这样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一开始就带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特点。 4.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斗争中发展 传播的。 五四运动以后,国内出现了宣传和介绍社会主义的热潮,但内容极其庞杂,有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流派。 先进知识分子取各家之长,弃各家之短,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进行了认真的比较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以其无限的生命力开拓着自己的前程,逐渐为更多的青年所接受。 [ 史料研习 ] 材料 1 : 由今以后, 到处所见的,都是 Bolshevism 战胜的 旗。 到处所闻的,都是 Bolshevism 的凯歌的声。 人道的警 钟响了。 自由的曙光现了。 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 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材料 2 : „„ 我以为先要组织共产党,因。高二历史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
相关推荐
赴宴,始自 1876 年 美国费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 „„ 大清国的展品 “ 物件悉遵华 式,专为手工制造,无一借助机器 ”。 经评判,中国赛品 “ 以 丝、茶、瓷器、绸货、雕花瓷器、景泰器,在各国中推为第一 ”。 —— 《清末商品赛会活动评述》 材料 2 :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 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 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 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
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23 个省: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台湾 2个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 湖广山重①河福②(复)天 四江③三海④云贵川 辽吉陕甘内新藏 港澳台归夏⑤北⑥安⑦ 我国省级行政区划简记口诀 : 注:
基础。 (二)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发展 1. 产生 ( 1)背景和条件:自然经济解体的加快;外国资本主义刺激;洋务运动诱导; ( 2)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部分官僚、商人、华侨、地主私人投资,兴办民族工业。 ( 3)主要企业:方举赞创办上海发昌机器厂、陈启沅创办南海继昌隆缫丝厂、朱其昂经营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 4)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②技术力量薄弱;③行业、地域分布不均匀。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内容 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中央 丞相: 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皇帝的助手 三公 太尉: 掌管军事 御史大夫: 丞相的助手,负责监察 分工明确 相互牵制 推行郡县制 郡直属于中央,有三个官员,县隶属于郡。 中央垂直管理,长官由皇帝任免调动。 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对后世制度有深远的影响。 1)内容: 2)特点: 3)影响: 地方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三、苏联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