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复习内容摘要:
调控管理体制 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分配制: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产权制: 1992年后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政策性调整 → 制度性调整)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 4.全方位 对外开放 格局的形成 (1)目的: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基础:独立自主的社国;原则:平等互利 (3)过程: 范围 : 80S沿海 ( 1980、 1988五个经济特区 1984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5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90S 内地 ( 1990以浦东为龙头的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内容 : 外资、技术 → 管理,第二产业 → 金融等第三产业,经济领域 → 文化教育领域 战略: 初期 “ 请进来 ” →20C 末起 “ 走出去 ” (4)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 必须实事求是。 坚持党正确的领导。 ——实质为资源配置方式转变 1.原因: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生产积极性和束缚生产力发展 2.过程: 1992中共 “ 十四大 ” 提出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三代领导集体形成 1997中共 “ 十五大 ” 肯定 非公有制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 2020年底初步建立 2020中共 “ 十六大 ” 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 完善 市场经济体制 3.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宏观调控对经济进行干预 单元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 1. 1840~1949年(旧中国) (1)原因:欧风美雨的潜移默化; 维新思潮和革命思潮的推动 (2)表现:断发易服、西式食品和洋房、废缠足 、婚丧 、 社交礼仪与称呼)、采用公历、增新节日 2. 1949~1978年(新中国前期) (1)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作主 (2)表现:物质 ——人民生活逐步改善,但农民温饱问题长期未得到解决 精神。高二历史下册第三四单元复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