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内容摘要:
治黄河 代田法 大败匈奴 西域问题 刺史 董仲舒(前 179~前 104),西汉 哲学家、政治家和经学大师。 汉景帝时任博士,教授 《 公羊春秋 》。 汉武帝时,董仲舒在 《 举贤良对策 》 中建议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被汉武帝所采纳。 晚年著 《 春秋繁露 》 ,建立新儒学体系。 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提出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 天人感应 —— 君权神授 —— 罢黜百家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三纲五常 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提出 新儒学为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提出 “ 春秋大一统 ”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 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 君权神授 ” , “ 天人合一 ” —— 加强君权的需要 “ 三纲五常 ” 的伦理道德 —— 巩固君权、稳定统治的需要 根本目的: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 的发展形势。 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提出 根本目的: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统一 的发展形势。 董仲舒在先秦儒学思想中糅合了道家、法 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加以改造,形成 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提出 新儒学 “ 新 ” 在何处。 武帝为什么要采纳 “ 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 ”。 产生了什么影响。 二、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的提出 面临问题 新儒学 解决之道 阶级矛盾 土地兼并 诸侯割据 边境不宁 缓和矛盾 制定规范。高二历史罢黜百家和独尊儒术
相关推荐
施消除这一阶层。 指消灭马木路克势力。 消除了马木路克对政权的威胁,巩固了统治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为进一步的改革创造了条件。 领域 内容 措施 影响 经济 农业 改革土地制度 促进经济发展 工业 商业 结合教材 P8182内容完成下表 ,开挖新运河,加固与修筑堤坝。 ,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发展经济作物,特别是棉花。 农业得到恢复与发展 (耕地面积扩大。 农作物产量提高。
),德国革命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 《 共产党宣言 》(与恩格斯合写)和 《 资本论 》 的著者。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是以马恩的著作为基础的。 1818年 5月 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省。 先后在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并获哲学博士学位。 1844年 8月,和恩格斯在巴黎会见,此后并肩战斗终生。 主要著作有《 哲学的贫困 》 、 《 共产党宣言 》 、《 政治经济学批判 》 、 《 资本论
被课税之 印第安人 不算。 ) —— 《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787年) 》 有人认为 《 联邦宪法 》 堪称资本主义法律的典范,也有人认为这部宪法不过如此。 那么你的看法呢。 思考: ★ 先进性 : ( 1)近代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 2) “ 制约与平衡 ” 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 , 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 3)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矛盾,为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
同点 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 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 全体人民 资产阶级 民主集中制 分权与制衡 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是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比较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产阶级代议制 代议制,间接民主,共同推动世界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形成与发展 A、形成: 的召开 B、发展: 主要职能: A、 1954年前代行 的职能; B、 1954后作为 组织,发挥政治协商
精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系 :邓小平理论是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一脉相承 的统一的科学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思想,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B回顾:怎样进行改革开放的。 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开放: 1)主张: 2)发展对外关系:加强()关系;恢复()关系
却要经过 10个邦国,办 10次手续,换 10次货币,交10次关税,沿途缴纳的关税,甚至超过了所运货物的价值。 —— 《 大国崛起 》 解说词 当拿破仑的军队在 1806年悍然入侵时,这个所谓的帝国根本无力抵挡,帝国中两个最大的邦国:普鲁士和奥地利遭遇惨败,普鲁士还被迫割让了一半的国土,支付 争赔款。 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轰然解体。 当这片土地上连一个名义上的国家都不复存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