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自上而下的改革内容摘要:
实际价格 , 而且农民受到的剥削的时限很长。 • (3)政府限定份地面积 , 地主趁机割占农民的好地 , 农民实际得到的土地反而更少。 • (4)“ 村社 ” 将农民由受个别地主支配转为受整个地方地主政权的控制。 • 4. [学习思考 ](教材 P88)为什么说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提示: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具体内容是资产阶级性质的 , 这次改革对封建的生产关系进行了改革 , 使俄国逐渐形成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比较改革前后生产关系的不同以及产生的新变化 , 这些新变化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例如:农奴变为自由劳动力 ,地主与农民之间关系改变 , 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 , 生产方式也由个体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转变 , 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都带有资本主义经济的特点。 因此说这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2020高考山东文综卷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 阅读材料 , 回答问题。 • ① 右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 “ 解放 ” 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 ② 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 “ 解放 ” 法令的反应时说 , “ 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 „„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 ”。 • ③ 1876年 , 一位地主说: “ 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 , 当我再看到农民时 „„ 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 ” • (1)结合所学知识 , 说明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必要性。 • (2)关于农民获得 “ 解放 ” , 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 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 • 解析: 本题围绕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选取材料 , 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 第 (1)问关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必要性应从农奴制的弊端来考虑 , 如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激化了社会矛盾 , 致使俄国发展落后。 第 (2)问是开放式问题 , 只要论之有据 、 言之成理即可。 • 答案: (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农奴制激化了俄国社会矛盾;农奴制造成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 • (2)描述者的立场不同。 若认为 ① 较客观 , 应从农奴制改革由农奴主实施 , 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等角度来回答 (若回答农奴制改革 “ 解放 ”了农民 , 使农民获得了 “ 自由 ” , 农民对此表示感激也可给分 )。 若认为 ② 较客观 , 应从农奴制改革不彻底 , 农民依然受到奴役和剥削 ,农民对此表示不满等角度回答。 若认为 ③ 较客观 , 应从农奴制改革提高了农民的政治地位 ,改变了农民的精神面貌等角度回答。 • 1.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 ,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 , 赎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 „„ 因为赎买了土地 , 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 , 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 材料二 农民抱怨 „„ 负担的义务过重 , 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劳役的办法 „„ •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 , 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 (2)材料二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的意义和实质。 • 解析: 第 (1)(2)问从材料中获取正确信息加以归结;第 (3)问实质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注意改革意义表述要完整 , 而实质的分析应通过改革对农奴的剥削来体现。 • 答案: (1)农民在法律上成为自由的人;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一些份地。 • (2)改革加重了农民负担 , 农。高二历史自上而下的改革
相关推荐
.相对论 解析: 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 一千八百五十九年 ” 、 “ 万物分种类之根源 ” 可以判断出,该考生是在赞美达尔文 1859年发表的 《 物种起源 》 一书及其进化论思想。 “ 日心说 ” 提出于 16世纪,经典力学创立于 17世纪,相对论创立于 20世纪,均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限制,故 A、 C、 D三项错误。 答案: B [考题范例 ] [例 3] (2020 皖南联考
, 使得议会 (下院 )总体上成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力量核心。 下院沿用自己在征税问题上的决策权力 , 多次反对国王提出的征税方案 , 形成与国王之间的尖锐冲突。 (2)国王与议会斗争方式的变化说明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残酷性、曲折性、反复性。 无论怎样变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最关心的是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发展资本主义,维护其利益。 法国大革命的阶段特征和时代特征 1.法国大革命时期各阶段的革命措施和成果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斗争。 十月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三、苏联建立
玉章回忆说: “ 当我读到康、梁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对于习八股、考功名,便没有多大兴趣了。 ” 维新思想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强烈地冲击了传统思想,使一部分人开始接受维新思想, “ 思想界之大飓风 ”“ 火山大喷火 ”。 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萍乡九中历史课件 (三)、维新思想的传播 上书:
二、 明 传奇 形成 代表人物: 魏良辅: 改 昆山腔成 昆曲 (一统) 梁鱼辰 : 《 浣纱记 》 汤显祖: 《 牡丹亭 》 昆曲的衰落 A、清 地方戏曲 与昆曲 争 雄 B、昆曲作品 脱离 群众 三、清京剧 形成:
政府扶持私营企业 工业革命完成 垄断 组织 封建性 军事性 “带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 19041905年日俄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 1876年《江华条约》 大 陆 政 策 近代天皇制半封建性和军国主义 垄断组织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大陆政策” ; ; ; ;。 强迫朝鲜 开放通商口岸; 在通商口岸,设 立领事馆,享有 领事裁判权。 这是朝鲜同 资本主义国家签定 的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