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法内容摘要:
夹、铁架台、锥形瓶。 标准溶液、未知(待测)溶液、酸碱指示剂、蒸馏水。 酸式滴定管 —— 用来盛放酸性或氧化性溶液。 (酸、 Br KMnO4等,不能盛放 NaOH、 Na2SiO3) 碱式滴定管 —— 可盛放碱性物质或无氧化性的物质 锥形瓶 —— 盛放待测溶液,有利于振荡操作 2. 滴定操作 (1) 准备阶段:润洗、排气泡、调整液面 (2) 滴定阶段:读数、滴定、确定终点、读数 (3) 计算 cB= cAVA VB 3. 滴定 滴定管夹在夹子上,保持垂直 右手持锥形瓶颈部,向同一方向作圆周运动,而不是前后振动 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球),注意不要把活塞顶出 滴加速度先快后慢,直至指示剂颜色突变 滴定过程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滴定终点达到后,半分钟颜色不变,再读数 一次滴定 二次滴定 三次滴定 终点读数 起点读数 用量差值 V标 NaOH V待 HCl C待 1 C待平均 CHCl= —————— CNaOH . VNaOH。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法
相关推荐
电子。 (2)能量最低原理 多电子原子处于基态时 , 核外电子的分布在不违反泡利原理前提下 , 总是尽先分布在能量较低的轨道 , 以使原子处于能量最低状态。 (3)洪特 (Hund)规则 原子在同
化合物 存在 —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 组成元素 — C、 H、 O 、 N、 S 、 P等 结构相当复杂 — 多肽链内多种 α氨基酸 以一定顺序排列,多肽链之间以 氢键 结合,呈 空间结构。 比”非典”更凶猛的疾病 流感 流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流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非常严重。 据世卫组织 (WHO)发布的公告,全球每年流感病例为 6亿~ 12亿例,死亡
电解质溶液复原需加入的物质 电解 电解 质型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分别在两极放电 HCl 电解质 增大 氯化氢 CuCl2 电解质 氯化铜 放 H2生碱型 阴极:放出 H2 生成碱;阳极:电解质阴离子放电 NaCl 电解质 和水 增大 氯化氢 电解 水型 阴极: 4H+ +4e- ===2H2↑ 阳极: 4OH-- 4e- ===2H2O+ O2↑ NaOH 水 增大 水 H2SO4 水 减小
12CO2+ 6H2O 点燃 但 不能使 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 褪色 产生浓烟 + Br2 Br + HBr Fe + HNO3(浓) NO2 + H2O 浓 H2SO4 50~60℃ 现象。 设计制备硝基苯的实验方案 3)苯的 加成反应 (与 H Cl2) (环己烷) + H2 Ni + 3Cl2 催化剂 Cl Cl Cl Cl Cl Cl H H H H H H 总结:难加成 易取代 练习
否相同。 • [师生互动 ] • 【 提示 】 (1)单体结构特点: • ① 加聚反应单体一般常含 等结构 , 也就是说含有双键 、 三键或环状结构的低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聚反应。 • ② 缩聚反应:一般来说其单体至少有两个官能团。 例如: HOCH2COOH; H2NCH2COOH;HOOC—COOH; HOCH2—CH2OH等等。 • (2)加聚产物和缩聚产物的书写方程式不同