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社会历史的主体内容摘要:
代人民群众创造的神话和传说。 (2)《 水浒 》 、 《 三国演义 》 、 《 西厢记 》 、《 浮士德 》 等世界名著,都是在民间口头文学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修琢提炼而成。 这些说明了什么。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产生的 源泉。 鲁迅说: “ 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穿住用,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的诗呢。 ” 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表明了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信天游:黄土地带韵的名片 陕北是民歌之乡,最能代表陕北民 歌风韵的是信天游,它是陕北人民在山 峁、沟壑、赶脚、耕地、放牧、捡柴时 即兴而编 , 它是 随天漫游,抒发感情 ,表达心声的表现方式。 集中展示了陕北高原 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 陕北人民在山 峁、沟壑、赶脚、耕地、放牧、捡柴时即兴而编信天游,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劳动群众还 直接创造 了精神财富。 (2)人民群众是 精神财富 的创造者 形成和发展的 源泉 供了必要的 物质条件 直接创造 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议一议 精神财富、认识成果都 来源于 实践。 从实践的观点看,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精神财富和认识成果的源泉。 杰出人物 不仅创造了精神财富和认识成果,而且是这种创造活动的 骨干力量 ,他们 也是人民群众中的一员 ,他们的创造归根到底来源于人民的实践。 我们一方面说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另一方面又不能否认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以及知识分子在创造精神财富方面的作用,这。高二历史社会历史的主体
相关推荐
蒸汽机的弊端为电气时代的到来提供了可能。 电力的发明和使用 理论前提: 技术突破: 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电动机、发电机、发电站 格拉姆 西门子 爱迪生 出生在英国一个铁匠的贫困 家庭,只上过两年小学, 14岁当 装订书籍的学徒。 在七年的学徒 期间,利用订书的空闲时间,如 饥似渴、废寝忘食地阅读了许多 自然科学的书籍。 后来,他毛遂 自荐,在 22岁时当了大化学家戴 维的实验助手。
政府扶持私营企业 工业革命完成 垄断 组织 封建性 军事性 “带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 19041905年日俄战争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 》 1876年《江华条约》 大 陆 政 策 近代天皇制半封建性和军国主义 垄断组织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大陆政策” ; ; ; ;。 强迫朝鲜 开放通商口岸; 在通商口岸,设 立领事馆,享有 领事裁判权。 这是朝鲜同 资本主义国家签定 的第一个不平等条 约。
二、 明 传奇 形成 代表人物: 魏良辅: 改 昆山腔成 昆曲 (一统) 梁鱼辰 : 《 浣纱记 》 汤显祖: 《 牡丹亭 》 昆曲的衰落 A、清 地方戏曲 与昆曲 争 雄 B、昆曲作品 脱离 群众 三、清京剧 形成:
“ 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 ”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请说明理由。 二、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1982) 1. 改革内容: 重点放在 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方面 2. 结果( 1) 执政前期,经济增长加快,政局稳定,军备力量大为增长,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人民生活有所改善;( 2)执政后期,社会矛盾丛生,经济发展停滞。 3. 改革失败原因: (
更长久的;要在这个战线上获胜,必须使更多的工人和农民变 得主动,积极和忠诚 „„ 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 我 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 还这笔债务,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 但是 , 为了恢复工业,就需要有富余的农产品 „„ 因为我们若不恢复 经济生活,在战争的第二阶段就不能战胜敌人,这一点是驳不 倒的
被课税之 印第安人 不算。 ) ——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87年) 》 有人认为 《 联邦宪法 》 堪称资本主义法律的典范,也有人认为这部宪法不过如此。 那么你的看法呢。 思考: ★ 先进性 : ( 1)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 2) “ 制约与平衡 ” 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 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 3)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